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脑发展关键期与学习的关系

大脑发展关键期与学习的关系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大脑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关键期的。休伯尔等人由此提出了一个视觉机能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其科学结论简要说来就是,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最容易获得。不过,是否人类的所有心理发展或行为获得都有关键期,目前还是个有争论的问题。

大脑发展关键期与学习的关系

有些行为是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即永不能产生,这个时期就叫作该种行为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5]“关键期”这个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形态学移植过来的。例如,德·斐利斯(De Vries)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他把这个特定时期称为“敏感期”。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这个问题最早起源于奥地利的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K.Z.Lorenz)对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劳伦兹发现,在鸭、雁之类的动物刚刚孵出后的8~9小时内,让其首先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等),它们就会将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反而没有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志一样,故称“印刻”。劳伦兹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关键期又叫“最佳学习期”。后来,斯拉金(W.Sluckin)在对各种文献做了综合后,认为攻击性行为、音乐学习、人际关系建立、探究行为等经过早期学习更为有效。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习语言、听觉、视觉形象也有关键期。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性,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目前一般认为,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存在:鸟类的印刻、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以及人类语言的习得。

科学的研究也提出大脑神经突触生长呈倒U状的模型假说。即人在出生后的前20年里神经突触密度的变化呈倒U状,刚出生时低,童年期达到高峰,而成年后则又降低下来。因为突触的增多是学习过程的细胞机理,突触密度变化的倒U状现象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它表明神经突触密度与智力水平是直接关联的。从出生到10岁,随着突触联系和密度迅速增加,与此相关的技能和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一直持续到成年后才逐渐衰退。假定这个倒U状模型存在的话,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突触生长高峰期的童年是学习收获最多和智力发展最充分的时期。

实际上,大脑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关键期的。尽管人类的大脑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但当环境提供的刺激太少或者持续提供错误类型的刺激时,大脑并非总能重新活跃起来。在某些情况下,环境刺激出现(或者环境刺激缺乏)的时间点的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关键期是一段有限的年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特定的环境刺激具有最大的,也或许是唯一的影响。在此期间,大脑对某种类型的信息输入产生反应,以创造和巩固神经网络。大脑发展的关键期概念是英国学者戴维·休伯尔(David H.Hubel)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的研究发现,将出生后的小猫或小猴子用外科手术缝上眼皮,数月后打开,这些动物就无法获得视觉信息,尽管它们的眼生理机制是正常的。而且这些早期被剥夺了视觉经验的动物在视皮层上的结构也有异于正常的动物。休伯尔等人由此提出了一个视觉机能发展的关键期概念。随后,研究人员也不断发现视知觉发展中存在关键期的证据。例如,孩子一出生就患有白内障从而导致视力不正常时,早期进行手术很有必要。如果在早年通过手术移除白内障——例如两岁之前——儿童会发展出相对正常的视力,但如果手术一直拖延到很晚才进行,儿童的视知觉能力将会衰退,在某些情况下会形成持续的功能性失明。

最近几十年来,数以百计的脑科学专家对“关键期”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相当的进展。其科学结论简要说来就是,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最容易获得。如:人的视觉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大约在幼年期;对语言学习来说,音韵学习的关键期在幼年,而语法学习的关键期则在16岁以前。此时相应的神经系统可塑性大,发展速度特别快。过了这段关键期,则可塑性与发展速度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对不同的人来说,脑的不同功能发展的关键期也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在脑的不同发展上有着不平衡性。在教育中要抓住关键期,让诸如视觉、听觉、语言等能力都适时打开“机会之窗”,使脑的不同功能得到及时的发展。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在适时的关键期给予儿童适当的学习机会,则不但学得快,还可以促进生理发展,进而更能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不过,是否人类的所有心理发展或行为获得都有关键期,目前还是个有争论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便人类的某种心理与行为存在关键期,也不能将关键期的重要性强调过头,否则,就可能会陷入新的宿命论陷阱。[6]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学习?学习有什么特点?

2.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3.简述联结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4.简述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5.如何利用学习的关键期开展教育?(www.daowen.com)

拓展阅读

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注释】

[1]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2]奥姆罗德.学习心理学:第6级[M].汪玲,李燕萍,廖凤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

[3]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4]欣茨曼.学习与记忆心理学[M].韩进之,李月明,韩耀辉,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50.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