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凤革除出草陋习为改善汉原住民关系创历史佳绩

吴凤革除出草陋习为改善汉原住民关系创历史佳绩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台湾嘉义县中埔乡,吴凤故乡一带,建有阿里山忠王祠、吴风成仁处石碑、吴凤故居及陵园等一系列古迹,以纪念清代为革除当地少数民族“出草”陋习而献身的义士吴凤。当他们发现被子者是大家一向敬重的吴凤时,后悔不已,于是聚集全族四十八社代表开会,埋下“誓石”,永远废除“出草”的陋习。吴凤牺牲自己以教育原住民革除陋习,为处理汉族与原住民的关系开创新局面,是台湾垦拓史上可歌可泣的大事。

吴凤革除出草陋习为改善汉原住民关系创历史佳绩

台湾嘉义县中埔乡,吴凤故乡一带,建有阿里山忠王祠、吴风成仁处石碑、吴凤故居及陵园等一系列古迹,以纪念清代为革除当地少数民族“出草”陋习而献身的义士吴凤。每年农历八月初十(吴凤成仁日),数以千计的人们还在此举行“忠王大祭日”,缅怀吴凤舍身取义的献身精神。

原来,在台湾的原住民族曾在历史上曾有“人头猎”、“出草”的怪俗,即将外族的人头割下的祭礼,以猎人头的多寡来显示祭祀者的富裕程度和勇敢精神。“出草”一般是很隆重的,当出去猎人头的人离开家时,一家人都要为他举行“出草祭”,祈祝他马到成功。这种出草祭多以村社为单位集体进行,各家集合在一起,连续两三天办宴席,歌舞尽欢。当出猎者取回人头时,人们也都为其祝贺,出草者更是感到光荣之至。这种野蛮和残忍的行为,是原始社会遗留下为的风习。他们相信鬼神,崇拜神灵,以为不用人头祭祀,会得罪鬼神,将有灾难临头。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去猎取人头。早年一些开发台湾的民族之间,不团结、相互侵犯利益往往激起仇恨情绪。以人头多寡确定其富有程度和勇敢与否,无形中鼓励了这种杀人怪风。

清朝初年,福建平和人吴凤随父到台湾与当地原住民做生意,精通原住民语言,了解他们的习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吴凤任“阿里山理番道事”40多年,因办事公道,深得原住民尊重。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阿里山地区曹族人要“出草”,吴凤劝阻无效,就与曹族首领约定:只准杀一个夜间经过林边的骑红马、穿红衣的老人,并且从此必须不再“出草”。吴凤本人毅然夜扮“红衣人”骑马人山,被曹族人所杀。当他们发现被子者是大家一向敬重的吴凤时,后悔不已,于是聚集全族四十八社代表开会,埋下“誓石”,永远废除“出草”的陋习。(www.daowen.com)

吴凤牺牲自己以教育原住民革除陋习,为处理汉族与原住民的关系开创新局面,是台湾垦拓史上可歌可泣的大事。后人为纪念其义举,在他牺牲的地方(今吴凤乡隆兴村公路边)立了一块方形牛肝石碑,上镌“义人吴凤殉难处”,至今犹存。现在该碑侧由嘉义县当局兴建一纪念园地,以白石栏围起方形石埕,其中部石阶砌起,立一大理石石座,石座上有吴凤骑马大铜像,英姿勃勃。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阿里山通事杨秘接受民众的请求,在社口附近兴建“吴凤庙”,因人民尊称吴风为“忠王”,故庙名为“阿里山忠王庙”,又名“成仁庙”。后经多次修葺重建,成为当地宏伟壮观的大饲。殿内塑吴凤像,红面黑须,戴红盔,披红甲,骑红色战马,右手执剑,左手勒缰,精神焕发,一如当年英姿。

吴风故居在今吴凤乡隆兴村,是一列瓦顶农家平屋,均按原样修葺一新。吴凤的墓地现在也扩大为一座古式大陵园,供观光者参观访古,成为台湾重点古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