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电视创业创新案例的冲浪之歌

上海电视创业创新案例的冲浪之歌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9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童声演唱的《歌声与微笑》更是深入人心。而30首太空播放曲目中,排在第20首的歌曲就是《歌声与微笑》。上海电视节的魅力如同其会歌《歌声与微笑》一样经久不衰。上海电视节展馆外景说干就干。龚学平一拍板,上海电视台便于1984年起筹划举办国际电视节目展播活动。1986年的一条消息,更为上海举办国际性电视节蒙上了阴影。

上海电视创业创新案例的冲浪之歌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这歌声,

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

明天明天这微笑,

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

这首由著名词作家王建作词,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的《歌声与微笑》,已成为几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这首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运用了复乐段结构,形成并置式对比,尤其是在高音区节奏重复多次运用了同音反复,使得歌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和优美的韵味感,表达了跨越民族和跨越时空的美好与友谊,如遍野的春花,飞遍海角天涯,飞遍世界各地。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第一次是在1986年12月10日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电视节——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上演唱的,原先并未被选为电视节会歌,但是在电视节上传唱后因为朗朗上口,市民非常喜欢,一下子传开了,于是从第二届电视节始,就把这首歌作为电视节的会歌。

1989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童声演唱的《歌声与微笑》更是深入人心。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

与嫦娥一号一同奔月的,还有其搭载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二泉映月》《黄河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30首经典曲目。

嫦娥一号到达绕月轨道后,于距地球38万千米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这一组歌曲。每位中国人都能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以及互联网收听到这些来自太空的天籁之音。

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这30首太空播放曲目,是在全国公众投票的基础上选定的。专家认为,这些歌曲最能够表达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探索自然、崇尚真理的美好追求和高尚情操,能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而30首太空播放曲目中,排在第20首的歌曲就是《歌声与微笑》。

2019年6月,已经成为中国最优质、最具影响力的中外电视交流合作平台——上海电视节,进入了第25个年头。上海电视节的魅力如同其会歌《歌声与微笑》一样经久不衰。参与并见证了上海电视节创办与发展,曾经长期担任上海电视节办公室主任的陈晓萌深有感触地评论道:

上海电视节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今天,在全国国际电视交流蓬勃发展、硕果累累的当下,经过几代上海电视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在世界各国电视同行的鼎立提携和热情支持下,已经在亚洲牢牢地确立了应有的地位,拥有了成熟稳固的活动内涵和广泛深远的影响。上海电视节不仅因为它存在历史最长,对上海电视事业发展影响广泛,更主要上海电视节的发展过程始终贯穿了一种上海电视人追求发展、求新争变的精神。

1986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了题为《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开幕》的消息,称:“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电视节——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今天晚上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首届上海电视节海报

从此,在中国大地上拉开了国际电视交流活动的序幕,各种形式的国际电视节目市场、国际性电视节目奖项评选、国际性电视设备展、国际电视周、国际电视节、国际电视学术论坛等此起彼伏,电视产业的国际化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陈晓萌充满激情地回忆起上海广电系统在时任局长龚学平带领下创办上海电视节的情景:

20世纪80年代中,上海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讲话精神鼓舞下,从上到下,酝酿着改革开放的思路和“摸着石子过河”的实践探索。在中共上海市委的直接领导下,一个涵盖上海文化多个领域的《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正式得到了中央批准。中央有关部委也纷纷与上海协商改革事宜,下放权力。

随着上海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上海电视台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上海电视台与外界的交往逐步扩大。大家普遍感觉上海对外交往的渠道过于狭窄,仅局限于完成当时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和中央电视台下达的任务,自己没有单独的对外渠道和自身的发展平台,工作显得被动,局面无法打开。整体事业的发展,迫切希望有一个平台和窗口,能逐步打开国际交往之路,以加快上海电视事业的发展步伐。用龚学平的话来说,就是:“当时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中国人对外国了解还是比较少,因为出国的机会比较少。要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观念来加快中国的发展,缺少必要的信息渠道。我们也发现,中国在外国的声音和形象也太少。既然这样,我感到电视是最好的桥梁,是最好的媒体。当时上海已经同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城市。我就想到搞一个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电视交流来加快、加深上海和各国之间的了解。”

自1997年起,上海先后同日本横滨市、日本大阪市、意大利米兰市、荷兰鹿特丹市、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市、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市、朝鲜咸兴市、菲律宾大马尼拉市、巴基斯坦卡拉奇市、比利时安特卫普、加拿大蒙特利尔、希腊比雷埃夫斯市、波兰滨海省、美国芝加哥市、德国汉堡市等十多个国家的重要港口和主要工商业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的关系。各友好城市间在经济、城市建设、教育及其他方面的联系、交往和合作显得非常活跃,但是始终存在一个薄弱环节,那就是文化方面。为此,市政府外事办公室领导建议,上海能否在文化方面率先走在全国前面,与各友好城市建立起合作关系。

上海市外办领导的想法与上海市广播电视局领导的愿望不谋而合。这时与上海已经有着良好关系的国际友人——来自卢森堡的刘志诚先生和香港资深电视专家蔡和平夫妇,热情地向上海介绍了一种已经在世界上通行的国际交流活动形式——国际电视节,他们建议:上海能否在全国率先举办国际电视节?

上海电视节展馆外景

说干就干。龚学平一拍板,上海电视台便于1984年起筹划举办国际电视节目展播活动。

可是真正干起来,谈何容易?

当时种种政策限制与举办条件,都使得筹备工作一再搁浅。1986年的一条消息,更为上海举办国际性电视节蒙上了阴影。

当时,中央电视台已于1986年4月与湖北省合作,计划在武汉举办“中国电视节”活动。可那时中国对“节”的概念是停留在国庆节和儿童节的概念上,中央主管部门指示这种类似的“节”的活动需要经过全国人大讨论批准。因此“中国电视节”便未再提出。

虽然地方组织国际性活动受到限制较大,但是友好城市间的活动是国际交流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渠道。于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通过友好城市渠道组织一个较大规模的“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构想,上海电视台通过广电局于1986年8月上报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广电部请示中央宣传部,得到了地方性的节庆需要地方人大通过即可实施的指示。

消息传来,上海立即行动起来。经中共上海市委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于8月27日致函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要求在市人大全会上增加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举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议程。市人民政府函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同各友好城市间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扩大,为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这一现代化传播工具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上海电视台拟于1986年12月10—16日在本市举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

1986年8月29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龚学平代表市广电局作了举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情况说明,在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时任市文化局长孙滨等积极呼吁下,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决定批准今年12月在本市举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决议。决议除了批准举办首届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外,还清晰地明确“为贯彻上海市文化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提出的‘使上海真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要求,在今年举办的基础上,今后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再举办‘上海电视节’活动。以扩大对外宣传、促进上海对外文化交流。”

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从地方人大立法角度确立上海电视节性质和地位的决议。从此上海电视节国际交流的大门迅速打开,前途一片光明,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开创性工程,有声有色地拉开了序幕。

筹备之初,包括工作人员、司机和打字员,工作团队仅为6人。人员大多是从广电局和电视台有关部门临时抽调的,除了个别同志曾经参与过大型国际体育活动组织外,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国际性大型活动。

机遇即挑战,压力化动力。精干的创业团队群情激昂,常常是通宵达旦、日以继夜地工作。从提出设想到请示立项,从制定原则到构成内容,从对外联络到收集节目,从初审制作,到节目播出、开幕式、闭幕式,无论是人员接待、新闻宣传还是宾馆安排、车辆调度,以及业务洽谈、陪同翻译等各个环节,都一一迎刃而解,妥善解决。

电视节的首要任务是展播节目联络和宣传准备。在上海市外办的全力支持下,通过锲而不舍的联络与推广,终于赢得16个国家的18个友好城市的热烈响应。这些城市的23家电视台选送的电视节目多达121部,不仅有电视剧、文化专题片,还有音乐、舞蹈和纪录片。这些节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各友好城市人民的生活状态、经济情况和文化形态,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

这些友好城市还纷纷派出代表团前来参加电视节。日本大阪市长大岛靖、比利时安特卫普市长科尔斯、波兰格但斯克省长茨冈、瑞典哥德堡市长索伦迈海麦、朝鲜咸兴市行政和经济指导委员会委员长高厚德、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长阿布杜拉沙萨尔阿夫加尼、菲律宾大马尼拉市委员会执政官何塞小乔里纳、德国汉堡市长克劳斯冯多南依博士、日本大阪府知事岸昌、美国旧金山市长迪安娜德因斯坦、日本横滨市长细乡道义、南斯拉夫市政议会兼萨格勒布市长马托米基克博士等各友好城市的主要官员还纷纷写信或发贺电,肯定了举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意义,真切期待并祝贺首届活动成功举办。

联邦德国汉堡市长克劳斯冯多南依博士致函上海,说:“作为我们两个城市的代表,上海市市长江泽民与我,于1985年5月25日在汉堡签署了一项上海——汉堡的合作协议。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正是由两个城市在这项协议上共同参与的第一批重大活动之一,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初创的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虽然有所借鉴国外电视节的某些成功经验,但由于国情不同,尤其是文化形态、思维方式、产业运作等方面不尽相同,在节目审查、参展、交流、活动安排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和问题。创办的过程本身就是探索、创新、磨合、完善的过程,更是在实战中锻炼一支独立驾驭如此复杂庞大国际活动的过硬团队的过程。

时任市委副书记曾庆红,多次悉心指导筹备细节,在一些关键的原则问题上把准方向,充分显示了当时上海市各级领导超前的改革意识、精湛的领导艺术。曾庆红在几次组委会会议上特别强调,首届上海电视节一定要注意国际性,一定要突出民族性。他特别强调上海电视节是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把文化发展战略的重任交给了上海,上海责任重大,要勇于探索,不要怕出现这样那样问题。

时任中央宣传部长朱厚泽同志1986年8月到上海视察工作时,专门针对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作了重要指示,上海要研究怎样有计划地引进各种对我们有益的文化,同时对各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他们的文化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取其精华,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他还具体指示,在举办首届上海电视节时,可以多吸收一些同志审看节目,包括那些不那么赞成的同志,有话先讲,这样对办好上海电视节有好处。

上海电视节内景

在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开幕式上,时任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组长朱穆之、时任市委书记芮杏文、时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等同志出席。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致开幕词,他讲到“此次举办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是上海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她的举办,在上海与各友好城市间的关系史上又写下了新的篇章。她给上海人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学习各国优秀文化提供了良好机会。她必将为增进上海与各友好城市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上海电视台与各友好城市电视台之间的友好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艾知生在代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致的开幕辞中,特别加了“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举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广播电视界贯彻改革开放方针的一个创举,它预示着中国同世界各国电视界的国际合作会有更大的发展。”

各国电视台送来的90多小时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多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的样式和内容。通过电视节,中国的电视人第一次比较全面直观地了解了各友好城市电视台的情况和世界电视信息,为丰富节目内容、拓展视野范围、开拓合作渠道、提高业务水平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打开眼界的同时,如何稳妥地处理好这些节目的交流、参展和播出,涉及节目内容的审查与把关。

上海电视节展馆内景

组委会在考量节目艺术质量的同时,还注重健康文明内容,尊重和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不硬搬国内电视节目审查标准,妥善处理了南斯拉夫、菲律宾、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送来的节目。在对各国选送的121部节目进行审看、翻译、配音、混录和剪辑等紧张的工作后,在电视节举办的一周时间内,通过上海电视台的两个频道,播出了58部电视节目(音乐歌舞片16部、风光专题片25部、电视剧17部)。如此密集的播出安排,使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的一亿多电视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闻所未闻的优秀外国电视节目,电视节的节目一时成为大众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

电视节展播特别节目播出后,反响良好。有位观众在来信中指出“电视节应大力赞扬肯定,她开全国之先,创电视之新,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电视节目,重要的是让上海人民了解了世界,也让外国的城市了解了上海、熟悉了上海。这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新途径。”

各国电视节目又是东西方多种风格、流派、样式文化的集中展示,电视节成为真实地展示当代电视潮流的重要窗口。日本NHK电视台特地从东京给上海电视台寄来感谢信,感谢上海电视台通过卫星向东京传送了15分钟开幕式的新闻片。来信说,他们已在当天晚上播放了这档节目,并计划次日通过卫星对东南亚及欧洲各国播放。日本大阪NHK特别节目部长远藤文夫说,民众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合作,是世界和平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为上海电视节所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期待着同中国同行更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

加拿大魁北克广播电视台长杰拉尔底说,没有来过上海,认为上海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现在感到上海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上海的变化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联邦德国北德电视台文艺部长罗切斯巴修尔说,联邦德国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联邦德国人民对中国、对上海了解甚少,希望电视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友好的桥梁,让两国有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www.daowen.com)

电视节增强了上海电视工作者的开放意识、交流愿望和合作思路,使电视在“让世界了解上海,让上海走向世界”的浪潮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江泽民曾亲笔题词:“友谊的彩带,合作的桥梁”,高屋建瓴地揭示了上海电视节的举办意义。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举办,创造了众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电视同行进行业务合作的直接机会。从上海市人民政府到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电视台各业务部门,都予以了高度重视。在电视节开幕之前,以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和上海电视台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主,组织了多支业务洽谈队伍,根据《利用国际电视节进行双边或多边交流的几点设想》,对活动开展做好了详细认真的准备。电视节开始后,他们直接参与电视节重要来宾的接待工作,与各国来宾朝夕相处,悉心交流,就交换记者和电视节目、合作制片、派记者到外国电视台短期工作学习、互派编导、就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外出讲学、召开定期或不定期国际电视研讨会等一系列围绕电视核心业务的问题,与各国来宾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业务洽谈。

电视节期间,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电视台分别与卢森堡广播电视公司达成了提供野生动物节目、互派电视采访组、举办卢森堡电视周等合作备忘录;与波兰格但斯克电视台就举办“格但斯克电视周”、台领导互访、互派电视摄影队达成合作备忘录;与加拿大魁北克广播电视公司就开放公共教育、文化及正规教育、次年《年轻一代的希望和担忧》为主题的卫星直播电视转播活动,达成了合作意向;与加拿大广播公司就1987—1990年四年间互换电视连续剧和纪录片达成协议;与美国娱乐咨询公司达成为期五年以播映《世界之窗》命名的世界各国电影、电视纪录片和音乐广播节目协议;与日本NHK大阪放送局达成相互提供新闻节目、共同制作和对方取材、拍摄节目、卫星转播时提供合作的备忘录;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电视台达成互换电视节目、举办“萨格勒布电视周”活动、负责人互访、互派摄影队、互换资料、专业刊物等协议;与联邦德国汉堡影视制作公司就每年相互采编10—15个小时的节目,进行故事片、教育片、儿童片方面的合作拍片,举办汉堡电视周,邀请中方工程专业人员赴德进行3—4个月的专业学习,互派摄影队拍摄对方城市的纪录片达成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之丰富、合作程度之深入、合作跨度之长久,对1986年以后上海电视台及上海电视节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届电视节取得的成果使得上海电视事业的综合实力和地位有了较快的提高,一下子拉开了与兄弟电视台的距离。

其实,“摸石子过河”的上海电视节的成功,不仅仅是冲破了各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影视作品内容不尽相同的束缚,更有意义的是,上海电视节开创了一条用市场经济的产业运作方式,在全国首次探索电视文化产业的拓展之路。

1986年举办的首届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恰恰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尴尬。对发生在中国大陆的这一文化盛举抱有极大热情的发达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其影视节目的生产流通是完全按照成熟的文化产业模式运行的。市场经济是可以跨越国家政治体制差别而实现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游戏规则。

80年代的中国电视节目都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制作完成的,所以在电视节初期筹备时,筹办人员只有一个善良而单纯的概念,就是以我们制作的一部电视剧、一部纪录片和一部风光片无偿地向各友好城市电视台进行交换,这种初级物物交换的商品交换形式,我们想当然认为是完全免费和对等的。

这种中国式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在活动初期就遇到了问题。国外电视台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电视台外,所有的节目都是可买卖的商品。而作为一种商品,其交换价值就是直接通过电视播映版权来体现的。因此,在筹备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

加拿大广播公司为参加本届上海电视节的节目版权花了一万多元加币,但是当他们得知上海电视台播出的观众有一亿多时,不得不对中方的无偿播出提出了异议,以致最后该节目无缘与广大观众见面。

日本KTV电视台选送的节目虽然品质上乘,中方花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完成了制作,但是因为电视播出版权谈判最终未果,也只能不予播出。

一个国际电视节应具备国际节目市场运作的功能,毫无经验的中方起初根本意识不到节目市场对一个电视节而言有多么重要,因为中方一直将主要精力投入于电视节目的联络和播出方面。

在得知不少参加上海电视节的国外代表团有着非常强烈的节目交流展示的愿望和需求时,龚学平和筹办人员才恍然大悟:原来电视节的繁荣是可以通过市场化模式来运作的。于是,在距离电视节开幕只剩短短3天时,工作班子迅速调整力量,在1天时间里,在距离电视节主要宾馆(上海宾馆)最近的上海国际俱乐部(现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的舞厅里,紧急搭建了7间简易的节目交流展播室,并临时从电视台各部门抽调放像机和监视器,构成节目交流的专用场地。虽然条件十分简陋,但就是在这样的节目展播室里,上海电视台为各国来宾展示了23部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和其他来自海外的电视台也纷纷展示了181部电视剧、文艺专题节目。这个在上海国际俱乐部里开创的节目市场,是在中国大陆出现的最早的国际电视节目市场,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电视节目开始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向市场经济模式。

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集评奖、市场交易与创投、论坛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电视节,上海电视节始终秉承专业、前瞻、创新的特色,发挥文化交流功能、产业集聚功能及经济带动功能,不断扩大其在海内外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力。经过20多年品牌打造,已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电视节活动。

上海电视节主体活动包括:

中国创办最早、以权威性、公正性闻名国内外业界的电视评奖平台——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

以国际性、专业性见长的影视节目交易平台——国际影视节目市场。

亚洲唯一的动画项目创投平台——亚洲动画创投会。

汇集中外电视专业领域最顶尖技术设备的会展交易平台——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

2019年上海电视节论坛

秉承“全球话题、行业经验、跨界合作、创新发展”宗旨,以打造行业风向标为诉求的国际电视论坛平台——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

此外,上海电视节还设有MIDA(国际纪录片评奖活动)、电视剧互联网观众票选、白玉兰优秀电视节目展播及大学生电视节等特别活动。

上海电视节的名称变化,也是经历了“摸着石子过河”的几个阶段。

1985年至1986年,电视节被称为上海国际友好城市节目展播,只是小试牛刀。

到1986年8月,结合电视节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涉及整个活动的组织,邀请各友好城市电视台的贵宾时,“节目展播”这样的名称显得不够恰当,也不够大气了。于是正式申请提出了“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名称。从“节目展播”到“电视节”虽是小小几个字的改变,但实际上是体现了对这样一项活动认识上的深化。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的名称只用了一届,到1988年举办第二届活动时,“上海电视节”开始正式亮相,但是在上海电视节之前加上了“88”,而并没有标明第二届上海电视节。

只有到了1990年时,上海电视节才正式以“第三届上海电视节”名称出现,以后的发展就沿用了这样的称呼。之所以不加“国际”两字,也是参照国外电视节的通常称呼,直接以城市称呼。上海本身就是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何况上海电视节的规模和活动内涵就已具有国际性。

初创的上海电视节,一起步就形成了气势非凡的规模,在海内外形成了轰动效应。那时的上海广电人,既没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更没有“文化产业也是支柱产业”的定心丸助力,完全靠国门打开后敢于“拿来主义”的借鉴精神和“不吃螃蟹,怎么知道螃蟹的鲜味”的胆量,一步一个脚印地闯出了一片电视创新与产业化运作的新天地。

2012年举办的第18届上海电视节上,国际影视节目市场展台有300余家中外影视机构设展,吸引了超过2 000名中外专业买家、逾万名与会来宾参展。亚洲动画创投会共收到原创作品200余件,其中包括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动画项目。首次开设的学生特别奖吸引了数十家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和工作室的动画作品。亚洲动画创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动画精英、投资方代表、入围项目代表和学生作品选手300多人参与了项目培训、陈述,投资洽谈及论坛等活动。上海电视节的国际影视节目市场展台已成为享誉国际的集成品交易及项目创投于一体的专业平台。创办近30年来,上海电视节的国际影视节目交易以专业、国际、务实的特色赢得了良好口碑。

第18届上海电视节的国际新媒体暨广播影视设备市场展台,则汇集了中外影视技术专业领域最顶尖的参展商。设备展强化设备、现代技术与节目制作的互动关系,更好体现内容与设备的互动与融合,其带动的新媒体暨广播影视设备市场紧紧围绕媒体行业发展的热点,以“迈入全媒体时代”为主题,以行业关注的3D技术为切入点,引进顶级新媒体及设备厂家进行现场演示。其中,世界首发的4K摄像机、中国首辆3D转播车、立体线性编辑系统、全媒体资源编辑系统等都代表了当今广播电视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大推动了影视产业乃至全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

上海电视节新媒体技术现场体验

第18届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以“全媒体时代的创新与合作”为主题,通过“高峰论坛”“专业论坛”和“特别活动”三个板块呈现前瞻性、标杆性和专业性,关注电视行业的前沿动态,追踪探讨产业热点话题。其中,“高峰论坛”以“电视剧产业升级新趋势”“奥运热”为背景,就全媒体时代内容制作、传播方式、传播生态的变化等展开讨论。“专业论坛”由中国动画的国际发展、创赢东方——内容产业的跨界与融合、电视剧制播合作探索之路、海峡两岸表演艺术探讨和“一分钟影像”国际论坛、白玉兰技术论坛等构成,探讨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策略。“特别活动”包括节目创投大会、华语电视剧剧本推介会和全球电视广告奖大赏,以引领电视节目各品种的全面发展,并将论坛功能从务虚推至务实,打造成亚洲重要的电视产业孵化平台,呈现上海电视节推动电视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活力。

这里不妨展示一下2013年6月9日至12日短短四天时间,第19届上海电视节排得满满登登的日程表:

2013年第19届上海电视节日程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从这张日程表中,我们不难看到,仅仅只有四天的第19届上海电视节的日程中,与影视文化产业相关的活动就多达24场,占了上海电视节所有活动的多半,其中有的活动高达3场或6场:国际影视节目市场(3场)、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3场)、“网台联动”的进化之路、上海电视节节目市场新闻发布会(6场)、百视通——BBC战略合作发布会暨CBeebies独家合作启动仪式、百视通——海润战略合作发布会、专业论坛:云时代的版权革命、专业论坛:“新华——百视通新媒体指数”首发仪式暨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发展论坛、技术论坛:广播电视如何应对当前的复杂格局、MIDA导演计划项目陈述、腾讯、美微传媒联合主办大型励志创业真人秀《一步之遥》新闻发布会、专业论坛:节目模式引进与原创高层对话、亚洲动画创投会项目陈述和评选、亚洲动画创投会:各方洽谈会、专业论坛:国际动画市场的中国梦、亚洲动画创投会颁奖仪式。

如今,上海电视节已举办了25届,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合作平台之一的上海电视节,致力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动中国电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展现中国电视人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创造。第25届上海电视节共收到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 000部报名作品,数量超过历届。有朋自远方来。来自全球的电视人、荧屏佳作、最新的电视设备集结上海,电视市场、白玉兰论坛、互联网影视峰会、“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盛况空前。面对智能和5G时代文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本届上海电视节增设了互联网影视峰会,并举办了“一带一路”主题馆等。

有谁能想到,上海电视节举办了25届,举办得如此风生水起,如此红红火火,居然没花国家一分钱,并且还能不断地创收,有盈利。那么钱从哪里来?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陈晓萌充满激情地回忆道,从一开始,上海电视节筹办团队就坚决贯彻龚学平的要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厉行节约、不要国家投资的筹备原则,充分调动局、台各部门的优势和积极性,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整个首届电视节的支出,包括节目制作、开幕式、闭幕式、接待、宣传、联络等主要费用,总共只花费了664 823元。

龚学平回忆道,办电视节存在一个资金问题。创办首届电视节时,政府准备给我们50万元,后来我们干脆50万元也不要了,自己通过广告来筹资。电视厂商非常需要像电视节这样的渠道来做他们的广告,所以我们电视节一届届搞下来,没有用政府的钱,每年还有盈利。

而上海电视节的成功举办,之所以能够不花国家一分钱,完全是靠不断地创新,充分利用和调动上海电视台的频道资源和节目资源。在初创的那些年里,差不多每天每月,都有各种参与性极强的创意活动融入各类节目,通过冠名赞助、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吸纳海内外资金,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上海电视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海内外商家纷纷看中上海电视节的平台,主动寻求合作,为上海电视节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我们仅从陈晓萌提供的一份对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进行审计的财务统计表中,便可管窥一斑:

1992年2月至2005年12月的收支及结余情况

当时的审计报告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大型活动办2005年12月31日净资产58 849 355.05元,1992年1月31日净资产4 978 164.05元,期间净资产绝对额增加53 871 191.00元,国有资产保值率为1 082.15%。由此可见,以上期间该办公室的经济效益明显。

请注意这样一个数据,仅仅从1992年到2005年,13年的光景,大型活动办的国有资产保值率达到了1 082.15%,这样的增长,不是奇迹吗?

需要补充的是,因为上海电视节的收大于支,大型活动办还将部分盈余资金27 000 000.00元用于投资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占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的2.22%,2003年到2005年获得投资收益8 321 695.80元。这不仅给正在建设发展中急需资金的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化解了部分燃眉之急,而且还增加了投资回报,体现经营意识。

更需要补充的是,审计报告中提到的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不仅负责上海电视节的筹备、组织工作,同时还负责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筹备、组织工作。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初创时也没有要国家投资一分钱。钱从何而来?就是从举办上海电视节的盈余资金中来,然后再钱生钱。

不仅于此,因为该办公室办事得力,举办国际大型活动卓有成效,于是当时分管体育事业的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又将参与筹办上海国际足球锦标赛活动和上海东亚运动会等重要体育运动会,尤其是为解决这两大国际体育活动的“化缘”工作也全权委托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负责,而忙得脚打后脑勺的陈晓萌及他的同伴们,这些年,始终在老领导的鞭策下,创业,创业,再创业;创新,创新,再创新。风风火火,照样将这些活动办得热热闹闹,当然大型活动办公室也因此收益颇丰。

第一至第八届上海国际足球锦标赛赞助收入明细

续 表

至今,上海的一些中老年市民还记忆犹新,90年代,只要一提起上海虹口体育场的万宝路国际足球赛,就兴奋得不得了。球场的门票常常一抢而空,体育场里人山人海。

除了门票收入,商家的冠名广告不仅在电视台的球赛直播节目中,以高收视率亮相,而且在球场、门票、T恤、纪念品、海报等方面也充分体现。

电视产业带动了电影产业,带动了体育产业,带动了旅游产业,带动了消费。文化产业的繁荣让走出文化沙漠的市民沉浸在日日狂欢的节日氛围中;同时因此而创收的钱袋子鼓鼓的政府部门,当然有魄力拍板,一幢幢体现城市文化地标的建筑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东方明珠电视塔、八万人体育场、大剧院、东方绿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