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瓷器代表品种及其制作工艺

中国瓷器代表品种及其制作工艺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初期,珐琅彩技艺从西方传入中国,因其制作精美,色彩明艳,深受皇室青睐,后经改良,逐渐产生了富有中国风格的珐琅彩。大部分瓷器制品均需施釉后才能进窑烧制。

中国瓷器代表品种及其制作工艺

1.白瓷

白瓷出现于东汉之前,到了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烧制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其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触面外,均施满釉。

2.青瓷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有烧制,五代十国时期的青瓷极负盛名,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

3.青花瓷

青花瓷在唐宋时期出现,但是成熟的青花瓷烧制工艺诞生于元朝的景德镇,世人称之为“元青花”。元青花最大的特点就是构图饱满,层次多而不乱,纹饰题材主要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珐琅彩瓷

▲青花瓷

4.釉里红瓷

釉里红瓷诞生于元代的景德镇,它是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的还原焰(指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火焰)下烧制而成。元代釉里红瓷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纹、缠枝牡丹纹、草叶纹等。

5.斗彩瓷

斗彩又称逗彩,创制于明代,它是在釉下彩(青花瓷)的基础上,用矿物颜料在空白处二次施彩,再入小窑低温烘烤而成。斗彩明艳绚丽,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曾风靡一时。

6.珐琅彩瓷(www.daowen.com)

珐琅彩瓷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清代初期,珐琅彩技艺从西方传入中国,因其制作精美,色彩明艳,深受皇室青睐,后经改良,逐渐产生了富有中国风格的珐琅彩。珐琅彩瓷,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器物以碗、盘居多。

图解制瓷过程

1.淘泥: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并将瓷泥摞成柱状,便于储存和拉坯使用。

2.拉坯:将瓷泥放入大转盘内,用手和拉坯工具旋转转盘,将瓷泥拉成瓷坯。

3.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各种形状的印模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修坯: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将其放在利坯车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晒干的坯体上刻画花纹。

7.施釉:普通圆形瓷器采用蘸釉或荡釉法,琢器或大型的圆形瓷器则用吹釉法。大部分瓷器制品均需施釉后才能进窑烧制。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烧制陶瓷的容器匣钵,防止与外界的火焰直接接触,然后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主要为松柴,由专人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成瓷:经过几天的烧制,窑内的瓷坯变成了精美的瓷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