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1914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绪论》。1919年,他又出版了他第二本专著《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本书是他的行为主义观点最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出发点有二:第一,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环境的;第二,研究引起有机体做出反应的刺激。在华生看来,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他说:“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
(一)经典实验
华生强调,要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包括情绪反应。为此,华生与雷纳进行了一项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的恐惧形成实验。
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11个月零5天。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无条件刺激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倒、哭闹和爬开。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在6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到小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小艾伯特1岁零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类似于对小白鼠的反应。接下来,华生探讨了用来消除小艾伯特恐惧情绪的种种可行的办法。但不幸的是,小艾伯特在接受可能的治疗之前,离开了日托中心,举家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
华生认为,这项实验表明,小艾伯特的条件情绪反应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尽管其强度会有所减弱,但这种条件反应会在一生中始终存在,并改变他的个性。
(二)主要内容
华生认为,学习是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桑代克的效果律是心灵主义的,只不过是陈旧的享乐主义原则的翻版而已。为了从实验上推翻桑代克的理论,华生训练白鼠,为达到目的箱吃到食物,必须先挖沙子。白鼠挖沙子到达目的箱后,不立即喂食,而是让它在那里空等一会。华生认为,根据桑代克的理论,强化增强的是强化之前的刺激-反应联结。在这个实验中,空等是较后的反应,而挖沙子到目的箱则是较早的反应。根据推理,食物强化的是空等,而不是挖沙子到达目的箱。但事实上,白鼠习得的是挖沙子到达目的箱的反应,而不是空等。华生以此来证明效果律的不正确,并提出用频因律和近因律取而代之。(www.daowen.com)
(1)频因律:华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对某一刺激的某一行为发生反应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行为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发生。因此,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是由于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这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这是因为每一次练习总是以有效动作的发生而告终的。举例说来,在一个非常简单的“T”型测验情境里,有机体只能做出两种可能的反应:正确反应(用R+来表示)和错误反应(用R-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我们设想最初R+和R-的强度是相似的。经过一系列尝试之后发生的情况是:R-逐渐减弱,R+则逐渐增强。华生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R-只是在一半的尝试中发生,而R+则在每一次尝试中都发生。R+比R-更强,是由于R+发生的次数比R-多一倍。华生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
(2)近因律: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所以这种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由此,他把反应离成功的远近,作为解释一些反应被保留、另一些反应被淘汰的原则。在他看来,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但是,华生在以后的著作中又推翻了自己的学习律。他在1919年出版的《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一书中,不再把频因律作为学习的一般机制。他承认频因律当初纯粹是猜测性的。
(三)评价及影响
华生无疑是心理学史上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之一。尽管他比桑代克年轻,但他在20世纪初的名声比桑代克更高。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和立言人。遗憾的是,他因私人生活问题,于1920年被迫离开大学,结束了他的学术生涯,转入广告行业。尽管华生的学术生涯很短,但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华生把行为主义与刺激-反应心理学结成了一体。他使心理学家们相信,对行为的真正解释在于神经系统,一旦我们对大脑有了更好的了解,一切神秘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另外,他还使心理学家相信,学习是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个性和情绪等都是习得的。在20世纪上半叶50多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心理学一直在北美占统治地位。
从哲学上讲,华生是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的。他力求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化为肌肉和腺体的一些活动和习惯,通过否认人的主观世界否定人的意识而把人完全加以机械化,也因此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被人称之为“肌跳心理学”。另外,他否定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他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