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现十几座巨大岩洞,成为台湾民俗旅游热点

发现十几座巨大岩洞,成为台湾民俗旅游热点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八仙洞,其实并不止8个,现今已发现了十几个,都是一座巨大石块岩上的洞穴,其中崑内洞最高,海拔约130米,三藏、灵岩、观音等洞最低,海拔约15米。从此和尚、道士纷纷选洞开基,当年有大小八洞建寺庵,故题曰“灵岩八洞”,称“八仙洞”,成为台东十景之一。1968年3月,台湾大学地质学教授林朝棨来到台东海岸作地质调查,发现八仙洞悬岩层被海浪冲击侵蚀造成的“海蚀洞”,因陆地间歇性上升而自海淀升到山上。

发现十几座巨大岩洞,成为台湾民俗旅游热点

台东长滨乡樟原村的后山岗岩壁上,有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侗穴,人们称之为仙洞。所谓八仙洞,其实并不止8个,现今已发现了十几个,都是一座巨大石块岩上的洞穴,其中崑内洞最高,海拔约130米,三藏、灵岩、观音等洞最低,海拔约15米。

从前这些荒山洞并不为人注意,只有阿美族人常到一些洞中取活泉饮用,据说有法病延年之功效。后来有一个俗家名徐阿礼的和尚云游至此,见山青水碧,认为风水好,便在靠近路边的仙女洞住下,奉观音菩萨,以洞为寺,取名“灵岩寺”。他还编造神话,说八仙曾过海驻跸于此,于是善男信女纷纷来朝。从此和尚、道士纷纷选洞开基,当年有大小八洞建寺庵,故题曰“灵岩八洞”,称“八仙洞”,成为台东十景之一。(www.daowen.com)

与此相对应的,倒是“长滨文化遗址”的科学发现。1968年3月,台湾大学地质学教授林朝棨来到台东海岸作地质调查,发现八仙洞悬岩层被海浪冲击侵蚀造成的“海蚀洞”,因陆地间歇性上升而自海淀升到山上。他又发现散处于石崖、崖隙、草丛、竹林中的这些洞各具特征,或燥或湿,或洞中有泉,或洞外有平坡,或较隐蔽,或有径可通,甚适宜于原始人类居住。据此,他进一步去考察发现,一些洞穴中的堆积层中含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并有年代旷远的红土层,他预言可能有更古的文化层。林教授立即赶回台北,邀请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宋文黛前往勘察,一致认为必须发掘。后来,部分师生组成“八仙侗考古发掘队”,前往樟原试掘。他们在红土层下挖到先陶文化层,发现石片、石器、骨角器、兽骨、鱼骨等珍贵古文化遗物计4000多件,捷报频传。林朝綮的老师、年逾古稀的考古学权威李济博士闻讯后赶赴现场观察,非常兴奋地宣布这是台湾考古学上最重大的突破,并把这一古文化遗址命名为“长滨文化遗址”。经学者们详尽研究证实,长滨文化至晚是五六千年前的古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