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冲浪之歌:上海电视楼的创新案例

冲浪之歌:上海电视楼的创新案例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8年10月1日,中国最早的省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在南京路上的永安大楼开播。在走过一个甲子漫漫里程的日子里,《上海广播电视研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推出纪念专刊。时任上海市广电局办公室主任的盛重庆是当时的建塔副总指挥。时任上海电视台台长的盛重庆是当时的建楼指挥部总指挥。后来盛重庆尽管调到上海电视台担任了台长,依旧关心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造。

冲浪之歌:上海电视楼的创新案例

1958年10月1日,中国最早的省级电视上海电视台在南京路上的永安大楼开播。

在走过一个甲子漫漫里程的日子里,《上海广播电视研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推出纪念专刊。

在25位历史讲述人中,我们看到了原上海电视台台长盛重庆的口述回忆。这位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曾先后担任江苏省南通市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常务副台长,南通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上海电视台台长、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东方网监事长等职。在回忆广电事业的硬件发展时,他不无自豪地将两座电视塔和两幢电视大厦,视作为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辉煌篇章——

一座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濠河边的南通广播电视塔,我国省辖市中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旅游的多功能电视塔,南通市十大景观之一。时任南通市广电局局长的盛重庆是当时的建塔总指挥。

一座是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热点之一,亚洲最高、世界第三高的电视塔。时任上海市广电局办公室主任的盛重庆是当时的建塔副总指挥。

一幢是位于上海南京西路651号的上海广电大厦,1990年开工,1995年竣工。时任上海电视台台长的盛重庆是当时的建楼指挥部总指挥。

一幢是位于上海威海路298号的上视大厦,1995年开工,1999年竣工。时任上海电视台台长的盛重庆依旧是建楼指挥部总指挥。

2019年6月4日,笔者专程前来拜访刚动完手术正在康复中的老领导盛重庆。虽然伤口还在隐隐作痛,说话声音有些虚弱,但一提起当年参与上海广电基本建设的创业故事,盛台长依旧是激情澎湃,清癯而精神的他,一开场,就给我讲了当年广电改革中软件与硬件如何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全国的电视同行来到上海,无不为上海广电系统兴建的这几幢楼而钦羡不已。

弄潮儿向涛头立。这是上海广电系统在改革开放初期软件硬件一起抓,节目创新与事业发展勇立潮头的传奇呈现。

时任上海电视台台长盛重庆向前来视察的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介绍台里情况

那是上海广播电视系统最红火的年代,首先是老领导龚学平带领一支队伍,大胆解放思想,创办了一系列全国第一的电视节目和文创活动,如开创了电视新闻直播一条龙,冲破禁区播出电视社会新闻,创办《国际瞭望》《新闻透视》《大世界》《大舞台》《体育大看台》等名牌节目,创办上海电视节、探索电视台体制和用人机制的改革,举办万宝路国际足球赛等。那个时候,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纷纷来上海取经。而软件上去了,电视事业的发展,还必须有硬件支撑。龚学平的理念就是国家有困难,我们不应该向国家伸手,必须自己想办法。因为观念解放了,脑洞大开了,节目收视率和影响力上去了,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电视产业化运营的经验,通过电视广告创收和多元化经营,大大增加广电系统的收入来源和融资渠道。因为有钱了,“摇钱树”摇出金元宝了,无米之炊变成了有米之炊,腰杆便挺起来了,原有的频道不够用了,人才的团队也不够用了,于是萌生了赶超国际造塔建楼的雄心壮志,快速发展广电系统的基本建设,就可以快速添置与发达国家电视同行比肩的先进电视设备了。电视事业文化产业的基础夯实了,打造文化产业航母的蓝图也就一幅幅实现了。

给笔者沏了一杯茶水后,盛台长掰着手指头和我一起如数家珍般,数起了上海广电系统自己筹建和广电系统参与筹建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广电大厦;

上视大厦;

上海广播大厦;

东视大厦;

上海大剧院;

东方绿舟青少年活动基地;

八万人体育场;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上海松江大学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7所高校)……

这些可以载入上海城市建设史,并在上海的文化娱乐教育体育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地标性建筑,都是在以龚学平为领军人物、以上海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创业创新群体为主体,在广播电视事业最红火的年代,几乎不用国家专项投资,而是以上海市广电局(后来改为文广局)为主或牵头,锐意改革创新,通过多元化的创收、融资方式,兴建起来的。这在全国广电系统不仅独领风骚,令全国同行们艳羡不已,而且其产业运作的智慧和方式,至今令一起走过的创业者们深深怀念而感慨。盛重庆对我说,一位著名的香港企业家说起这些案例时,总是连连感叹:“真是商业奇才创造的商业奇迹。”

自然,盛台长跟我讲得最多的还是两座电视塔和两幢电视大楼的故事细节。

看起来南通电视塔和上海市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因为我担任南通市广电局局长兼电视台台长时,通过四处“化缘”的方式,建成了令广电系统刮目相看的电视塔,当我1988年调到上海市广电局担任办公室主任并成为局党委委员后,便让我分管局里的基建、经营和财务工作。恰逢筹建东方明珠电视台,当时领导们最愁的便是钱从哪里来。而又因为我在南通工作的经历和现在的分工,龚学平对我说:“盛重庆,你在南通造过一个塔,这个东方明珠电视塔,你要多出力啊。”就这样,我就顺理成章地担任了东方明珠指挥部的常务副总指挥,总指挥是龚学平。而我这个常务副总指挥,协助领导所做的具体工作,更多的也是参与“化缘”和建塔中基建如何确保质量的细节。

整个工程遇到的困难实在太多。首先是钱的问题,没钱怎么办?总算逼出了一个绝招,当时有人出了个主意,搞一个银团贷款。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牵头,工行、建行等七八家银行联合成立一个银团,这在上海滩还是第一次。利息怎么算,特别是外汇利息,是按照世界统一的标准来算它的利率,在南通向企业单位“化过缘”的盛重庆也懵了。不懂就现学,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为此盛重庆一面虚心向行家请教,一面翻了很多财务方面的书。后来盛重庆尽管调到上海电视台担任了台长,依旧关心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造。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我们想出了拍电视录像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高招,特别是基础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即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在质量会议上播放,引起了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效果很好。

因为有过参与兴建两座电视台的丰富经验,当广电大厦投入兴建的时候,盛重庆接到了上海电视台台长的任命,当他担任上海电视台台长期间,又兴建了另一幢电视大楼,毫无疑问,他责无旁贷地担任了两幢楼的总指挥,自然从筹建两座塔中学到的“化缘”本领和推进工程进展确保大楼建筑质量的本领,也就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近些年以撰写上海城市建筑文化而扬名的资深媒体人王唯铭专门写过一篇《广电大厦与上视大厦:南京西路的壮丽耸立》文章。文中,王唯铭解析了广电大厦和上视大厦诞生的时代与社会发展背景:

我要叙述的是这两幢建筑,它们被称为“广电大厦”“上视大厦”,它们发生的时间跨越整个90年代。

以我向来的观点,一幢建筑——无论它在未来的历史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得以存留、怎样的名义得以评价——它的诞生除了与建筑设计师的天才有关,还可以这么说,与时代或整个社会发展背景有着更为深切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伊始,上海正进入它全面发展的加速度之中,广播电视事业尤其如此。

曾经的收音机那时正完全地转换成了收录机,过程早自70年代末,每一个上海市民都不会忘记三洋牌单喇叭收录机也叫作“独眼龙”带来的巨大冲击;电视机的发展更是神速,在夏日里弄中争先恐后地看电视的这种情景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这时,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不管拥有的是黑白还是彩色、是12寸还是18寸。电视机,这个后工业时代的超级尤物正不可阻挡地成为上海人家的必备之物,进而成为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后来做成广电大厦、上视大厦的建筑师汪孝安先生对此回忆道,“我结婚时,买了一台16寸日立彩色电视机,由于过于紧俏,记得当时还是托人搞的彩电票”。

早年,人们是这样看电视的

但是,制作着所有电视节目并将这些节目在每个夜晚准时输送到千家万户电视机屏幕上的上海电视台,这时却显得相当的捉襟见肘。

地处南京西路商业繁华地段的广电大厦,是上海广电系统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兴建的第一幢高楼。三角形主楼采用3个钢筋混凝土筒体和大跨度预应力梁的新型结构体系,赋予建筑以个性鲜明的外部形象和灵活的室内大空间。广电大厦基地面积5 5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 19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 000平方米,地面26层,地下1层。

王唯铭文章对广电大厦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当128米高的广电大厦于1995年耸立而起时,即使那时上海的摩天高楼已如雨后春笋,但这幢建筑依然有着它的特别出众之处。

平面是三角形而不是当时流行的矩形,由三个钢筋混凝土筒体组成的结构在空间上产生了个性鲜明的体形,让人过目难忘。整个建筑中使用了许多弧形的线,它们使得这幢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获得了更多的柔和、丰富和变化。立面上米白色金属面砖、浅灰色铝合金板和蓝色玻璃的富有条理的装饰,既表达了一种逻辑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现代的理性精神。

上海广电大厦(石建敏提供照片)

建设师汪孝安之所以将建筑平面设计成三角形而不是寻常的矩形或正方形,一方面基于功能考虑,电视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空间必须是大跨度的,同时,这样的设想得到了结构工程师徐萼俊的支持,角筒大跨度预应力梁的结构体系正好适应着这样的要求,汪孝安赞同路易·沙利文的原则:即形式追随功能,而不是形式决定功能;而另一方面却是为了避让地基上的一棵大雪松。其实,最初的设计方案平面是个弧形,倘若实施这个方案,广电大楼将紧沿南京路建造,而地基上的一棵百年大雪松便将连根拔起、烟消云散。为了让这棵大雪松得以保护,建筑设计采用了三角形平面的总体布置方式,将裙房后置,这样,大厦在大雪松前便退避三舍。

这正是盛台长跟我谈起的在规划兴建广电大厦时所发生的既遗憾又幸运的的事。

当一进上海电视台的大院,便看到大门口长着一棵有着百年历史的雪松,葱郁高大的树冠,为南京西路的市容和上海电视台带来厚重而庄严的美感。受限于大楼建造的空间,按理是应该搬移这棵雪松的。政府规划部门为了保护名树,还为了避免建筑物的庞大体量给南京路造成压抑感,建筑总体设计避开了雪松,将主楼设计成呈弧形的三角状,自然也减少了实际使用面积,但为了电视业务的需要,主楼中心内设有当时全国最大的、面积达1 100平方米的多功能演播厅和一系列大小演播室,还设有600平方米新闻发布厅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传送、播出及技术中心等14个技术系统。

最终,那棵雪松还是没有生存下来,因为受规划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大厦的基础不能采用传统的预制桩,而是采用了灌注桩,受到水泥浆水及黄沙、石子等的侵蚀,雪松逐渐枯败了。

盛台长遗憾地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搬移了。如果雪松搬移了,那么广电大厦就不是现在这个模样了。面积一定比现在大,门前的格局一定比现在壮观。

尽管如此,设计者还是在大厦前设计了音乐广场。后来因为电视台车辆太多,改成了停车场。当然如果清场,或者节假日车辆减少,照样可以奏乐喷泉,满足特殊需要。遇到大型活动,这里立刻变成了音乐喷泉广场。大厦门前这1 000多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既使主楼与南京西路之间有了一个自然过渡的空间,平日里还缓解了电视台停车难的矛盾,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上海电视台门口曾经有一棵百年雪松

广电大厦一竣工,上海电视台立刻鸟枪换炮。盛台长至今不无得意地说,不光是电视台的主要业务部门搬进了大楼,局里的不少重要部门及商业服务设施也在广电大厦鸣锣开灶。国际新闻中心成为了广电大厦的名片,上海电视节办公室也在广电大厦办公,一家名气不小的餐厅也在广电大厦的楼上包了一层楼面对外营业,每年给大楼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楼下的咖啡茶座更是电视台及在大楼工作的人员接待嘉宾、洽谈业务的好去处。最重要的是盛台长牙一咬,一下子从德国引进了两台先进的电视转播车。主要的业务部门添置了全新的办公、演播、摄录、编辑、传送、播出设备。

难怪盛台长格外自豪,如此从电视大楼到全新的电视装备的硬件条件,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界,可谓是屈指可数,连中央电视台也未能全部实现。自然大大提升了上海电视台电视节目的质量和规模,很多创新类的大型综艺节目就在广电大厦的大型多功能演播厅摄制,上海地区的电视总控室也在这幢大楼。遇到了重大新闻事件,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干脆将全市的新闻中心也设在这里,便于指挥与协调。如果算经济账的话,在南京西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这么多人办公,这么多设备,又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www.daowen.com)

盛台长举例给我算了这样的账:现如今,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视频综艺类节目越来越多,市区的演播室忙不过来,宝山区有线电视台的演播室很吃香,但是光一天的租金就要1万元。可见,干电视就是烧钱的活。因为电视台添加了电脑化的无纸化办公系统,为了省钱,用电视广告时段换取了办公设备,而这些自动化办公设备的使用,逼得电视台员工们学习电脑,学会无纸化操作,连50岁以上的员工也要“撵鸭子上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成为全国第一家无纸化操作办公的电视台,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晃几年过去了。随着电视事业飞速发展,东方电视台创建,开启了一座城市有着两家省级电视台的历史,因为东方电视台的机制活,有闯劲,很快也在浦东盖起了新楼。

不向国家伸手,靠的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东风,靠的是创业创新的实干精神,短短五年,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座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大楼东视大厦昂然崛起。

东视大厦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东视大厦楼前是6千平方米的花园式广场,主楼有18层,124米高。两侧裙房分别为一流的演播室和设施齐全的宾馆。大厦内拥有8套演播室、6套节目配音室和1个能容纳1千多名观众的多功能剧场式演播厅。具有每天自制15小时以上各类节目、可满足三个自办频道播出的能力。

东视大厦采用高度模块化、灵活性的综合布线系统,其办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系统,使得大厦集新闻采编播、节目制作播出、信息数据处理、计算机信号调度、消防安全监控融于一体。东视新闻的采编播实行全流程计算机应用系统;全台的人、财、物管理,完全纳入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完全能够实现节目编排自动化,节目选题、制作管理自动化,节目资料管理自动化,节目宣传营销自动化;计算机网络还可将大厦各部门的信息乃至大厦以外的信息联结起来,通过因特网(internet)和内部网(intranet)对内对外发布信息,通过智能化管理,不仅能够为东视台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东视的科学管理、再创辉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东方电视台的成功创建和东视大厦的成功崛起,给了上海电视台极大的压力。原本广电大厦不完全归属上海电视台,加之盛重庆担任上海电视台台长以后,上海电视台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千名员工,拥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小荧星艺术团、上海一系列演艺剧团,每天自制大量节目的综合电视台。日益庞大的职工队伍和业务部门,使得电视台的办公用房十分紧张。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间,用一层薄薄的木板一隔为二,盛台长和党委书记金闽珠便挤在其中的一间里,桌子对桌子,宽度仅够两人坐下。

如此办公条件,似乎又回到了初创年代。于是,建造上视大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盛重庆回忆道,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上视大厦造到浦东东视大厦边上,这样面积可以大一些,一种意见则坚决不同意造到浦东去,盛台长坚持后一种意见。他认为,那时浦东的交通还是不太方便,而上海的很多重大活动发生在浦西,从浦东赶到浦西,影响工作效率。新大楼造在浦西,虽然面积小点,性价比高,更有利于发展。

领导最后还是听从了盛台长等人的意见,决定将上视大厦造在上海电视台原址,只是将大厦的方位选在了与南京西路南北呼应的威海路上,所以人们通常也将广电大厦称为1号楼,而将上视大厦称为2号楼。

王唯铭文章是这样描述上视大厦的:

上视大厦,依然由功能决定形式,只是,与第一幢大楼的三角形平面相比,这次成了矩形平面,立面上且有一个美妙的弧面。从远处观看这幢31层的电视大楼,但见米白的色彩包裹着整幢建筑,富有表现力的曲线展现着大楼的英姿。

内部空间设计得更是大气恢弘。1 000平方米的演播厅则注重着科技含量,演播厅有27米高度,这样可以随时实现大型景片的提升互换。这个全国最大的室内多功能演播厅不仅添置了全套的灯光、音响等演播设备,还添置了可移动的全自动控制的立体式座椅。

富有创意的是,上视大厦的顶楼,还设计了一个直升机停机坪。这在全国广电系统的电视台大楼中,也是头一家。

好事多磨。上视大厦的启动与兴建也遭遇了一系列十分棘手的难事。

首先是动迁。

上视大厦(石建敏提供照片)

市中心寸土寸金地段。要动迁20多户企事业单位,100多户居民,至少需要5千多万元动迁款项。钱还不算大难事,怎样做好动迁工作才是大难事。好在虽然新建上视大厦未列入上海实事工程,但毕竟还是关系到广大市民精神生活的好事,得到了市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和静安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静安区专门有一位副区长分管拆迁工作,几乎所有的动迁会议都到上海市政府会议室召开。这样的动静当然也得到了动迁单位和市民的积极反馈,最终还是以较低的成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第二件难事还是老问题,建造上视大厦的钱从何而来?

回忆到如何筹集这幢没有国家投资计划的建楼资金来源时,盛台长却举重若轻地嘿嘿一笑,说出了一段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故事。

按照预算,建造上视大厦的资金至少需要3亿元人民币。3亿元,这在20个世纪90年代,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身为上海电视台的台长,看上去似乎每年的创收不少,可是,每年上缴局里2.7亿元一分也不能少,剩下的钱只能用于电视台的养家糊口了。怎么办?“化缘”高手盛台长先向银行贷款,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当上视大厦造好,他接到调令,调任为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尽管已然不是电视台的当家人了,但为上视大厦“还债”的使命他还是没有放弃,正好借助东方明珠向社会募集10亿元的良机,也正好借助东方明珠有着广告宣传和广告经营的需求,他便用3亿元购买了上海电视台的广告时段。这3亿元便用来还清了建造上视大厦的贷款。这算不算天下掉下的馅饼?好像是,却不是,而是电视人擅长市场运作擅用金融杠杆的智慧体现。

第三件难事是紧挨着上视大厦的老电视塔怎么办?

这可是上海曾经最高的建筑。在上海的广电发展史和上海城市建设史上,上海的老电视塔是不可或缺的人文纪念。

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意见激烈争吵的场面。

一种意见当然是必须保留。尽管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后,老电视塔已然失去了发射功能,但怎么能如此不珍惜美好的历史建筑和难忘记忆?拆了就是犯罪,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帽子”很大,但也不无道理。有十几名技术人员甚至写信给政府部门,强烈要求保留老电视塔。

一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为上海电视台的掌门人,自然格外珍惜老电视塔的历史价值和未来的纪念意义,可是威海路批下来的建楼占地面积,实在局促狭窄。一幢比广电大厦建筑面积大出一倍的电视大楼,北面紧贴着威海路,根本没有类似广电大厦门前的音乐喷泉广场的空间,而168米高的大厦南面居然紧贴着210米高的老电视塔。这样的空间格局,不仅严重影响上海电视台的正常运行,而且闭上眼睛也能想象到两幢高层建筑面临的审美尴尬。

争论的结果是一开始尊重了第一种意见。大楼开始建造了,当老的电视塔真的影响到上视大厦的进程和安全了,最终上级领导还是忍痛割爱,下决心采纳了第二种意见:拆除老电视塔。

老电视塔拆除前的尴尬场景(石建敏提供照片)

盛台长告诉我,拆除老电视塔也是采用了市场运作的办法:电视台没花一分钱,请了一家公司,谈好条件,拆下的大部分钢材归这家利用,同时还利用了部分老电视塔的钢材,做了相当数量的纪念品。在老电视塔的所在位置,留下了一个塔脚,立了一块碑,永志纪念。老电视塔留下的偌大空间,修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后花园和停车场。电视台的员工或来访的嘉宾,每每从上视大厦威海路南门走到广电大厦南京西路北门,或是从北门来到南门,有一种赏心悦目的别样享受。

在采访盛台长的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听说凡是上海广电系统参与营建的大楼和重大工程,老领导龚学平必定经常亲临施工现场,几乎都会提出整改意见,局部地方敲掉重建的事是不是家常便饭?”

盛台长说,那是当然的,也是必须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审美也是第一。说来也怪,老领导虽然不是建筑专家,但因为经历的工程太多,加之格外认真仔细,差不多每项工程总能发现问题。比如东视大厦,最初的设计过于庄重却显得呆板,从视觉上容易产生误解,一位市里的主要领导前来视察时曾提出过质疑。龚学平便要求重新调整,调整后的东视主楼正立面通过花岗岩与玻璃幕墙的组合,巧妙构成英语“TV”大写字母的造型,形象直观,大气恢弘,成为上海浦东新区跨越21世纪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再比如,建造广播大厦时几乎无处不敲,连外墙玻璃、外立面的颜色都要精心选择。上视大厦建造时,则是主动邀请龚学平经常前来视察,共同会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减少损失。本来上视大厦用的是玻璃幕墙,龚学平指出,容易产生光污染,于是改成了透明玻璃。本来大厅是有回廊的,但他觉得不够大气,于是取消了回廊,果然视觉效果大大改观。

广播大厦的顶端像个飞碟(石建敏提供照片)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上视大厦竣工了,启用了,员工们都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大楼,盛台长却调到东方明珠担任董事长了。盛台长充满深情地回忆道:

我盛重庆调走了,办公室给我留了一间,因为当时我是台长兼董事长,到东方明珠当董事长,所以这个办公室还在。但是我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东方明珠了。我和小朱说,朱咏雷是台长,我看他的办公室比较拥挤。我说我不来了,到那边办公。他说老盛你真的辛苦,房子造好了,一天没用过。中央电视台的黄一鹤,春节晚会最早的导演黄一鹤来看我。他看了我造这个大楼那么辛苦,结果也没住成,这个人很动感情的,激动得眼泪出来了。

上海广电系统所造的这些大楼不仅仅给上海的广电系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给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区营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城市风景线。

十分有趣的是,南京西路和威海路上的两幢设计独特的电视大楼,给设计竞标成功的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和设计师汪孝安,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美誉。获得全国优秀设计银奖和建国50年上海十大建筑银奖等一系列奖项后,汪孝安先后主持设计了武汉广电中心、江苏广电城,自2002年起,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新楼的设计与建造。汪孝安因此成为华东建筑设计总院首席总建筑师。

当王唯铭再一次采访汪孝安时问道:

如何定义一个建筑的成功?

汪孝安沉吟片刻回答道,如果一栋建筑能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并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那么,它就应当能称为成功。

是啊,那些年,上海广电系统成功建造的那些楼,其成功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风格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更重要的为那些楼呕心沥血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所激发出来的与那个时代特征所吻合的创业创新精神,那才是格外珍贵的。

要点回顾

▲现代商业活动离不开广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早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企业开展广告活动是市场竞争的直接结果,是企业决定参与市场竞争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的广告就是该企业进入市场竞争的宣战书。广告对企业在开拓市场、促进销售、改善企业公关形象、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连接企业和社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电视硬广告、软广告的蓬勃发展是现代经济发达的产物。

▲上海广播电视局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中率先结束了依赖国家拨款发展事业的局面,开始走上了自主经营、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这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也是第一家。

▲竹胁无我先生也许没有想到,正是他的同胞在中国做生意投广告时,执意要附带播出电视剧《姿三四郎》,居然引发了中国观众的轰动效应,居然引发了上海电视台乃至中国电视界用广告时段换取海外影视精彩节目的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海外影视》的定期播出,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口,成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8分钟的贴片广告,不仅给合作伙伴带来了商机,给上海电视台节省了大量购片费用,《海外影视》栏目还被评为上海市观众最受欢迎的电视栏目和上海市广播电视剧优秀栏目。

▲由于收视率的居高不下,《上海滩》“砰!砰!砰!”三枪片头后的广告效应,也使得上海电视台赚得盆满钵满。

▲一套规范标准的少儿艺术教育通用教材,一群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师,一支敬业规范的经营管理团队,一种奋发有为的激励机制,一套全媒体产业链式的市场运作体系,形成了小荧星有别于其他少儿艺术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小荧星在多如牛毛的少儿艺术教育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独树一帜的幼儿艺术教育的领头羊。

▲上海广电大厦、上视大厦、上海广播大厦、东视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大剧院、东方绿舟青少年活动基地、八万人体育场、上海松江大学城(含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7所高校)……这些可以载入上海城市建设史,并在上海的文化娱乐教育体育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地标性建筑,都是在以龚学平为领军人物、以上海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创业创新群体为主体,在广播电视事业最红火的年代,几乎不用国家专项投资,而是以上海市广电局(后来改为文广局)为主或牵头,锐意改革创新,通过多元化的创收、融资方式,兴建起来的。这在全国广电系统不仅独领风骚,令全国同行们艳羡不已,而且其产业运作的智慧和方式,至今令一起走过的创业者们深深怀念而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