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沿用并改进了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和临床访谈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两难故事法,例如经典的“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故事中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他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的。
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
在欧洲,有一个妇女得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可以救她,就是同一个城市的药剂师刚刚发明的一种药剂。这种药剂造价很高,要200美元,但药剂师索价是药的成本的10倍,即要价2000美元。病人的丈夫海因兹想尽一切办法,只筹到1000美元。他央求药剂师,希望药剂师把药便宜点买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回答说:“不,我发明这种药就是要用它来赚钱的。”海因兹走投无路,铤而走险,趁夜深人静时打碎窗户潜入药店,为妻子偷来了药。
问题:1.海因兹应不应该偷药?为什么?
2.海因兹偷药行为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如表8-1所示。
表8-1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www.daowen.com)
续表
柯尔伯格的研究是根据美国的社会情况而做出的,它向我们勾画了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柯尔伯格认为,各个阶段的时间可能不相等,但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文化和环境只能影响发展的速度,不能改变发展的顺序。
在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上,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15岁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主要有:第一,儿童品德的发展也同认知的发展一样,总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因此,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时,一定要符合其年龄特征,如对年龄小的儿童,要把道德规范和准则与具体人物榜样、事件范例结合起来,让儿童理解。第二,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虽然不能完全决定道德行为的选择,但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却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在传授道德价值即在“晓之以理”时,不能脱离儿童的接受能力。如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第二阶段时,最多只能向他们传授第三阶段的“理”。若一味地向他们灌输第四、第五阶段的“理”,充其量是让他们记住了这些“理”,但终究难以内化,未理解“理”,难以按“理”的要求去行动。第三,采用道德两难问题是训练儿童道德推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班会帮助学生讨论他们遇到的两难问题,鼓励学生尽可能找出更多的解决办法。第四,科学安排道德教育的内容。对9~15岁的学生可进行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