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力的概念与测量
智力是一种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认知能力。它包括观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做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作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奈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奈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改编修订而成。心理学中,用智力测验所得分数——智商,即智力商数,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简称IQ。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IQ=MA(智力年龄即心理年龄)/CA(实际年龄)×100
其中的实际年龄是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简称CA。智力年龄是指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例如1名7岁儿童不仅通过了所有7岁组的题目,而且通过了8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8,将该儿童的实龄数与智龄数代入上述公式,就得到:IQ=8/7×100=114。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和成人智力量表。该量表采用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其基本思路是:假定每个年龄阶段总体智力分布为正态分布,计算个人得分在该年龄组中离开平均数的距离,换算成标准分数,看他的位置离开平均分几个标准差,从而判定他智力的高低。在采用标准量表示智商的正态分布时,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将个人测验上的原始分数转化成IQ的计算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IQ=100+15Z Z=(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
(二)智力的理论模型
智力的理论模型是心理学家对“智力”一词的内涵所做的理论性与系统性解释。智力结构无论是对智力测验,还是对学校教育都是极其重要的。在我国,传统上把智力分为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等,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智力是怎样构成的?它是反映在各种智力作业中的单一完整的能力,还是为数不多的、主要的、相对独立的能力,或是由大量特殊的、互不相同的能力所组成?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测验,以因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归纳已有文献,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智力因素论、智力结构论和流体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论
(1)二因素论。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提出的二因素论是普通智力模型的一种形式。他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的。G因素贯穿于所有的智力活动中,S因素只体现在某一特殊活动中,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完成任何作业都需要G和S两种因素。例如:完成算术作业需要G+S1;完成言语作业需要G+S2;完成第三种作业需要G+S3。可见,G因素在能力结构中是占第一位的重要因素(见图2-1)。
图2-1 智力的二因素论
(2)群因素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ouis Leon Thurstone)提出“群因素论”。他认为,能力是由一群彼此无关的特殊因素构成的。他设想智力可以描写为一组数量不多但比较重要的常见因素。虽然任何特殊研究所得到的具体能力(群因素)会随所用的测验、样本的性质及分析的方法等变项而有差别,但下列诸因素的出现却具有规律性,并为许多研究者所证实:①空间——想象空间几何模式的能力;②知觉速度——迅速而精确地注意细节的能力;③逻辑数理——简单算术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④文字理解——对词的意义以及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⑤词的流畅性——应用字词的能力;⑥记忆——对无意义材料的即时回忆;⑦归纳——引出规则的能力。
瑟斯顿是群因素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为每种因素都设计了测验,称为“瑟斯顿首要心理能力的测验”。但测验结果与他开始的设想相反,各种能力因素之间存在一般因素C(见图2-2)。也就是说能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它们并非是彼此独立的。
图2-2 智力群因素论(www.daowen.com)
2.智力结构论
(1)三维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于1959年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论。[1]他通过研究发现,所有智力活动度可分为三个维度:操作、内容和成果(图2-3)。操作即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这些操作的内容可能是视觉、听觉、符号、意义或行为,成果可能有单位、类别、关系、系统、转化或含义。所以整个模型包括150种组合(5种操作×5种内容×6种成果),每一组合代表一种独特的因素。例如语言理解因素(词汇)在吉尔福特的模型中,就成了认识语义单位的能力。
图2-3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图2-4 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2)层次结构论。英国心理学家弗农(P.E.Veron)1960年提出了智力层次结构论,见图2-4所示。他认为智力结构是按四个层次排列的结构,他把一般因素(G)作为最高层次。第二层次分为两个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群、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群。第三层次是在第二层次两大因素群中又分出几个小因素群。第四层次为各种特殊因素。这一学说进一步剖析了各种因素在智力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揭示了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以及特殊能力与特殊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深化。
(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结构》(Frames of Mind)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8个范畴:①语言智力。这是指用言语思维、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②逻辑数学智力。这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提出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演算的能力,也就是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③空间智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④身体-运动智力。这是指人能巧妙地操作物体或调整身体以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⑤音乐智力。这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⑥人际智力。这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⑦自我认知智力。这是指认识自我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导引自己的人生。⑧自然观察智力。这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能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3.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美国著名的因素分析专家卡特尔(R.B.Gattell)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按能力功能的差异将人类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类别。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的智力活动,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学到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后天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发展起来的。流体智力包含较多的知觉与操作技能,晶体智力则具有较多的社会文化成分。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巅峰,3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随个体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因而晶体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三)智力的差异与教学
智力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又称钟形分布)。智力的个体内差异,即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研究表明,两个IQ分数相同的儿童,他们智商分数的构成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目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男女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很多研究表明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水平是预测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智商分数越高,他们未来接受的教育水平也可能越高。智力的测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测量两者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不过,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成绩和智商的相关系数也略有不同。在小学阶段,其相关系数为0.6至0.7;在中学程度,其相关系数为0.5至0.6;在大学程度,其相关系数为0.4至0.5。这可能主要是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主要反映个体智力成分中的记忆力;而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辨析和运用能力,主要反映个体智力成分中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相关系数随年级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
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商高低不仅影响其学习的数量,也影响学习的质量。智商较高的学生学习质量高,速度快,学习轻松,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容易学会及时检查纠正和验证答案的方法,能较多运用逻辑推理思维形式和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他们能较为长久地进行学习,而智商较低的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恰好相反。但是,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智力差异的教育意义,在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中,绝不可任意夸大智力差异对教育的作用,更不能产生智力(遗传)万能的观点。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学生学习好坏的原因主要在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