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训练要符合歌唱发声的科学,只有经过长期刻苦的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自如地运用,调节出歌唱所需要的各种声音共鸣效果。歌唱共鸣的训练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从基本的口腔共鸣到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不能急于求成。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获得歌唱各种共鸣的方法。
(一)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不仅对声音的丰满、优美的音色的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于歌唱的咬字、吐字而言,更是十分关键的部位。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这个硬腭前部我们也称之为“硬口盖”。
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声带的作用。口腔共鸣要有声音的“点”和“心”(共鸣焦点),首先必须使口腔中的唇、齿、牙、舌、咽、喉等各有关部分自然地松开,再使会厌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积极坚硬,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
口腔共鸣也即松开口腔,具体的做法是先打开喉与口腔的空间,再找共鸣。口腔的共鸣要先做一松一提。松就是放松、放平舌根。把手指按在下巴中舌根部,如果这个部位是紧绷的,那么舌根就没有放平和放松,这是不正确的做法。放松舌根有许多方法,例如,把舌头伸出来,左右摇头使舌晃动,可以体会到舌头的紧张度。有了舌的放松,再做发中高音的练习,或是在发声时用舌轻抵下齿,防止它后缩紧张,堵住声音的通道。“提”就是让口腔中的小舌头提起。小舌头在后咽的上方,在歌唱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提起小舌头,使口腔获得向上发展的空间。提起小舌头时要注意面部动作,因为小舌头的提起是用面部表情来帮助完成的。解决了舌和小舌头的问题,口腔共鸣就有了实践基础。
(二)头腔共鸣
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为头声。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分。它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结构位置是在鼻腔上方各窦。窦部各空间有蝶窦、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定空间,体积小,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振动感,眉心处也有微振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明亮了。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这种控制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获得头腔共鸣必须先具有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具体方法是:使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靠后一些,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笑肌上提,露出上牙,下腭放下,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传到鼻咽腔、鼻腔和各窦之间,引起振动。要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协调运动的基础之上。这种唱法,声带不易疲劳,且富有生命力。如果失去了头腔共鸣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寿命不但会缩短,而且声音也是比较刺耳的。
(三)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常常在比较低的声部运用,在各个声部的低声区运用也较多。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恰到好处的气流运动产生的共鸣一定比压出来的干涩的声音悦耳。胸腔共鸣产生时,胸肺部位的自我感觉应该是比较松弛的,气息是流动的,千万不能绷紧硬逼;如果我们憋紧了胸部,气息不能流畅,不能产生胸部充分的共振现象,那么这个高音也是比较僵硬紧张的,是缺乏弹性和感染力的。任何加强胸部压力的动作都会影响声音的质量,使人感觉比较沉重。获得胸腔共鸣的具体办法是:发声时,咽喉部呈打哈欠的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www.daowen.com)
(四)鼻腔共鸣
鼻腔共鸣是扩大并丰富歌唱共鸣必不可少的共鸣区域,也是建立头腔共鸣的唯一桥梁。蝶窦等共鸣腔体就在鼻孔的上前方,鼻腔声音是以较小的空间产生的共鸣,从而获得较高频率的共鸣。产生歌唱中需要的“高位置”,共鸣需要一定的空间,鼻子不通气会导致鼻子的空间被堵塞不能让气流与声流通过,不能产生共鸣。这样发出的声音既艰难,又不好听。在教学中常常会在鼻子上方的眉心处寻找“共鸣点”。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这个聚焦般的共鸣。
鼻腔共鸣首先需要人为地扩展鼻腔空间,由于鼻腔基本上是骨质和软骨组织,可以通过改变空间的大小,从而改变气流经过鼻腔的量和速度,这种改变的气流需要由更加丰富的泛音来引起上方蝶窦空间的共振,所以必须要让气息流畅地通过鼻腔,而非紧逼地挤。
如果气息不能流畅地尽快通过,就难免成为鼻音,鼻音会使歌唱的声音晦涩。鼻音形成时鼻腔是压抑的、软塌的,鼻音的气流往往是向下的。鼻腔共鸣的时候,鼻腔是开放的、扩张的,感觉是向下唱在气上,但气流的方向是向上的。
(五)整体共鸣
歌唱训练的目的就是充分协调共鸣状态,获得歌唱所需要的声音共鸣。人声共鸣要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之上,没有喉咙的基础声音,就不能产生口腔共鸣,没有口腔共鸣的第一阶段共鸣也不可能产生鼻、头、胸等其他部位的共鸣。因为如果没有基音,就不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泛音。所以我们在追求共鸣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整体共鸣的重要性,不能片面地强调局部的突出,整体的共鸣才是丰满的、完美的。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整体是由许多局部构成,局部与整体之间相互作用。
每个声部都有其明显的特点,但绝不是高声部只需要注意头腔共鸣,而中低声部只需要注意口腔和胸腔共鸣,这是错误的想法。任何声部都必须全面掌握整体共鸣作用,只是由于声音的特点而在表面上显得哪个部分相对突出一点。同样,我们常常说有中声区、低声区和高声区之分,因而会使得认识上产生将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分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声区,也就形成“换声”的说法,这样无形之中在概念上增加了声区的色彩不统一。
我们不能否认人声在自然的音区过渡到另一个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的音区时,必然会产生发声状态的肌肉变化,“换声点”是理所当然的,而在我们的教学中,从心理概念上到技术上,应该尽量消除低、中、高三个声区的痕迹,将“换”的概念认识改为“过渡”的认识,达到声音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