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性语言主要是指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演唱情况,指示命令学生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调整,以便能够协调歌唱过程中所使用的有声语言。这种有声语言通常能够直接地指向歌唱者的生理器官,要求语言精练、简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正确地使用指令性的语言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时间能够被合理而充分地分配,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那些具有一定歌唱经验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这种语言,则能够取得极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声乐表演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指令性语言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关于打开喉咙
小舌上提;张开后槽牙;拉紧后咽壁;软腭硬腭往眉线上抬;大牙松开,下巴吊下来;笑肌抬起。上述的这几句指令动作教学语言是在教学过程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也是关于打开喉咙的指令性语言。
上述的各种指令之间都是连动的,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发音部位产生了运动,那么其他的各部位也势必会被牵动。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要求也只是所提及的生理部位,但其最终的教学目的都是相同的。
(二)关于声音
不要使劲去推声音,声音是在气上的。要唱音色,而不是唱音量;保持上面的位置,声音要在前面获得高位置;把高音前面的音保持好,高音就容易唱好。(www.daowen.com)
保持声音的连贯性。需要做的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意两点: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在歌唱时,声音能否做到连贯,首先与一个人的音乐修养关系密切。
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发声技巧,这样才能做到在歌唱时声音比较连贯。学美声唱法的人通常都有体会,在歌唱过程中,只具备了比较好的修养而不具备比较熟练的发声技巧,也是极难做到声音连贯的。
(三)关于歌唱的站立姿势
歌唱站姿要注意“直、稳、松”。“直”就是站姿要垂直挺拔,不要弯腰、含胸、斜跨等;“稳”是指歌唱重心要稳,脚下有根,即使别人轻推一下,也不会晃动;“松”就是身体不能紧张、僵硬。
脚的运用应是“稳”与“美”的协调结合。为了站得更稳,双脚适当分开,也可一只脚略前,使身体的重心稍低并略微靠前,这样的站姿可使上身的活动更加自如、灵活,歌唱重心更稳。双脚并紧会使身体与地面接触面过于集中,重心上移而站不稳,影响声音的稳定性,上身动作稍大,身体易倾斜甚至摔倒。双脚分开的幅度不宜太大,总体要小于肩宽,否则会不雅观,影响形体的美感。舞台表演是声音、形象的综合展示,观众会对歌者的视觉、听觉形象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所以,不仅要有美妙的声音,还要有与之统一协调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站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