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面部表情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它包括眼神、脸部表情、口型等。
(一)眼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歌唱者在舞台表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发挥眼神的作用。欧洲传统声乐在歌唱表演中眼神的动作是有原则的,即眼睛以下是不宜做表情动作的,以免破坏美声的音响。可见眼神对于声乐表演的意义重大。
眼神的分类也有许多种。根据情感色彩,眼神可以分为喜悦的眼神、悲伤的眼神、愤怒的眼神等。这与中国传统戏曲中归纳的“七色情感”即喜、怒、哀、乐、怨、恨、愁是相同的。
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演唱时,一定要把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眼神传达给观众,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演员只有灵活运用眼神,才能把歌“唱活”,唱出“精、气、神”,才能撼动人心。
为了使眼神在声乐表演中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歌唱者除把握自己在演唱时的心理情绪和情感外,还要进行各种训练。眼神训练是面部表情训练的起点,几乎所有的面部表情训练都从眼神训练入手。眼神的训练可以分为单纯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种。
单纯的眼神训练,可通过艺术想象来为眼睛寻找焦点。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眼神的距离变化——近和远,方向变化——上、下、左、右,浓淡变化——大、小。眼神的距离变化训练可使表演者通过焦距的变化来表现自己看见的“对象”的远近变化。眼神的方向变化训练可使表演者通过在常规的眼神运用方向的限定下,面对舞台观众面的90°射线进行左—右—上—下的变化练习。眼神的浓淡变化训练则可使表演者通过表现自己视觉范围大小的变化来进行。
眼神的综合训练,可通过使表演者自己选择诗词和短句,积极诱发自己的艺术想象,并与想象中存在的物象进行交流,根据实际内容赋予脸部(含眼神)以情绪和态度。在眼神中加入情绪态度时,要动心、动情,要有诗词的情绪和诗词的意境。
(二)脸部表情
人们的种种表情除在眉眼之间有所表现(眼神)外,还特别表现在脸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脸部表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其他人交谈传递信息,一方面依靠语言符号,另一方面则依靠非语言符号。依靠语言符号,即理解和分析对方的语言内容,包括用语、语气、语调、停顿、重音、轻声、内心独白、潜台词等方面。非语言符号就是指交谈者的种种体态语言。而在体态语言中,脸部表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当我们与他人进行交谈时,只有专心聆听他的语言,从他的语气、语调、停顿等语言手段的运用中,能觉察出他所表现的某些细腻的情感,同时观察他的言语、神态,才能准确判断交谈的内容。在声乐表演中,原理与此相同。(www.daowen.com)
面部表情的训练分为眼神训练和脸部训练两个部分。前面已经对眼神的相关训练,进行了论述,下面将探讨脸部表情及眼神的综合训练。脸部表情与眼神的综合训练可以通过讲述一件事,来表现看、见、瞧、观、瞟、飘、眇等不同眼神,并表现出喜、怒、哀、乐、怨、恨、愁等不同的情绪。
歌唱的形体训练需要姿态、手势、脸部表情与眼神几个方面的协调配合。这在中国传统戏曲身段的训练中体现为“功”,就是要求手功到位,眼神跟上;身段到位,手势相随;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在声乐表演的舞台上,歌者的面部表情与作品情绪的表现联系极为密切。表情得当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若掌握不好分寸,夸张过度,表情就会显得很虚假;表情单一,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口型
口型也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口型的正确、口腔的变化,关系到共鸣、音色和吐字等表现技巧,可以说,歌唱时的口型与歌声的关系十分密切。口型不仅对唱清楚字音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歌唱技巧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在歌唱中,正确的口型表现为上唇略呈微笑状,横向撑开,微露上齿,下颚尽量向下把嘴张大,两个嘴角向内靠拢,不露下齿,口型竖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嘴张得要适中,不能太小,太小会导致声音不能完全放出来;也不能太大,太大会导致声音发散。
尽管正确的歌唱口型要求上齿微露,下齿不露,但在发u与ü时,上齿与下齿都不应该露出,否则发出的就不是这个音了。而在发i与ei时,露出下齿则会导致歌声分散不能集中,而且嗓子里会残留杂音,致使嗓音不干净。为了使下齿不露出来,习惯于唱歌露出下齿的人可以揣摩下巴向前方着力的感觉。
注意不露下齿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双唇自然舒展,喉头才会放松。正确的口型、适度的肌肉运动才能有助于发出美妙的歌声。
但是歌唱的口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应该随着歌曲表现(包括音色、吐字)的需要而变化运动。如果只为了保持正确的口型而不进行变化,音色和面部表情都过于僵化,就会失去表现歌曲内容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