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歌唱中塑造共鸣的有效策略:声乐艺术理论研究

歌唱中塑造共鸣的有效策略:声乐艺术理论研究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歌唱中共鸣训练是声乐训练的基础,是评价每一位歌唱者发声技巧的重要指标。低音一般以胸腔共鸣为主,中高音后高位置共鸣腔的比例随之增大。(二)歌唱中塑造良好共鸣的有效策略1.歌唱中共鸣腔体的准确应用在歌唱中,气息是其基础,声带是其依据,共鸣是其外表。

歌唱中塑造共鸣的有效策略:声乐艺术理论研究

在歌唱中共鸣训练是声乐训练的基础,是评价每一位歌唱者发声技巧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歌唱中共鸣与气息、位置、发声机能的关系出发,探讨歌唱中塑造良好共鸣的有效策略。

(一)歌唱中共鸣与气息、位置、发声机能的关系

物理中对共振的解释为:当一个物品振动时所产生的具有一定振动频率的基音迫使临近的同发音体(近似的发音体)进行空间振动发音,且被迫振动体的音量比自身振动时所产生的音量大。声乐中所说的共鸣就是指物理中的共振,在歌唱者进行歌唱发声时,其气息经过呼吸通道引起声带振动而发音,声音由气息进入人体“鼻腔—口腔—胸腔”等各有机腔体并从中进行调整折射引起共鸣。

1.共鸣与气息

空气是声音传导的媒介,歌唱中共鸣需要腔体与腔体内空气共同作用实现,即全部共鸣腔体互通塑造人的歌唱发声状态。某种程度上来说共鸣与呼吸的关系就同鱼离水即死、有水则活跃一样,声音的“水灵”需要依靠共鸣腔的通道通气流动,即共鸣腔体的功能发挥程度与气息的压力密切相关,这也是一些人在歌唱雄壮的作品时其声音软弱无力的原因(无较强气息压力实现声音强烈的共鸣)。以《我爱你,中国》为例,歌曲中的最后一句“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中,需要情感充沛地加大气息压力,将“母亲”的“亲”字延长渐强地进行,以表现出歌唱者内心对祖国的激情,歌唱者的呼吸感需要加强以带动气息柱加粗,从而实现声音的强烈共鸣。

2.共鸣与位置

共鸣的位置不对是指当气息没有准确进入所需的共鸣腔体导致共鸣腔体无法实现相应准确共鸣,这也就是教学中经常说的“声音位置不对、声音位置不集中”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低音一般以胸腔共鸣为主,中高音后高位置共鸣腔的比例随之增大。在歌唱教学中有着对声音位置的统一要求,即高位置(头腔共鸣的位置)。每个歌唱者对高音位置都有自己的不同感觉,但一致认为准确的声音位置是良好歌唱的基础。帕瓦罗蒂提出:“通过在适当打开口咽共鸣的基础上将声音集中于面部共鸣盒中以实现声音的高位置。”田玉斌先生(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提出:“面罩共鸣(头腔共鸣高位置唱法)被获得时,歌唱者前额、门齿、两颧骨之间会如同有一个小喇叭发出哇哇响,这与高级音响的音箱上被装入一个高音喇叭一样。”

3.共鸣与声带机能

无声带这一发声体就无共鸣,而声带不存在没有声音的共鸣,这就如同一把只有琴身而没有琴弦的二胡是不可能被演奏出动听琴音一样。在歌唱中声带的“张力、形状、厚薄”决定着“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音色的明暗”,即声带依据旋律的高低变化调节其长短与薄厚形状,声带发出的声波依据音高频率的变化调节共鸣腔的容积与形状,从而实现共鸣与声带机能的双重调节。在教学中所说的“声区的断裂、声音不能统一”的根本原因就是共鸣与声带机能无法实现准确配合与调节,如在歌唱中女生在中低声区的声音宽厚明亮,但到换声区就出现卡紧发暗的问题,如果再往高声唱则直接出现声音断为两截的情况。

(二)歌唱中塑造良好共鸣的有效策略(www.daowen.com)

1.歌唱中共鸣腔体的准确应用

在歌唱中,气息是其基础,声带是其依据,共鸣是其外表。歌唱中如果能充分运用共鸣腔体,其声音就会丰富多彩。人体的共鸣腔体以声带划多为上下两部分,上共鸣腔体为“头腔、鼻腔、口腔、咽腔”,下共鸣腔体为“胸腔”。歌唱中好的共鸣是要上下统一的,即从低音到高音不会出现明显的痕迹。

(1)中低声区。中低声区的共鸣大多是使用胸腔共鸣(训练时将手放于胸腔体会其振动感),尽管中低声区因声音较低而产生无头声的感觉,但歌唱者在进行歌唱时同样需具备“腔体打开、状态积极”唱高音区的感觉,来保障其具有高位置。腔体打开的程度需要适中,防止因腔体打开过大而导致歌唱时声音空洞缺乏音色问题的出现,鉴于歌唱中低声区时经常出现“声音易散、真声过多”等问题,应自行体会让声音贴着鼻腔走的哼唱感觉,从而有效防止腔体打开过大导致的声音空洞,或状态过于懒散导致的声音无法出嗓子两类极端情况的发生。体会哼唱时的状态属于自然兴奋,其位置也会提高,通过“小舌抬起—大量气息被吸入体内—胸腔扩张”这一过程能够充分运用共鸣腔体。在练习中低声区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笑肌(嘴巴张开、下巴放松、软腭被充分打开),但嘴巴不能张得过大,训练时应找准口腔内部打开的状态以保障声音的焦点集中不散。

(2)换声区。各声部都有自己的换声区,在换声区容易出现“高不攀低不就、挤卡压喉咙”等问题,这主要是心理因素,有人认为到了换声区就应换个唱法,从而出现歌唱过程中“气息上提、喉位上升、眼歪嘴斜”等不自然状态,长期下去则直接导致“声带水肿、肥厚,声带小结”等大量嗓音疾病的出现。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喉位自然松弛的稳定状态、气息支持(口腔、喉咽腔、鼻咽腔、鼻腔气息的流畅)的稳健状态、咽喉部的自然扩张状态、下巴与舌位的松弛状态、较高的共鸣位置”,即保持稳定兴奋的歌唱状态让声音自然地在中声区的基础上向高声区过渡。另外在歌唱时都应进行全身心的歌唱,时刻让自身感觉到全身共鸣与歌唱的状态,全身心歌唱能够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兴奋状态,在换声点处自然过渡。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即使已经明显准确感觉到头声丰富也应继续保持“胸部的张开、气管的扩张、咽喉腔的饱满、口腔适度打开、鼻咽腔的通畅”,即头胸二腔一体立体共鸣箱状态,采用适量的口腔与胸腔共鸣比例,运用混合共鸣去全身心地歌唱。

(3)高声区。歌唱者的声音向高声区扩展的同时,其声带是由“部分振动—边缘振动”,给人以假声增多的感觉,这时容易出现“完全的假声唱,声音单薄、虚弱、无表现力;过多的真声唱、高音吃力、缺乏轻巧”两个极端现象。实现高声区共鸣的圆润需要歌唱者在歌唱时保持兴奋且理智的状态,歌唱者通过“在假声的位置上给气,在高位置的基础上加气”的方法实现声音在打呵欠的状态下打开牙关和腔体,使之具有“挂着前面往后拉开空间”的效果。另外在歌唱高音区时应避免“缺乏良好的气息支持,声音强度给予过大”所导致的声音被撑大或唱宽问题的发生,且不能只想着把声音唱大而导致音高偏低(内耳听觉忽略了音高),让高音区丧失原应具备的美好音色。

2.基音、咽腔共鸣管、“吸着唱”的准确把握

能够产生良好共鸣的前提是基音的好坏,而是否具备良好的咽腔共鸣管是能否产生良好共鸣的机理基础,前面已提出“声带依据旋律的高低变化调节其长短与薄厚形状,声带发出的声波依据音高频率的变化调节共鸣腔的容积与形状,从而实现共鸣与声带机能的双重调节”。共鸣效应首先要注意的是歌唱者的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声波是否达到共鸣要求(第一振动体的振动是否达到要求),即歌唱者的声带基音的发出是否良好,如果歌唱者打开共鸣腔体的同时却丢失了声带应有的闭合就会导致“空、散、虚”等有点无面的声音出现。通过训练喉位的适度下移与稳定能够有效塑造良好的咽腔共鸣管,通过“找位、找点、找法”的方法来建立“适当喉位”。找位的训练是指歌唱者寻找歌唱时较适当的摆放位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打呵欠进行寻找。在打呵欠时歌唱者手部摸着喉咙能准确体会到自身的喉器轻轻下放且咽壁伴随喉器下降和向后纵起的过程,同时个人的气息会倒抽,在喉咽腔大开门户时就是歌唱发声的最佳时期与状态。找点的训练可通过歌唱者张开嘴巴后,用鼻子与嘴同时吸气的动作来进行,有些类似字母“o”母音的发音,当吸气停止的那一刻,喉位所在位置为正确喉位;喉部低端天突穴位的气头为正确的声音起激点。找法则是寻找适合歌唱者自身喉位控制练习的方法,包括进行放下喉结的“a、e、i、o、u”元音训练。

人体的共鸣腔体有着柔软易变的特征,在歌唱中共鸣腔体会随着人的神经反射发生相应的变化,歌唱训练时老师会要求学生“用打呵欠的方式打开共鸣腔体,用吸着唱的感觉来歌唱”,也是借助吸着唱的方式来尽量抵制共鸣腔体的这一特殊性特征,避免强制性生理力量,从而保障良好的共鸣效益。“吸着唱”会给歌唱者的喉头向后撤与向下沉的感觉,让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始终保持喉咙打开的状态。在训练时,歌唱者可给自己进行暗示,暗示自己的后脖颈处有一张嘴,由后脖颈处的嘴贴着咽壁吸着唱,通过舌头轻微松弛地上抬时,喉头下沉以拉开咽腔空间,这样不仅能保证歌唱者的喉结稳定且固定于较低的喉位,而且还能让喉咙松弛自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