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心理学|不良行为和矫正措施

教育心理学|不良行为和矫正措施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虽然是少数,但其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④学校的各种压力,如学业负担过重、考试压力过大、名目繁多的竞赛及评比等,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与挫折心理,从而产生不良行为。⑤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脱节,互不沟通,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教育心理学|不良行为和矫正措施

(一)不良道德行为的含义

不良道德行为是指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它是一种严重的、稳定的问题行为,具有经常性、有意性、倾向性等特点。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虽然是少数,但其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在鉴定学生不良道德行为时,要注意与过错行为进行区别。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会把它们混为一谈。如果将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视为过错行为,会将问题轻率化;反之,如果将学生的过错行为混同于不良道德行为,会将问题严重化。这两种认知倾向都会导致教育措施不当。只有准确区分,才能正确教育。

过错行为是指学生无意间或由于粗心大意、计划不周,或对问题认识不清而表现出的错误行为。不良道德行为和过错行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过错行为目的性、有意性差,而不良道德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第二,过错行为具有情境性和偶发性,而不良道德行为具有相对稳定性。其联系主要表现在:过错行为是不良道德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不良道德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

(二)不良道德行为的类型

具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8]

1.顽固型

这是一些在学校里表现最差、教育难度较大的学生。他们经常无事生非、打架闹事,且屡教不改,无羞耻心。他们认识糊涂、是非颠倒,不知荣辱、美丑,不分公私。这些学生人数不多,但能量甚大,在同伙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威慑力,是学校和班级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根源。

2.随流型

这是一些未定型的品德不良学生。他们没有坚定的道德,其行为、观点、评价完全取决于所处的情境,取决于影响他们的势力。当他们没有遇到不良诱因时,往往比较平静;当遇到不良诱因时,就随流而下。他们对不良影响没有辨别力、抵抗力,常不知不觉、糊里糊涂地犯下了错误。

3.忏悔型

这是一些由于受自己直接需要的刺激、诱惑而犯下道德错误的学生。他们缺乏自制力,抵抗不住自身需要的冲动,常常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事后又受到良心的责备悔恨不已。他们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并且犯了错误后,自己也体验到道德堕落的痛苦。但当自身需要再次刺激时,还是难以控制自己,重犯错误,结果又用忏悔、悔恨的形式来减轻良心的谴责。

4.冲动型

这是一些难教的学生。他们情绪激昂,不善于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经常受到批评羞辱,因而觉得人们对自己不公平,只看到其缺点。因此,他们常常愤愤不满、十分敏感,只要别人稍有轻视的表示,或觉得受辱时,就火冒三丈、怒不可遏。这些学生自尊心特强,有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往往“好心办坏事”。

(三)不良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产生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通过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完成的,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客观原因

(1)家庭的不良环境和不良教育。家庭是个体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个体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作风和教育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影响学生形成不良道德行为的家庭因素主要有:①家庭缺乏正确管教孩子的原则,养而不教,重养轻教,宽严失度,忽紧忽松,或粗暴专横,或溺爱迁就,甚至默许或包庇孩子的错误行为。②家庭成员教育要求不一,甚至矛盾抵触,使孩子无所适从,对道德规范迷惑不解,形成见风使舵、两面讨好、表里不一的习气。③家风不正或家庭成员道德修养差,品德不端有劣迹,给孩子提供了直接模仿的不良榜样。④家庭结构的剧变,如离婚、亡故、分居、再婚等原因形成的残缺、重组家庭结构,使孩子心灵受到重伤引起性格变异,或失去正常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误,是学生不良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中的某些缺陷。学生良好的行为主要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一般认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都具有正向功能。但是办学人员教育思想上的片面、工作安排上的缺陷、教育措施与方法的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①有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教书轻育人,或者缺乏良好师德,或是性格不良,这些均潜移默化影响了学生品德的发展。②有些教师“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不关心学生、不尊重学生、不了解学生,强调权力与惩罚,对学生强制命令、简单粗暴。③有些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过急,忽视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差异,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用成人的心理去设想学生的心理。④学校的各种压力,如学业负担过重、考试压力过大、名目繁多的竞赛及评比等,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与挫折心理,从而产生不良行为。⑤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脱节,互不沟通,互不配合,各行其是,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这里的社会环境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一些关系,如朋友、邻里、非正式群体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场所、文化传媒等。学生并非生活在真空中,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其思想行为,且影响程度远较成人为甚。其主要包括:①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②不法分子利用儿童的好奇和无知,对他们进行引诱、教唆、欺骗、腐蚀。③青少年中不良文化与伙伴的不良影响,如品德不良学生之间相互教唆与影响等。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观念、思想在媒体炒作下广泛传播,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与言行。

2.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主观原因

(1)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青少年是个体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身心发展表现出鲜明的不平衡性,从而导致他们的认识与行为经常出现矛盾的现象。虽然口头上能说出某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和理论,但在实际行动中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性,很难付诸实践。在没有成人监督的情况下,有时由于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而出现不良道德行为。另一方面,理性、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矛盾在青少年身上也表现得较为突出。青少年情绪是丰富强烈的,但不稳定,极易变化,容易走极端。他们的行动往往不能由理智来控制,而多受情绪驱使。当受到外界不良诱因的刺激而陷入情绪冲动状态时,就容易铤而走险。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良道德行为往往与学生道德认识上的错误或无知密切相关。有些学生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要求准则,如把顶撞老师视为“英雄行为”,把敢打敢拼视为“勇敢”。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这种认识没有转化为指导行为的信念,一旦在充满诱惑力的不良因素影响下,就有可能走向邪路。

(3)意志薄弱。部分学生表现出品德不良行为,并非他们道德认识的无知或欠缺,也不是他们对是非、善恶分辨不清,而是由于道德意志薄弱,经受不住外部环境的诱惑和坏人的教唆而做出了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明知故犯”的学生常常是意志薄弱者。

(4)受不良习惯的支配。习惯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不需要意志控制的、自发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如果个体已经形成了某种不良习惯,他就会在类似情境中无意识地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并且因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某些学生偶尔违反纪律或不遵守社会公德没有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学生本人还引以为豪,长此以往必然形成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如果不予以根除,任其发展,必然会导致品德不良。

(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学生已形成的不良性格特征制约着他们的行为。如执拗、任性、骄傲、自私等不良性格特征,很容易使学生无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一心维护个人私利,甚至做出破坏集体纪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

(6)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动力的源泉。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和实践领域的拓展,青少年的需要不断产生。或许他们认为一些需要在家庭或学校没有得到满足,转而到社会上去寻求满足,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接受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导致出现不良道德行为。

(四)不良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

研究表明,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转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醒悟、转变和自新。

1.醒悟阶段

醒悟是指当事人在教育或良好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和危害性,开始产生改正过错的愿望或念头。这种愿望或念头可能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教师的真诚关怀和教育;二是当事人开始认识到坚持错误的危害性。醒悟阶段是正义与邪恶斗争最为激烈的阶段,是品德不良学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种道德认识和情感上的醒悟,转变是不可能的。

引起醒悟的方法有:①相信品德不良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环境。品德不良学生也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但是由于他们的错误行为经常受到社会的批评与谴责。为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真诚关心他们,适当给予鼓励与赞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慢慢消除心中的疑惧,为进一步道德教育提供相互信任的基础。②引发新的需求。需求是认知与行为的诱因,品德不良学生的错误行为往往是由于不正确的需求导致的。因此,对待这些学生,关键是帮助他们对不良需求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培养新的需求,以激发他们的道德行为。[9]

2.转变阶段

转变是品德不良学生在醒悟的基础上,行动上开始有改邪归正的表现。发生转变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但这仅仅是开始,要想彻底改变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时候还可能会产生反复,即重犯以前的过错。反复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前进中的后退;另一种是教育失败产生的大倒退。这些均是处于量变阶段的正常现象。因此,在该阶段,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每一微小进步都要肯定、鼓励,将学生要求上进的愿望变为实际行动,并使他们体验到进步后的轻松、愉快。同时,针对学生的反复行为,给予充分理解,同时也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尽量预防品德不良学生反复行为的发生。

3.自新阶段

自新阶段是不良品德行为矫正的最后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个体不再出现反复行为或很少有反复行为。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表现出很强的上进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活动中表现比一般学生还要积极。因此,教育者必须投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不要有歧视的眼光,更不能在学生犯错误后翻他们的旧账,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格。因为具有完整的、健康的自我概念的个体,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为外界的偏见所影响。(www.daowen.com)

(五)不良道德行为的矫正

对学生不良道德行为要及早发现,及早矫正,在矫正时要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工作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在着手矫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具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由于平日里常受到斥责、惩罚、歧视和嘲笑,往往会对教师和同学抱有怀疑、畏惧心理或强烈的对立情绪。即使他们有改正错误的愿望,也总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甚至会遭受别人的斥责,从而降低了改正错误的决心、信心、恒心。对此,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以教师的爱心、信心和耐心去融化学生的戒心、担心和冰心。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集体的气氛和力量,使这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尊重与接纳,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与尊严。只有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这些学生才敢裸露心迹,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乐于接近老师、同学,乐观参与、接受集体活动并从中受益。

2.针对学生个别差异,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

由于性别、年龄、个性特征与行为问题严重程度的不同,对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应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教育措施。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其不良道德行为的出现多半是由于道德认识水平所致,其间也有情绪冲动方面的原因。针对这样的个体,应当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对他们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对于年龄较大的个体,不良道德行为的出现多半是由不良习惯和个性特征所致。对他们的教育应当以习惯养成、良好个性的培养为主。对于屡教不改的个体,可采取群众性说理的方式。总之,教育方式的选取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同时,在选取相应的教育方式过程中,必须本着“启发自觉性、情感共鸣性、说理教育性”的原则,依靠学生个体的主观努力,达到教育的效果。

3.依靠榜样示范,增进学生是非辨别能力

具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普遍存在是非观念差,辨别是非能力低的现象。在出现错误举动时,因未能及时辨别并加以制止,使他们最终变成品德不良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经常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歧视,对周围人的说服教育常抱有抵制的心理,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应采取温和、委婉的方式进行。研究表明,通过榜样的示范,向学生提供正反事例,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能够有效提高品德不良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学生身边的榜样,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符合学生心理上的模仿需要。榜样能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巨大的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呈现榜样时要注意:一是给学生呈现的榜样,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二是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榜样的呈现,既可以是直接的行为表现,也可以是用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还可以是身边的真人真事的现身说法,或者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对榜样加以宣传。

4.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抗拒诱惑的能力

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出现,虽然内在因素起着主导地位,但外界环境的诱惑往往是导火索。因此,要使学生改掉不良行为,单纯、机械的说服教育或严厉的惩罚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在矫正不良行为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改变学生内部的错误认识,也要尽量控制外部环境的诱惑,引导他们与不良环境断绝关系。同时,积极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自己完全有能力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

5.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促进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

品德不良学生也有改过向善、积极上进的一面。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和犯下的错误,而忽视他们身上的优点,致使部分学生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如果教育者能更多地关注其优点,及时给予合理、科学的表扬,不但能够使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震撼,而且能够激起他们摒除不良行为的自觉性,使其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不良道德行为。

总之,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者要富有教育机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要富有爱心,用情感之源去浇灌心灵之花;要富有同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有恒心,对学生的反复行为而不失去耐心。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品德?简述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简述品德心理结构的四要素说。

3.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简述提高学生道德信念的方法。

5.如何塑造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6.论述学生存在的不良道德行为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拓展阅读

1.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韩仁生,苗军芙,李传银.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注释】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00.

[2]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62.

[3]杨启玉,程明成.青年品德心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56-61.

[4]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346-347.

[5]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63.

[6]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63.

[7]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67.

[8]韩仁生,苗军芙,李传银.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153-154.

[9]韩仁生,苗军芙,李传银.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153-1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