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社会的乐舞
原始乐舞是指歌、舞、乐综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出现于石器时代,是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人类音乐的早期形态。
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能力有限。氏族部落成员对于生老病死以及其他无法解释的现象进行思考,在部落集体的欢庆和祭祀仪式中产生了原始的乐舞——巫风舞。这种原始乐舞常常被用来祈求本部落的丰收、胜利和消灾避祸,或者祭祀鬼神,让祖先和死去的部落成员安息。歌唱者在表演时要进行化妆,并边唱边跳。这也为后代的歌舞、戏剧的萌发奠定了基础。
在原始乐舞中,歌唱和舞蹈居重要地位,节奏因素较为突出,这是我国音乐的早期形态。“乐舞”是后世出现的名词,先秦时期称作“乐”。《乐记·乐本篇》载“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就是说,将不同音高的乐音组成旋律进行唱奏,同时手持盾牌、斧头、野鸡毛、牛尾巴等舞具跳舞,这才能称为“乐”。这是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艺术上较为粗拙简单,歌、舞、乐三者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依赖的缘故。因此,歌唱、舞蹈、奏乐源于同一母体的艺术表演形式被称为“乐舞”。
原始乐舞作品多记载于《尚书》《山海经》《吕氏春秋》《礼记》等古代文献,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葛天氏之乐》《云门》等。
《葛天氏之乐》是传说中的原始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的“八阕”,则是反映原始农牧生活的组歌,它一共包含八首曲子,表演者手执牛尾巴,边跳边唱:“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从前葛天氏时候的乐,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踏着脚唱八首歌,一叫《载民》,二叫《玄鸟》,三叫《遂草木》,四叫《奋五谷》,五叫《敬天常》,六叫《达帝功》,七叫《依地德》,八叫《总万物之极》)这部乐舞反映了原始人的敬神意识、宗教信仰和生活愿望。其中《玄鸟》(一般认为是燕子)是一首鸟图腾崇拜的歌谣。原始人无法解释自然季节的变化,将冬去春来报春的燕子视作把他们从饥饿、寒冷与死亡的严冬中解救出来的“神鸟”,加以赞颂,顶礼膜拜。
《云门》是黄帝部族崇拜云图腾的乐舞。《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意思是说黄帝氏族是以“云”记事的,所以各官之长都以“云”字命名。图腾是原始社会中最早出现的宗教信仰。原始时期的人们笃信人类群体与某一物种之间存在特殊的超自然关系,将某一种动植物作为自己部族的祖先加以崇拜。这种万物有灵的思想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化与精神文明。在“六代之乐”中,《云门》用以祭祀天神。
(二)原始社会的民歌
当乐舞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分离出了单独的歌唱。远古时期的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时间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远古的歌谣可以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婚恋歌谣、图腾歌谣、战争歌谣等。(www.daowen.com)
我国原始社会的民歌具有自然、淳朴、优美的特点,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吕氏春秋·音初》记载了我国第一部女声独唱。它写禹的妻子等待他回来而唱的一首歌: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禹治水时,娶涂山氏的女子。禹没有跟她多盘桓就巡视到南边去了,涂山氏的女子就叫她的侍女到涂山的南面等候着禹。于是,女子作了一首歌,歌中唱道:等候着人呀……这首歌就是氏族社会的古老恋歌《涂山女之歌》。歌中“候人”是具体情景,“兮猗”是感叹词。
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则记录了黄帝时期民歌的歌词: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把竹子砍断,把竹子接好,发出泥制的弹丸以追射动物。)
《易经·贲》中有一首反映古代抢亲婚姻制度的歌: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昏冓。(那骑着装饰美丽、打着盘旋、纯白色的马的人,他不是强盗,而是去结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