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圣索菲亚大教堂:概况与价值

圣索菲亚大教堂:概况与价值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概况1.简介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基辅最伟大的标志,也是传统的东正教的主要避难所之一。(二)突出价值1.文化价值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乌克兰国家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199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圣索菲亚大教堂:概况与价值

(一)概况

1.简介

圣索菲亚大教堂基辅最伟大的标志,也是传统的东正教的主要避难所之一。基辅-佩乔尔斯克修道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近千年之久,公元1051年,修道士在基辅附近的山洞里修建了修道院。修道院的第一个定居者是安东尼修士,他的潜心静修生活鼓舞和感染了当地的居民,他们纷纷前来祈求祝福,同时也带来生活必需品。其中的一些人决定留下来和他生活在洞穴里。随着人数不断增多,定居者扩大并修建了新的洞穴,随后建立了教堂。

佩乔尔斯克修道院也因洞穴(乌克兰语中洞穴被称为佩乔尔斯克)而得名,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东正教修道院,在蒙古统治以前享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基辅-佩乔尔斯克-拉夫拉。在11世纪70年代,修道院经历了大规模的石质建设。直到12世纪末修道院建筑群才宣告竣工。

2.历史沿革

早在11世纪初,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成为肖像画的中心,直到11世纪末还保持着领导地位。经历了随后的天灾和战祸后,损毁建筑的重建工作于1720年开始,这一时期是乌克兰巴罗洛式建筑的鼎盛时代。多米季昂大教堂和盖特礼拜堂都被重建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于是18世纪中期独特的建筑群形成且一直保存至今。

教堂的建设在乌克兰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诞生了新派教堂建筑、提高了建筑师和画家的技艺、扩大了当地艺术学校的规模。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科学家、艺术家、物理学家和出版商都曾在教堂的前身——拉夫拉居住和生活过。1113年,就是在这里,历史学家内斯塔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流失岁月里的故事》,这本书后来成为人们了解16~17世纪基辅尔罗斯人的知识源泉。修道院以及教堂也成为基督文化传播的中心。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修道院生活在权力频繁交替、战祸和人为破坏的动荡岁月里延续。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后推行强烈的无神论主义,教堂被破坏、基督文化也随之衰落。1926年,政府宣布原来的基辅-佩乔尔斯克-拉夫拉为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并把它变成全乌克兰博物馆镇。1930年宗教团体停止了他们的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夫拉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而后在1988年,庆祝俄罗斯诞生千年庆典时期,拉夫拉得以重建,恢复其往日的光辉。

(二)突出价值(www.daowen.com)

1.文化价值

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乌克兰国家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199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可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象征着“新君士坦丁堡”,它建于11世纪,是基辅基督公国的首都。这一地区于988年经圣·法拉蒂米尔洗礼后基督化。该文化遗产在精神和文化上的影响对东正教思想在俄罗斯17世纪至19世纪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2.历史价值

9世纪,乌克兰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崛起。基辅罗斯是东欧平原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弗拉基米尔大公及其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人口达到500余万,疆界空前广阔,成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这一时期,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繁荣昌盛,由此奠定了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为妻,正是这一年,这一地区经圣·法拉蒂米洗礼后基督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所以,今天俄罗斯的国徽上带有拜占庭文化的标记——双头鹰。历代沙皇也以拜占庭文化的继承人自居。从沙俄时代直至苏联时期,乃至今天的俄罗斯,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俄罗斯历史的发端,基辅城也被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

3.科学价值

大教堂用砖和石料砌成,布局严谨,气势雄伟,面积2035平方米,内有宽敞庄严的长廊。半圆形屋顶上,有的还贴着薄金片,圆柱和角柱上装饰着许多美丽的图案。教堂内绘制了许多壁画和马赛克画。其中《祈祷的圣母》是用300多万块、177种玻璃石制成的,画面上的圣母像高5.5米。大教堂还创建了中世纪俄罗斯最早的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