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因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遗传素质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一个具有极好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可能会优于其他正常个体。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人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因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

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遗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个体的心理发展首先依赖于所获得的遗传素质,没有从遗传获得的机体,也就没有个体身心的发展。第二,遗传素质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遗传素质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一个具有极好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可能会优于其他正常个体。

(二)环境

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主导作用。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它对个体身心发展有时可能起有利的、积极的影响,有时也可能起不利的、消极的影响。人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不但能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通过改造环境来更好地适应环境。

(三)学校教育(www.daowen.com)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学校教育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的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人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于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学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展。

(四)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只能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才能实现。因为人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外部环境影响,而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积极能动地反映外部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当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所以,从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个体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