理论教育 学习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倒摄抑制、适当过度学习

学习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倒摄抑制、适当过度学习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策略又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三种。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⑤适当的过度学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乘法口诀表,学生必须能够准确无误、不假思索地回忆。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是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信息加工策略。许多种精细加工策略被人们称为记忆术。生成性学习策略是要教学生一些具体的心理加工新信息的方法。

学习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倒摄抑制、适当过度学习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或知识较为有效地储存在长时记忆中。认知策略又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三种。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短时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1)排除干扰。迈克卡等人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只要干扰一旦排除,记忆就能恢复。此学说的依据是“刺激-反应”理论,最明显的依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例如刚学习一种材料,马上就学习另一种新材料,这样就会忘记前面学习的材料。而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常表现在课文的学习上,人们正在学习一篇课文时通常都是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最容易遗忘,其原因就在于中间部分受到前摄和倒摄两种抑制的干扰。因此,在安排复习时,要尽量考虑预防这两种抑制的影响。另外,要尽量错开学习两种容易混淆的内容。对于相似的学习材料,要注意总结,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2)合理进行复习。合理进行复习主要包括:①及时复习。如前所述,艾宾浩斯曾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遗忘的一个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得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间以后,几乎不再遗忘。因此,刚学的知识最好在24小时内复习。如果拖的时间过长,识记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再去复习,就事倍功半了。根据这个规律,新学知识后,就必须抢在遗忘大规模进行前及时复习,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②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集中复习是指集中一段时间一下子重复学习多次,而分散复习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分散学习更有益于保持,对于事实性的学习尤其如此。因此,尽量避免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因为这种复习方法可能会帮助学生通过测试,但所学的内容并未有机地整合到知识结构中去。因此,在学习中,应该主要利用分散复习。③整体复习和部分复习。整体复习就是把学习材料从头到尾反复学习的方法。把学习材料当作一个整体单位来学习,先求得一个概括的、全面的了解,在头脑中搭好一个框架,然后将其细节装挂上去,再记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反复了解整个轮廓的全貌后,各个部分就会各得其所,具体细节会自然涌现出来,这就是从综合到分析、从整体到部分、以大带小的学习方法。一般来说,对内容逻辑性和连贯性较强、段落较少的材料,整体性强、内容较少的材料,适于用整体学习法。而部分复习却刚好相反。④自问自答并尝试背诵。当记忆某种材料时,普通的方法即反复地阅读和练习不如自问自答及尝试背诵的练习效果好。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的练习,就是在学习一篇材料时,一面阅读,一面自己提问题自己答或自己背诵。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回答或背诵的情况,检查自己的错误和薄弱环节,从而重新分配精力。因此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⑤适当的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刚好背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例如我们学习一篇文章,每次从头到尾读一遍就回忆一次,如此进行,则可知道自己需要读多少遍,才能完全回忆无误。假设这篇文章需要读10次刚好能背诵,如果我们还继续读这一篇文章5次,便是刚好过度学习到150%了。当然,过度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不是无限的。它对那些需要长期准确的回忆而且又没什么意义的练习的信息最为有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乘法口诀表,学生必须能够准确无误、不假思索地回忆。乘法表的过度学习常常通过速算、心算和游戏来完成。

(3)自动化。布卢姆曾以优秀画家数学家、运动员等精英人物为对象,研究了自动化在活动中的作用,之后还把自动化称之为“天才的手脚”。因此,在我们的学习中,有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一定要加以反复的操练或练习,以达到自动化的水平。

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是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信息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1)记忆术。许多种精细加工策略被人们称为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通过此方法,学习者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就是说记忆术的基础或者是利用视觉表象,或者是寻找语义之间的联系。在记忆名词、种类、系列或项目组等信息时,记忆术是非常有用。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等。掌握的记忆术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2)充分利用背景知识。日本人科奇玛等人做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的研究表明,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对于某一事物,学生到底能学会多少,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学生对这一方面的事物已经知道多少。事实上,背景知识比一般学习能力更能使我们预测到学生能学会多少。一个学习者如果非常了解某一课题,那他就有更完美的图式融合新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要把新的学习和学习者已有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3)生成性学习。生成性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强调积极整合新信息于已有图式的理论。建构主义的一个主要假设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探索”,即使我们告诉学生某件事,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心理操作,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生成性学习策略是要教学生一些具体的心理加工新信息的方法。例如,可以成功地教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做总结和类比,教学生讲解他所听到的。这些生成性活动都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维特罗克1986年提出,如果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他们的理解就会增强,这些表象可能包括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积极地加工,不是简简单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个理解。[1]维特罗克列举了一些总结阅读材料的方法,他强调不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或稍加改动,而是要产生:①课文中没有的句子;②与课文中某几句重要信息相关的句子;③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

3.组织策略

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具体包括列提纲、画关系图、运用理论模型。温斯坦和梅耶提出以下有效的编码和组织策略:

(1)列提纲。以简要的词语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将呈现的材料的要点以金字塔的形式罗列。每一具体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水平的列别中。教师在教学生列提纲技能时,可以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完整的提纲,然后向学生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可以利用各种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

(2)画关系图。画关系图就是用图来描述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先提炼知识点,然后用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作关系图时,应先找出主要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由核心概念来表示。然后分析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再用适当的图解标明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运用理论模型图。这种方法就是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某个过程之间的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如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图,与作关系图相似,只是更复杂一些,因而二者可以合称“画地图”。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及其作用

弗拉维尔(J.H.Flavell)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来说,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活动的能力,或者说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含三个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对影响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因素的了解及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相应认知活动的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对其认知活动积极自觉地监视和控制。

因为智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要提高智力水平则有必要培养元认知。其对学习活动有启动和终止作用,也可以促使个体多方位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元认知策略(www.daowen.com)

元认知策略是与认知策略共同起作用的。认知策略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元认知策略则监控认知的运用。其主要包括:

(1)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给学习做计划就好比是足球教练在比赛前针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成功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听课,等老师布置作业,而是会预测完成作业需多长时间,做作业前将各种有关知识融会贯通,考前习惯性地复习笔记等。

(2)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它包括领会监控和集中注意。领会监控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在头脑里有一个领会目标,随着这一策略的执行,如果找出了这个重要细节,会因达到目标而体验到一种满意感。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细节,则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从而采取措施。集中注意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注意力或行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如注意自己此时正在做什么、知道怎样避免注意力分散等。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有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会放慢速度;会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补救他们理解上的不足。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总体时间表必须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例如,将自己的一生分成不同的时期,其中,又将中学时期的时间表转变为不同的学年时间表、学期时间表、每月时间表、每周时间表以及每天的时间表。计划应当尽量具体,防止拖拉。总之,统筹安排学习时间时,尽量做到时段优化、时效优化、有弹性。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状态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不同学习时间的质可能是不一样的,要在不同质的时间里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例如,人的智力周期的高潮期,脑子清楚,逻辑思维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而低潮期反应较迟缓。因此,要在人生理功能旺盛、精力充沛的时候,从事最重要、最紧张的学习活动,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零碎时间大多是学习的低效时间,如课余、饭前饭后、等人等车、乘车乘船等等。这些时间也可以加以灵活利用。首先,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处理学习上的杂事。其次,可以读短篇作品或看报纸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或者背诵诗词和外文单词,这实际上等于在进行分散复习,可提高记忆效率。此外,可以进行讨论和通信,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轻松的气氛里与人交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2.努力管理策略

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1)激发内在动机。对学习本身就有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它可以使人持续学习下去,敢于克服障碍,迎接挑战,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可以自我培养的。

(2)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每个人学习时都带有不同的目的,这些学习目的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追求好成绩,即所谓的绩效目标,这种人一般特别注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生怕别人觉得自己不行。另一类则特别注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即所谓的掌握目标,这种人敢于迎接学习挑战,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挑选学习任务时,要挑选那些具有中等难度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容易或太难的任务更能激励自己。

(4)调节成败的标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自己能力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成败标准。如果标准一直过高,自己总不满意自己,结果会造成自责、自卑和情绪低落;相反,如果标准一直过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造成盲目的自信,学习也受到影响。因此,只有适时调整自己内在的成败标准,才能维持自己的学习自信心

(5)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一般来说,在学习成败之后,人们总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归因的方向直接引导着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地自我归因。

(6)自我奖励。当学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后,要设法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暗示自己成功了,也可以是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等。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只有获得好成绩后才能获得奖励。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每个人都可在自身的起点上进步和发展。只要自己取得了满意的进步,即使外在分数不高,也值得奖励。因此,要为了掌握而学,要引导学生设立自己的成败标准。

3.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可以细分为两方面:一个是对工具的求助,一个是对人的求助。

(1)工具利用策略。学习工具是学习中所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学会有效利用学习工具对一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包括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

(2)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帮助学生与人交流,老师和同学是学习的最重要的社会性人力资源,必须善于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