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生活习俗和传统村落

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生活习俗和传统村落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臭卤中还要放辣椒,防止生虫。雪里蕻,樟村一带称贝母地菜,是腌制咸齑的最好原料。在当时的生产和生活中,布襕和缭绞确实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三是,放下是布襕,撩起是兜袋。

1.长羹下饭

李家坑以前交通不便,他们赶集买菜,来回近百里山路。起早摸黑,翻山越岭,还得带上冷饭充饥。因而除逢年过节外,李家坑人基本上不买菜,他们日常的一天三餐,吃的“长羮下饭”就靠灶间里的“一甏两桶”。

一甏,是指臭卤甏。这种甏肚皮大口子小,便于加盖封口,一年到头装着臭卤,是名副其实的“臭卤食品加工厂”。过去鄞西一带流行“三臭”,即臭冬瓜、臭苋菜股、臭芋艿腐,李家坑人不但以“三臭”为下饭菜,而且发展臭卤为地方特色。每年春夏之际,他们把晒笋鲞、晒笋麸咸齑、烤羊尾笋干后斩下的笋根头和笋梗子,煮熟后丢进臭卤甏内。经过几个月的密封贮存,到秋冬时节,这些原本无用的废料,变得又耐(腐)又软,既臭又香。取出一碗来放上少量菜油,摆在饭锅里蒸一蒸,揭开锅盖的时候,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使人食欲骤增,胃口大开。有人说:“臭卤过饭饭更香,一碗一碗吃勿饱。”的确,臭卤有开胃作用,初闻它时觉得有点臭,但仔细品味,就感到有香味了。李家坑人把臭卤甏当作百宝甏,什么农副产品都要往里面臭一臭、卤一卤,除冬瓜、苋菜股、芋艿、笋之外,还有芋头萝卜、茄子、蒲等。臭卤中还要放辣椒,防止生虫。这些臭卤是李家坑人一年四季常吃不厌的美味佳肴。

两桶,就是咸齑桶(由于交通不便,山区都以桶代缸)。李家坑的咸齑有两种,一种是雪里蕻咸齑,另一种是白菜咸齑,两种咸齑分别腌制,因而为两桶。

雪里蕻,樟村一带称贝母地菜,是腌制咸齑的最好原料。根据李家坑的气候,在秋分前下种,至立冬后割进,每户人家好几百斤,腌满大大一桶,要吃时抽上几根,炖汤、清炒、煮鱼、烤笋都可以。有时出门带饭,冷饭中夹上几根咸齑,就能吃得津津有味。

白菜咸齑,用的是山区特有的“大树白”品种。每年处暑前下种,寒露收获,每棵有二尺多高、好几斤重。腌制的咸齑不大会变质,能常年食用,李家坑人每年腌制的量也很大。白菜咸齑爽口,颜色洁白,生吃、煮熟再吃都可以。最好吃的就是菜心了,用它下饭,不用煮、不用炒、不用添油加醋,那种酸溜溜、美滋滋的味道,会让你终生难忘。

2.草鞋和上山袜

草鞋和上山袜是一个组合,配套使用。在20 世纪80 年代前,因为李家坑处处坡高路峻,荆棘丛生,又有山蚂蟥、毒蛇会吸血咬人,人们上山劳作时穿上草鞋和上山袜,既可以防滑,又可以避免山蚂蟥、毒蛇侵袭,所以穿草鞋和上山袜成了生活习惯。而且家家自己制作,男人做草鞋,女人缝上山袜,自制自用,既实惠又省钱。改革开放后,草鞋和上山袜逐步从生活中消失,如今要想在李家坑找到其使用痕迹,已是相当困难了,只能根据老年人的记忆,把这两件东西的制作过程和作用记录下来。

制作草鞋的主要原材料是稻草(也有用箬壳或破布条做的)。在每年晚稻收割后,把较长的、干净的稻草收起来,要用时去掉杂质,理得清爽有序。其次是,山上有一种长得像芦苇一样的草叫“芒”,割来后去叶剥皮,将皮搓成绳,称“芒绳”,可以作为草鞋的筋(也有用葛藤为筋,后来改用络麻)。

做草鞋的工具也很简单,主要是一个木制的丁字形草鞋扒:正面的木块上有9 个木齿,中间一个高约4 厘米,两边各4 个,高约2 厘米,背面施上一根带钩的木头,再配一个小小的木钩,即可操作使用。

制作时,先预备好一条长凳,将草鞋扒的木钩子钩住长凳的一头,人坐在长凳的另一头,面对草鞋扒,腰间系好绳子,扣住小木钩,以搓好的芒绳为筋,将筋系在草鞋扒的木齿上,与腰间的小木钩连接,再把准备好的稻草用手捒一下,一道一道地编在筋的中间,每编一道就要扭一下,不断来回。从草鞋“鼻头”开始,中间要分别编出“小扭”“大扭”(穿绳用),直到编到草鞋“后跟”,才算基本完成。接着,将编好的草鞋放在滚水里煮一煮,这样草鞋会变得柔软,穿起来更舒适。最后穿上草鞋绳就可以了。

上山袜,外地人也称草鞋袜,是用白布缝成的长筒袜子。做一双高质量的上山袜,需要近3 米白布,花费近10 天时间。先裁剪出袜底、袜筒,然后用搓好的麻线一行一行地缝,缝得越密越好,特别是脚底部位,因最容易磨损,要做得特别仔细,得用好几层白布像纳鞋底一样纳得结结实实。有的干脆在底部再缝一双薄薄的鞋底,就算上面袜筒破了,袜底也不会磨坏。在过去,通过一家女人做的上山袜的好与坏,就能看出这家妇女针线活儿的水平。一双好的上山袜,脱下后直放在地上,袜筒能笔挺地立着,不会倒。而做这双上山袜的女人就会得到人们的称赞,男人穿上也会感到自豪。

另外,还有一种用头发做成的上山袜,叫“发袜”,质量更好。把各种头发收集起来纺成线,用织毛衣的钢针编织出来的“发袜”,穿着更舒服。

3.布襕与缭绞

在20 世纪80 年代前,地处山区的李家坑,女人系布襕,男人系缭绞,这是他们持续几百年的生活习惯。在当时的生产和生活中,布襕和缭绞确实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www.daowen.com)

先说说布襕,也叫围身布襕,过去是家庭妇女的专用品。顾名思义,布襕是围在妇女身上的一块布,多数为毛蓝颜色,但也有少数是黑色的,长和宽都为80 厘米左右,上端有两条带子,系在腰间,长至脚踝。每一家的主妇早上一起来就会把布襕系好,直到晚上睡觉才解开。为什么她们这么喜爱系布襕呢?原因有三。

一是,每个主妇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生火烧饭,洗衣洗菜,养鸡喂猪,容易弄脏衣服,而且腰部和脚踝之间是最易脏的部位。有布襕系在身上,污秽都会在布襕上面,不会脏了衣服,有时手脏了,也可以撩起布襕揩一揩。而且平时洗布襕要比洗衣服容易得多,所以许多妇女备有两条布襕,轮流更换,保证清洁卫生

二是,布襕能保温暖身。在过去,人们没有什么毛线衣、羊毛衫,衣着单薄,到了天冷时节,一条布襕能把外衣裹紧,就好像多穿了一件衣服。

三是,放下是布襕,撩起是兜袋。女人家上山挖笋、地间摘豆,布襕就是随身带的容器。左邻右舍有什么往来,用布襕兜着,既方便又避人眼。每年的采茶季节,李家坑女人肩背茶篓,腰系布襕,会先把鲜茶兜在布襕里,然后放入茶篓。

再说缭绞,是一种长约1 米、宽约20 厘米的布带,颜色也以毛蓝和玄色(黑)为主,过去是成年男人必备之物。民国以后,长袍马褂虽然逐渐消失,但是穿长衫的风气尚流行。山间的男人觉得穿着长衫空荡荡的,无论走路、干活都不方便,就在腰间系上一条布带,这就是缭绞。后来长衫逐渐改为短衣,但缭绞照常使用,成了男人们的习惯穿着。又如俗语说:“柴嘴(柴根)当棉袄,葛藤当缭绞。”后一句说的是一些买不起缭绞的人,也会采来山上的葛藤,系在腰间,当作缭绞。

缭绞制作方便,使用灵活,而且花钱少,用途多。一是裹身保暖,把内外衣系紧,既防冷风侵入,上山干活也轻便;二是遇到要捆要绑的东西时,即可解下缭绞当作绳子使用;三是如带着小孩子外出,翻山越岭抱着不方便,可用缭绞把孩子绑在背上,孩子舒服,父母轻松。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布襕和缭绞逐步消失,20 世纪90 年代后完全绝迹。

4.土法照明

土法照明,是就地取材,不用花钱的一种照明方式,从李氏祖先定居开始,一直沿用了三百多年。用得最普遍、历时最长的就是亮篾爿点火。

亮篾爿,也叫亮篾白,制作方法非常简单。首先把砍来的毛竹去掉根部和竹梢,劈成手指般宽的长条,去掉篾青,留下篾白。再把篾白锯成长2 米左右的段子,每20 至30 根扎成一捆,浸在水中,目的是让水逐渐抽完篾白中的竹浆。一个月后,篾白表面稍微变黑,就捞上来晒一晒,放进屋里储存,随时可以点火当灯了。每户家庭每年需求量很大,一般几个月就要制作一次。

在需要照明的时候,抽出几根,随手往火坑或灶洞一戳,就能点燃,冒出的火焰是白色的,没有烟,也没气味。吃晚饭的时间,厨房放一根,餐厅放一根,就可以照亮整个屋子。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亮篾爿烧成的灰,即落即灭,不会引发火灾。如夜里要出门,把几根亮篾爿扎成一束,就是一个火把,把黑暗的夜色照得光明。尽管亮篾爿照明的优点很多,但它有一个缺点常使人感到麻烦,那就是摆放十分不便。摆放在桌面上,一不小心就会烧坏桌面;把它插在楼板和搁栅的夹缝间,日子久了,楼板就会被熏得墨黑。有些人干脆人走到哪里,把篾爿带到哪里,睡觉前才把它放在床边熄灭。

还有一种照明的方式,是用松油柴头。劈柴的时候,会发现松树中有一种叫松油的东西,这是松树浆凝固而形成的物体,容易燃烧,一小块松油柴能烧好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它取出来,放在家中作照明之用。使用时要把带有松油的柴头装入铅丝编成的火篓中,点火起燃,马上就能给人带来光明,而且火势会越烧越猛,不怕被大风吹灭。其缺点是有明显的黑烟,容易把家具什物熏黑,空气也会被明显污染。因此松油柴头不适于室内使用,只能作室外照明。

到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李家坑人开始在地里种植油菜,每家每户都有菜油,就有了用菜油点灯的习惯。人们把菜油放在碗盏或碟子中,从山上采来灯芯草,剥去皮,取一段草芯(约15 厘米长),一半浸在菜油里,一头伸出在外,用火柴点燃,就有火苗。菜油灯虽然光线不强,但方便安全。

1959 年,李家坑村村边建起了鄞州区第四座水力发电站,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电灯,沿用几百年的土法照明退出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