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声乐的旋律美与独特风格

中国传统声乐的旋律美与独特风格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的声乐在千百年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旋律曲调。旋律构成因素,如音律、音阶、调式、节奏,以及旋律展开的结构与布局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特色使诗词的音乐化展现出瑰丽多彩的风格,在我国声乐文化和世界声乐之林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戏曲声腔流派纷呈,民歌曲谱众多,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种类达600多种,使声乐艺术的旋律美显露出更加绚丽多姿的魅力。音乐旋律可以使词的情感色调、变化表现得更鲜明、更突出。

中国传统声乐的旋律美与独特风格

旋律是诗词音乐化的手段。中国传统的声乐在千百年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旋律曲调。旋律构成因素,如音律、音阶、调式、节奏,以及旋律展开的结构与布局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特色使诗词的音乐化展现出瑰丽多彩的风格,在我国声乐文化世界声乐之林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各民族曲调是声乐旋律创造的源泉之一,这种口头创造的旋律又与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从古老的民歌《诗经》《楚辞》的句式、段式等结构变化中,窥探出其多彩的音乐旋律。如旋律跃动起伏较大的“齐音”,节奏变化较快的“卫音”,曲调悠扬的“郑声”等,都能见其变化多彩。魏晋六朝的乐府民歌在旋律曲式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如《相和歌》为乐曲节奏旋律的变化增添了新的艺术活力,唐代新创的“大曲”,有着丰富多彩的曲式音调,它不仅继承了华夏音乐的传统,而且由于广采博纳了国外与边疆少数民族的音乐旋律,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种——“燕乐”。与此同时,唐代的民歌和艺术歌曲创作也有了更高的发展。宋代“词”的创作达到了高峰,其更具有歌唱性,使文情与声情完美和谐。同时,宋代的说唱艺术发展迅速,其形式多样,曲调丰富。特别是“诸宫调”,是一种曲牌联唱的声乐套曲,仅《西厢记诸宫调》就有基本曲调151个。元朝的“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由于它把民歌与其他民族音乐进行了创造性的结合,遂使其声腔创造了新的旋律色彩,丰富了曲调的歌唱性。明清时期,戏曲声腔音乐获得了更高的发展。明代南戏形成了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昆山腔音乐表现力最强,其影响也最深广,它对明清以来形成的二黄、秦腔梆子、河北梆子以及京剧和诸多地方戏的发展与定型,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近现代声乐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更加深入广泛地接近民间广大人民的生活。无论是56个民族的优秀民间歌曲,还是近百年来经过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改编创作的优秀民族艺术歌曲和民族歌剧的优秀唱段,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戏曲声腔流派纷呈,民歌曲谱众多,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种类达600多种,使声乐艺术的旋律美显露出更加绚丽多姿的魅力。如旋律欢快、热情活泼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马山歌》;旋律缓慢,细腻委婉的《玫瑰三愿》《太湖美》《我想亲亲在梦中》;旋律强弱有力,刚劲浑厚的《沁园春·雪》《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都是神枪手》;旋律曲折婉转、幽怨的《恨是高山仇是海》《江河水》《黄河怨》等,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歌曲《太湖美》是一首具有江南民歌风味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把人们带进了风景秀丽的太湖水边,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陶醉。演唱时,要把握住江南民歌舒缓秀丽的特点,使气息平稳,舒展流畅,咬字要柔和贴切,旋律的高音部分可以适当地运用气息,声音逐渐稍加共鸣,有穿透力,结尾处在抒情的高音中逐渐结束,表现了更为细腻的感情色彩,余韵绵绵,令人回味无穷。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曲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织体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力,可以极其鲜明地揭示不同时代、民族、个性的诗词风格与韵味,使听众无须理性分析,仅凭直觉就可以把握曲目间的差别。(www.daowen.com)

音乐旋律可以使词的情感色调、变化表现得更鲜明、更突出。“请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陆游鹧鸪天》)音乐比语言更能抒情,音乐的动态结构与人类的情态结构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同时,音乐所抒发的情态不仅包含千差万别的细致程度,还展现在持续的运动和不断的变化过程中。音乐旋律使诗中未能充分抒发的意味获得补充与深化。音乐还可以运用各种表现因素使诗词的风格、韵味更鲜明、突出,更容易感受与把握。歌词只确定感情起伏的那些点和瞬间,而将情感起伏变化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以持续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却唯有音乐才能做到。

词曲的完美结合,两者的优势集中,可以使听众既为词所感染又为曲所激动,其歌曲在民众中传播得更快。一般化的诗因曲美而获得广泛流传,一般化的曲调因词尽意而大受欢迎。因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比单纯的诗或无词的曲容易传播,两者的结合使之协调而统一,其感染力凝聚在一起更加强烈、深入地震撼欣赏者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