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教堂义塾碑
在李氏书塾大门内北侧,屹立着一块极不惹人注意的石碑,碑高2 米、宽1 米,上面的文字已经完全看不清楚,这就是李家坑村的《善教堂义塾碑记》。石碑虽小,却影响深远,它记载了李家坑人“善教”的史实。经过拓印辨认和有关专家鉴定,确定全文如下:
国初李君龄一自永康来,卜居其麓,子姓繁衍之数十家,以其氏氏地,曰李家坑。屡世力田,隐德不耀,洎学秀君有志族塾,欲以诗书之教,启迪樵鲁,铢积其资,工费克举,乃命二子圣良、圣恩,踵为之。同治戊辰,良兄弟相地于宗祠之左,内斋门外次第偕作,割田五十亩以充修缮膏火之费。既成,再拜请记于乎。
开国之际,四明固战地也,西陵军溃,监国东行,遗臣故老假成旅之众,经营岩穴以挽荒朝之末命。于时,王公完勋在杜岙,张公苍水在平冈,李公研斋在东,张公云生在大皎,小寨之军若金汤,邵一梓俞国望之属尚多有之,八百里之间,壁垒相望,腥岚血瀑,草木皆兵,山之人流离转徙,其能完室家而安生聚者,盖亦仅,何暇谋几席之地,为读书计乎迨夫。
兴朝以轻徭薄赋之政,保艾我民,父老子弟遂得课耕稼樵,牧之恒业,以自遂其养面。龄一君适其时东迁乐溪山之胜,奠定所居,沐浴乎干羽之化,亦既有年,家风淳朴,以诏以勉,至于今,宗支秀发,隶名上庠,乃能推先人遗愿,精庐膄壤,以加惠于族人,何其笃也。吾是以知,国家久道化成之效,而为吾乡风俗庆也。四明隶郡境,旧有图志,其所载者,名贤之别墅、高士之隐竂、缁流羽客之宫宇耳,即诸忠遗罍,亦以忌讳不详,而况其他也。今以李氏之族塾,标举于洞天福地之中,俾夫弦诵之声,与岩壑相应和,亦足为名山增重矣。三楹颜曰善教。
良字思轼、恩字思棠,龄一君七世孙
光绪建元二月记
正谊堂文集卷九十一
2.羽灵庙旧址
李家坑村的休闲公园,曾是羽灵庙旧址,50 年前尚有一幢后大殿办了茶厂,如今已是花坛亭阁,旧景不在。但岁月一定会留下它的痕迹和记忆,关于羽灵庙的传说仍在许多老年人口中流传。
传说早在康熙年间,当时的夏、徐、李三姓合资在村西一个叫馒头垄的地方造起了一座庙宇,取名“羽灵庙”(现在仍有人把那里称为老庙基地),庙里供有一尊判官菩萨。后来,村里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些挑着猪牛泥或人粪便的农民,如果从庙前经过,回家后就会肚子疼。有人说,是这些污秽的肥料冲犯了神灵,判官菩萨要对挑肥料的人进行惩罚。为了表示对神的尊重,大家经过商议,决定迁移庙址。(www.daowen.com)
新的庙基地选择在村口东边,“左青龙”靠山,“右白虎”近路,路外就是大溪坑流水,庙门正对村庄,这样一是能让神灵更好地保佑弟子百姓,二是让大路避开庙门,防止类似污秽冲犯神灵的事件发生。
新建的庙堂为前后两进、左右厢房,占地约400 平方米,前进三间门面,正中双扇大门,两边屋内有手执水火棍、举着令牌的公差泥塑,厢房内供奉着如来佛、观世音等佛像,形成了庙庵合一的格局。后进三间为正大殿,中间设案桌、暖阁,上挂帐帘匾幅,正中端坐大王菩萨,龙王、判官、财神等神像分列两旁,神采奕奕,十分威风。逢年过节、初一月半,李家坑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庙里进香,在菩萨前磕头跪拜,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甚至家中有什么事情发生,也要进庙里求签问卦。据说,庙里有位菩萨会医兽,村里谁家的猪羊病了或者耕牛发痧中暑,都会带到庙里祈求,请菩萨在净水、供品上施药。如果病畜转危为安,就要拿糕点或水果到庙里答谢,这种方式称“还愿”。
1953 年,羽灵庙泥塑神像全部被毁,从此庙堂破落不堪,接着又被改为生产队的茶厂。到了1966 年,连最后留下的后大殿也被拆除。后来,有人在“狗头颈”的山坡上偷偷造起一间小屋,里面供了几尊神像,许多人常到那里点香烛拜祭,以表示虔诚之心。如今,羽灵庙遗址已改为公园,仅留下面积约20 平方米的山壁。
3.李氏家庙
李氏家庙始建于康熙末年,距今有300 多年历史。其实,这只是家族的宗祠,因为李世民是唐朝的皇帝,李氏宗祠才有称“家庙”的资格。为了显示皇家宗族的威严,在家庙前经过,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因为是家庙,所以它的结构与装饰也与祠堂不同,庙堂内的雕画气势恢宏。后殿采用皇家才有的“接椽”形式,就是把一根椽子用两根杉木连接起来,有“代代相传”的寓意。绘龙也与众不同,匾额、牌位必须一应俱全。它的建造规格和祭祀方式,也得按家庙的规定严格执行。
李氏家庙地处李家坑纵横交错的道路中心,主体坐西朝东,合院式结构,由前后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322.6 平方米。一对石狮子威风凛凛地守卫在庙门两边,“李氏家庙”四个金色大字赫然在目,屋檐下整齐的一排木栅栏,更让人感到几分神秘和敬畏。抬头看,前厅屋脊上写有“风调雨顺”,后殿屋脊上左边写着“本支百世”,右边写有“国泰民安”。
前厅为门屋,面阔五间,后殿与前厅同宽,明间抬梁结构,进深五柱七檩,厢房位于天井两侧,面阔三开间。打开双扇油漆大门,迈过门厅,即天井,一只红底金字的香炉,在鹅卵石地面上特别显眼。后殿高悬三块匾额,正中一块写有“世美”两字,这也是皇亲国戚的特有荣耀,由于李氏在宋朝时出过李太后娘娘,李家坑人才把“世美”匾额高悬正中。左边匾额为“孝通神明”,这是光绪皇帝褒奖给李怀福之妻吴氏的节孝匾,右边则是显示卓越功勋的将军匾。打开神堂阁的花格木窗,就是一排排李家坑祖宗的牌位,他们按辈而列,顺序分明。牌位前的柱子书写着两副对联,一副是“承祖业克勤克俭,示子孙唯耕唯读”,概括了家训;另一副是“曲永邑来此子孙瓜瓞绵延,乘大唐遗风家族飞黄腾达”,概括了李氏渊源。左右两壁挂着六幅祖先画像,他们就是李家坑的奠基人和创业者。家庙的万年台红漆锃亮,上面写着许多告诫子孙的格言,如“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等。正因为有这些格言熏陶着历代子孙,李氏宗族才有纯正朴实的家风,历来没有发生过一例犯罪案件。
李氏家庙先后经四次修缮,2010 年的修缮规模最大,耗资最多。幸亏当时家庙内设施、匾额等保存完好,李氏家庙才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