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校长教你关心动植物和地球

关校长教你关心动植物和地球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北京公安局西城分局刑事拘留。随即,陈师傅和其他饲养员脱去工作服在熊山附近寻找伤害黑熊的人。饲养员和园内的联防队员一起追踪嫌疑人,在狮虎山前拦住了这个男青年。被拦住的男青年刘某,北京人,今年21岁,是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这种伤害动物的行为也违反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

关校长教你关心动植物和地球

这一天,校长特别叮嘱我们,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我们不可错过。于是我们很早就来到指定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大的多功能厅,里面上百个座位已经座无虚席。校长说整个高一年级的学生都来了。教室前方和中间两侧都有屏幕。在前方最大的屏幕下面,有一块平坦的场地,参加辩论的选手被分成两组面对面坐着,每个人面前都有麦克风,发言可以传到现场每一个角落。

主持老师安顿好会场,先给大家播放相关辩论的素材。屏幕上相继放映四个不同的新闻事件:

新闻事件一:漂亮的黑熊生命垂危

生活时报》报道:日前,北京动物园熊山的5只黑熊被人泼洒化学药品后严重烧伤。施暴者竟然是北京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的学生。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北京公安局西城分局刑事拘留。

2002年2月23日是各大中小学开学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北京动物园熊山前围满了游人。运动场内的公黑熊“嘟嘟”和雌黑熊“黑豆”在游人的欢呼下正在作揖、乞食。突然,黑熊“嘟嘟”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双眼紧闭,异常烦躁,发出低沉痛苦的呻吟声。同时,母黑熊“黑豆”的毛皮也冒出白烟,地上一摊液体。正在巡视的饲养员陈青龙见此,联想到前几天出现的黑熊、棕熊身上被化学液体灼伤的事情,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把这两只黑熊圈进工作室,和兽医用自来水冲洗黑熊的身体。

随即,陈师傅和其他饲养员脱去工作服在熊山附近寻找伤害黑熊的人。园务队的张师傅提供线索说,刚才有一个个子高高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在围观的人群后面走来走去,他提的纸袋里好像是塑料瓶。饲养员和园内的联防队员一起追踪嫌疑人,在狮虎山前拦住了这个男青年。此时,他神色慌张,纸袋里的3个塑料瓶中1个已经空了,将其中残液倒在地上,立刻泛起泡沫;第二瓶还有半瓶液体,倒在地上有强烈的化学反应;还有1瓶是果汁饮料。

受伤马熊的伤口还在化脓记者 沈晓凤摄

此时,兽医对受伤的黑熊进行了抢救。“黑豆”背部靠近臀部的毛被烧伤,但“嘟嘟”的情况更严重,它的上腭、舌底都严重烧伤,尤其是舌底的网膜已经脱落。饲养员扒开它紧闭的双眼,看到角膜完全变白,双眼已失明。根据“嘟嘟”发出的声音,兽医怀疑“嘟嘟”的气管和喉头都已经烧伤,很难进食。

被拦住的男青年刘某,北京人,今年21岁,是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1月29日,刘某用事先准备好的饮料兑上自己从实验室里偷拿的“火碱”,来到动物园。他假装投喂食物,竟将掺有烧碱的饮料泼向正在戏耍的黑熊。看到黑熊被烧得嗷嗷乱叫,满地打滚,刘某心理产生前所未有的满足。第一次侥幸逃脱,刘某又计划了下一次罪恶行动。2月23日,他买了两瓶“鲜橙多”饮料,带上平常喝水用的塑料瓶,从学校乘331路公共汽车来到北航附近的化工商店,买来一瓶硫酸,分别兑进饮料和喝水瓶里。然后,他来到动物园,再次将硫酸泼向正立起向他作揖的“嘟嘟”,硫酸直接倒进了“嘟嘟”的嘴里,并溅到眼睛上。

刘某交代,他父母离异,一直与母亲生活,平日生活不太富裕。考上大学以后,他的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今年他在书上看到介绍黑熊的文章,突然产生邪念,想用黑熊做实验。饲养员告诉记者,从1月底到2月初,熊山上一共有5只熊被化学药品烧伤。其中,除了2月23日被烧伤的“嘟嘟”和“黑豆”,还有一只母棕熊、一只马熊(棕熊的东南亚种)和一只黑熊。

饲养员陈青龙师傅已经在熊山工作了十多年。他告诉记者,今年5岁的“嘟嘟”是在动物园出生的,从小被他抱在怀里养大,是园里黑熊的佼佼者。北京动物园里一共有19只熊,其中北极熊5只,黑熊6只,马熊3只,棕熊5只。陈师傅心疼地告诉记者,被烧伤的熊都是园里最健壮的成年熊,平日最讨人喜欢,和人最亲近。其中受伤的马熊是园中唯一的公马熊,烧伤的母熊已是一只小熊的妈妈,它们的受伤必然影响今年熊的繁殖。

在动物园检疫站,记者看见受伤的马熊浑身涂满了紫药水,它坐在笼子的角落里舔着前肢上流着脓水的伤口。另一只棕熊见到人则非常激动,在笼子里狂躁地走来走去,大声吼叫。

饲养员刘靖昊说,几天来,这些受伤的熊一直表现非常狂躁,即使它们身体上的伤好了,但它们对人类的信任感再也无法建立。因为熊的毛皮很厚,所以化学药品开始在毛皮上呈现胶白状黏液。几天后,毛皮就会变浅,慢慢脱落腐烂,这时候熊会非常痛苦。但对于救治这些熊没有更好的办法,比如要给腿化脓的马熊注射抗生素,就要对它进行全身麻醉,麻醉一次,熊3 天吃不进东西,抵抗力会变得更弱。

北京动物园副园长王保强说,黑熊属国家2 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一类保护名单。这种伤害动物的行为也违反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王园长在动物园工作了快30年,在北京动物园从来没有出现过性质这么恶劣的事件。他指着动物笼上“禁止投喂投打动物”的标牌说,虽然动物园明令禁止,但是游客仍然会忍不住用东西投向动物。工作人员一方面禁止,一方面也无奈,很多游客被禁止后还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此前,动物园饲养员曾经发现有的游客用烟头、软包装盒子、塑料制品、硬币喂黑熊。王园长说,曾有人私自带肉喂熊,饲养员发现后,把肉捡回切开,发现里面扎满了大头针和图钉。也曾发生过小学生用石块把湖中的水禽打死的事情。我们希望游客尊重动物,尊重动物其实也是在保护游人,因为有的动物常被游客虐待而变得性情凶猛。

虽然有很多人关注此事,但对于饲养员陈青龙来说,他最伤心和不解的是,在刘某作案时,附近众多游人中肯定有人注意到了刘某的行为和黑熊的惨相,但没有一个人向饲养员举报,这促使了刘某的再次作案。

在熊山,孤零零的“黑豆”趴在地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它身上的毛已经变浅。一个天真的孩子在朝它大喊:“大黑熊,你怎么这么大啊!你的眼睛怎么这么黑啊!”闻之让人心酸。

2月26日,笔者在西城分局看守所见到了刘海洋。面对笔者的提问,刘海洋显得异常平静。

“我母亲告诉我,在我出生第100天,父母就离婚了,母亲为了我至今没有结婚。我只知道父亲姓刘,其他一概不知。母亲每月挣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挣钱不多。为了能补贴家里的生活,母亲退休后,又找了个临时工作。母亲一直对我特别关心,教我怎么为人处世,在学习上管得更严。上初中时,一次放学后,我没做作业,却跟别人去打雪仗,回家后,被母亲骂了一夜。

“我们家从来不外出吃饭。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看别人吃冰棍,自己却买不起。我从小就喜欢小鸡、小鸟等小动物,自己家也曾养过鹦鹉。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动物玩具,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只能买一些卡片。我就是在书上看到介绍说熊的嗅觉特别灵敏,分辨能力特别强,所以就想试一下。第一次我在动物园熊山向熊倒了火碱后,看到熊没什么反应,于是又想用硫酸试一下,因为硫酸有气味,熊应该能闻出来。我虽然学的是电机专业,可对专业却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是生物学。我业余时间看专业书很少,但看生物、化学方面的书却很多,对于武侠、爱情方面的书从来不看。我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我在大学也学过刑法,但没能想到我做的事后果会这么严重。我非常后悔,我感到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学校、更对不起社会,我要主动认罪,争取得到宽大处理。”

新闻事件二:香港虐猫案3 人罪名成立,将猫当足球狂踢致死

中新网2013年12月14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轰动一时的“秀茂坪残酷虐猫案”续审,4名将小猫MiuMiu当球踢的男女被告中,3人被判残酷对待动物罪名成立,一人则脱罪。裁判官直斥被告为一己私欲,嬉笑残害生命,行为极不文明,明言判处非监禁刑罚,不足以反映控罪严重性。

案件昨日在观塘裁判法院继续审理,四名男女被告包括江某(18岁)、苏某(23 岁)、杨某(26岁)及叶某(23岁)。暂委裁判官戴昭琦裁决时指出,控方证人供词简单合理,无针对任何人;相反3 名被告自辩供词反复矛盾,反应含糊不合理,案发大厦闭路电视清楚拍摄3 人一同上楼,裁定3 人罪成。至于叶姓被告因闭路电视未能拍摄其容貌,在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的情况下,裁定叶罪名不成立。

戴昭琦严厉斥责各被告,用踢波传球方式踢猫,目的是不想猫逃走,虐畜行为可能鼓励其他施虐者仿效;被告为一己私欲残害生命,犯案时发笑乐在其中,行为极不文明。受害猫儿不能说话,同时亦已死去,调查工作困难,幸好有目击证人协助破案,否则难以阻止同类残酷虐畜案再次发生。

戴昭琦表明,判处非监禁刑罚,不能显示控罪严重性,将3名被告还押,等候背景、更生及劳教中心报告再做量刑,案件押后至明年1月2日再审。

去年11月16日晚,4名被告涉嫌于楼梯间残酷虐待小猫MiuMiu。各人将小猫当作足球狂踢,小猫遭踢至严重内伤骨折,发出凄厉悲鸣后,负伤拐步逃跑,静待走廊角落吐血喘息,最终倒地不起奄奄一息。

街坊及途经电讯公司人员不齿被告冷血所为报警求助,用手机拍摄小猫MiuMiu吐血惨状,再将相片上载至网络,小猫MiuMiu伤势过重,最终死亡。事件曝光引起警方及公众关注,探员迅速凭闭路电视影像,在大厦某室拘捕涉案住客,其后将其他疑凶绳之以法。

新闻事件三:市民帮助“赎身”,小白狐狸免遭剥皮

昆明日报》报道,2010年9月5日下午,彭先生牵着一只特殊的动物来到野生动物园:一只洁白无瑕、长得像狗的北极狐——它是彭先生在路上买下的。这只北极狐也因此逃过一劫。

因为工作原因,彭先生经常往返于昆明和广南之间。在广南一带,路边偶尔会有人售卖野生动物。只要彭先生碰到这样的情况,就会买下小动物放生。彭先生先后买过蛇、锦鸡、鸟等放生。

半个月前,彭先生在开车回昆明的路上,又碰到有人兜售野生动物。“小狐狸被装在一个装米的编织袋里,用绳子扎起来,口袋上戳了几个洞,”彭先生说,“对方说这种动物一般是买了去剥皮。”听到这里,彭先生毫不犹豫地买下小狐狸。5 个多小时后,小狐狸随彭先生来到他位于波罗村的家。彭先生和家人商量,把小狐狸放到山里。然而,小狐狸才到彭先生家就拉肚子。由于担心小狐狸再被人伤害,彭先生决定先养着,一边给它治病一边为它寻找合适的归宿。彭先生找来土霉素和成人用的止泻药,调成水给小狐狸喝。过了两天,小狐狸的病好了,胃口也好了起来,每天要吃1斤肉。彭先生买来肉末,煮熟了给它吃。半个月里,彭先生还给小狐狸洗过一次澡,也因此被小狐狸抓破手。不过,在彭先生的细心呵护下,小狐狸半个月便长胖了2斤,对人的敌对态度也没有刚到时那么严重。

5日下午,彭先生和家人带着小狐狸到野生动物园,把小狐狸交给工作人员。经鉴定,这只小狐狸学名叫做北极狐,原本生活在北冰洋的沿岸地带及一些岛屿上的苔原地带,由于皮毛是高档商品,被专门饲养作为商用。野生动物园饲养员估计,这只北极狐可能是从饲养场跑出后流落到该地的。它将在野生动物园的动物医院隔离检疫一段时间,然后和野生动物园已有的3 只北极狐一起生活。

在现场凝重的气氛中,主持老师在屏幕上醒目地亮出今天的辩论主题:人类应不应该关心动物?

接下来自然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战斗。因为人类对动物的态度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争议,双方引经据典,几乎每一次的发言都引起阵阵掌声。这里摘录一些学生的精彩发言:

正方:我心里很难过。我想说在我们这个人类主导的世界里,最最弱势的生命群体可能就是动物了。作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争取用国家法律和大众道德来保障自己的生命,可是小猫小狗呢?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见那些在街道上无家可归的宠物,他们很多都是在习惯了跟随主人的时候突然被赶出了家门,人类的无常使他们不能独自守候对主人的忠诚。他们为什么就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尤其是新闻故事里虐待动物的事件,真的残忍到我们不能目睹,难道人类真的以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动物没有责任吗?

反方:让我们走出表面现象,看看事件的本质。在食遍天的广州,猫肉和蛇肉烹调在一起称之为“龙虎斗”,大家吃得开怀热闹,也没见有人出来痛斥。当然在广州,吃什么都不是稀奇的事情。到底是虐待一只猫可恨,还是杀一只猫更残忍?大家喊着嚷着要善待动物,其实难免伪善。此道理岂不和美国动物保护协会标榜的“吃肯德基可以,虐待鸡则不可以”一样,都伪善得可笑?我们人类每天都在吃动物的肉而且觉得很香,你总不能说,其他的肉可以吃唯独猫肉不能吃,按照公平的原则,其他动物岂不要喊冤。要是一本正经地讲保护动物权利,则非但不能虐待,而且不能杀,饮食也不能太差。如果没有动物帮人类逗乐解闷、看家护院、甚至缉毒侦凶,那样人类只能自己当自己的宠物了。

正方:残害动物是缺乏人性的行为,施暴者应该为其行为负责。保护动物是拯救我们人类自己的心灵,而绝不是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是损害人类的利益。人类如果不能做到关爱生灵,就永远无法得到心灵的真正健康。其实,关心动物的人不仅是在拯救那些孤苦可怜的动物,也同时在尽力消除暴戾之气,在默默医治许多人严重的心灵疾患。通过新闻事件,我们不应该过度纠缠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或者学校的批评,而应该唤醒大家共同的反省和忏悔之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多一份平和的心态,多给予他人一份宽容和理解,多向社会和自然释放一点慈善和爱心,我们就不仅能拥有和谐的社会与自然,还会有健康的心灵和幸福的人生。

反方:对,这才是人类行为的本质,打着保护动物的旗帜实际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这样的关心不是我方倡导的关心。真正的关心应该不是从自私的角度出发,因为从利己主义出发的关心,不管是指向人类还是动物,都不是健康的心理动机。所以我们反对虚伪的动物保护。如果你既反对虐待猫也不吃猫肉,那么我表扬你敬佩你,你一定是一个菩萨心肠的好人。但是我们不知道那些吃了猫肉鸡肉的人是不是就是坏人,因为他们吃前并没有先戳瞎了猫或者鸡的眼睛。

正方:世界上第一部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是英国的“马丁法令”,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动物法》,德国在2002年甚至把动物保护列入了宪法,使得动物第一次与人有了平起平坐的机会。从法理角度来看,动物之所以应该受到保护绝非出于其自身的身份,利益是法律的产生之源,利益以及对利益所进行的衡量,是制定法律规则的基本要素。动物除了具备商品和经济价值外,它的非商品性价值,如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娱乐价值、科学价值和精神价值等等也同等重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动物的非商品价值或许更值得我们去珍视。对动物进行保护,除了出于对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态平衡的考虑,主要还是体现了动物对于人类的精神价值。禁止残酷对待动物,表面上是与动物的福利有关,但根本上是与人的德行培养有关,因为善待动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情感与道德上的满足。达尔文就认为,关心动物是一个人真正有教养的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关怀的范围就越宽广。

反方:但是针对动物保护的法律依然是可笑的: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餐桌上把动物的肉当美食,而另一个人却只是因为虐待一只小狗小猫就为此蹲大狱,大家认为这是公平的吗?反过来说,一个正在吃牛肉的人,对着一个正在鞭打牛的人大喊,你虐待动物,你素质太低了,这画面不是很可笑吗?

正方: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极其复杂。在人类面临动物侵害的原始森林里动物是人类的敌人,人类必须防范。但是人类是高智慧的生命,经历了驯养时代,人类不仅把动物作为自身生存的物质需要,更是逐渐发展到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时代,动物逐渐成为人类精神的一部分。英国电影《两只塔姆沃思猪的传说》,以1998年发生在英国西部小镇马尔摩斯伯雷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精彩地讲述了两只塔姆沃思小猪有勇有谋、一心追求自由的故事:它们先是通过在围墙下面挖地道跑出了屠宰场,随后又大无畏地游过冰冷刺骨的小河。两头小猪逃跑的故事成了当年英国的热门话题,大大小小的报纸均用大量篇幅报道小猪的命运和行踪,《独立报》的一位诗人还给这两头猪写了歌词并刊登在报纸上,并准备请人为它谱曲,以赞美小猪“奔向自由的决心和勇气”。后来,逃跑的小猪被找到,很快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成了“英雄”,最后在全国的关注下被“放生”。由于记者充分的热情报道激发了英国人的爱心,自从小猪出逃后,申请加入热爱和保护动物协会的人大增,每天都有100 多人打电话到食素者协会进行素食咨询,说他们再也无法继续食用肉类。

反方:人类处在食物链和生命进化的顶端,因此可以利用其他动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原始社会里人类通过猎杀动物获得食物,现代社会人们通过驯养代替了猎杀。和人类这种以动物作为物质需要的行为不同,饲养宠物则是人类想从宠物身上寻求感情寄托。所以,从人类自身的需要出发,依赖宠物热爱宠物是一种需要,虐待宠物可能也是一些情感特别的人的需要。在虐待发生的情况下,我觉得社会的反应可能过激,那就是在保护宠物的同时极度忽视了人。虐待者本身也许需要关怀而不是惩罚。同样的,在这个世界,比这些悲惨的猫啊熊啊更悲惨的,是全世界大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贫穷者。(www.daowen.com)

正方:关心动物不如去关心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关心动物与关心人是不矛盾的,连动物的悲惨命运都能感到流泪,那么我想,这样的人更有同情心,更懂得去关心别人。反之,一个人如果对动物肆意践踏、任意屠杀,那么对于他人的生命他也会产生轻视。关心动物、尊重动物生命的意义,实质就在于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不要任意践踏人的生命。当然,如果当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产生严重矛盾的时候,应该是人的生命重要。动物与人能够做到和谐统一,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非此即彼。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大量轻视人的生命的行为,其中一些人连起码的尊重动物生命的道德底线都已经丧失了,何谈得上去尊重人的生命呢?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动物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精彩的辩论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大家意犹未尽,主持人特别邀请校长做最后的主旨演讲:

同学们,我给大家再讲一个不是新闻的故事。我的儿子在大约8 岁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他的鱼缸。我只听到鱼缸破裂的声音。等赶到他房间的时候,我看到碎玻璃、水和金鱼到处都是。我儿子的手在流血,我想说服他离开房间去包扎。但是他半步也不离开,大喊:“你难道不明白吗?我的鱼儿要死了!”我只好不管他仍在流血的手而帮他救鱼。直到所有的鱼都被救起,他才让我给他包扎伤口。我儿子的举动告诉我,对于动物的痛苦小孩子会非常敏感,这个就是关心的力量。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偶尔意外受伤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是不是最先感受到我们的疼痛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安危,我相信一个对动物的痛苦感受深刻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会成为热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人和动物关系领域内有三大主题需要学习。第一,动物行为。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能力;第二,对每一种动物行为的价值判断。对动物的某些行为我们可能欣赏,对某些行为可能厌恶。我喜欢我家猫的灵巧和优雅,但是我讨厌它猎杀小鸟的天性;第三,我们对动物所负有的义务。这方面的困难最大。但是正确理解并且履行义务是问题的关键。它不仅是我们与动物关系的核心,也有助于完善我们对其他人类义务的道德认识。

人是否应该食用动物?这大概是有关人与动物的关系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吃与不吃,对立意见相持不下,相关问题应运而生。那些素食主义者反对屠杀动物,抗议残忍。但是,屠杀动物也不一定总是那么残忍。反对食肉者还声称,屠宰场淘汰的动物杂碎和垃圾污染土壤和水源。这个论点用来主张节制可能更有说服力,而以此反对屠宰动物则有点牵强。因为有人会说动物粪便和杂碎正好可以作为农场的好肥料,化肥对水和环境的污染才更加严重呢。我认为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也许减少肉类供应比全盘停止更可行。宗教化的主张在反对食肉与不反对两方面都能听到。有的人引用《圣经》里的句子:“人统治兽。”这句话被解释为动植物的存在是完全为人类服务的。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不是动物的家园;而另一方面,同样的词会被理解为“管理”而不是“统治”。认为那个句子的本意是要求人类去关心动物而非主导它们的生命。

从大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动物问题涉及宗教和精神的话题。西方的宗教领袖奥古斯丁(St.Augustine)对动物痛苦漠不关心,而一些东方宗教崇拜一切生命,包括动物生命。每一个不同的观点都应该受到重视,每一个观点都需同学们在新的人类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做严格的审视,其长处与弱点要被充分讨论。在探索人与动物的关系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不能仅仅因为某一见解是被某一宗教信仰所支持的,就简单地接受它。同理,也不能对任何来自宗教信仰的论点加以歧视。有关动物的讨论对我们的精神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必须对动物的生命怀有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学会批判性思维,抵制那些来自各种邪教和迷信的宣传鼓动,坚决不走极端,不以情绪化的态度对待任何一种动物。一句话,关心动物,而不是对他们的生命漠不关心。

走出辩论会现场,校长把我们带入初中二年级的一间教室,巧合的是,这个班也在举行会议。不过不是辩论会,是小型的专业知识讨论展示会,黑板上写着一行字:雾霾天气与植物以及我们的地球。

跟辩论会不同的是,教室里的学生并没有整整齐齐坐在座位上,而是变成了参观的游客,在教室里跟着讲解者自由走动,而所谓的讲解者,就是班里每一位同学,他们围绕着贴满教室整圈墙壁的简报和图片,一个一个讲述着自己对植物以及地球的理解。从他们搜集的材料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确都费了很多工夫。

材料一:百度:雾霾

雾霾(wùmai,英语表达为fog and haze)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所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一是存在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雾霾现象常见于城市。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中国不少地区将“霾”和“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雾霾现象增多且危害加重。如遇雾霾天气尽量做好防范措施,并避免户外活动。

材料二:凤凰自由谈:谁来应对比非典还可怕的雾霾

入冬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 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中国工程院钟南山先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但是大气污染任何人都跑不掉。”的确,没有人在这种环境下还可以做到自强不“吸”,只是公众在了解危害之后更需要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根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1月12日以来,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 2.5实时浓度突破900微克/立方米,西直门北交通污染监测点最高达993 微克/立方米。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跃思称,PM 2.5 超过了900微克/立方米,这是中国有PM 2.5监测数据以来最高的一次。

监测中心网页有红字滚动提醒称,目前北京PM 2.5浓度测值非常高,很多地区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截至15日,整体扩散条件无本质改善,目前严重污染的空气质量状况在未来三天仍将维持,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外出和强烈运动,易感人群需加强防护。

呼吸本身不能杀死人,但污染严重的空气有时可以。根据《新世纪》周刊报道,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当时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形成的结论之一是:以PM 10为指标衡量的空气污染,每年在中国导致35万至40 万人“早死”。2012年12月18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4城市空气质量相对于2010年没有改善,因PM 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将达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人民币。

由于工业化迅速、依赖煤电、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以及漠视环保法律等原因,空气污染成为中国的一个严重问题。

环境污染历来被看作“全球问题”,这不但因为环境污染的影响没有国界,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而且因为各国的环境缺陷往往形成复合结构,带来综合性环境效应。由此来看当前国内的灰霾天气,就不能将污染的成因要么单纯归因于外地的产业或生活方式,要么单纯归因于国家层面的缺乏规划、指导和监管。消极思维既对避免当下污染的恶劣影响毫无助益,抱怨和等待也不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如果地方与中央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只管相互扯皮,必要的行动方案就只能被搁置,更遑论如何实施,何时见效。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 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树立起“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

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遭遇污染问题的国家,历史上,英国、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都曾经遭遇过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过,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面临的局面要更加复杂。当今中国的主要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甚至木柴和秸秆,这些复杂的原料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污染物,给治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也给污染治理带来了更多困难。

目前,中国市场上出售的燃油含硫量标准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几十倍,不饱和烃的含量也比其他国家高,这样的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更多的超细粒子(纳米级粒子),粒径小于400纳米的超细粒子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但当这些超细粒子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后,颗粒物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等就会吸收水分、膨胀开来,形成散射阳光、危害人们健康的大气灰霾,其本质就是悬浮在大气中的PM 2.5 细粒子。

在专家看来,这才是中国城市中PM 2.5问题的“最根本的问题”。而在现有的控制策略中,雄心勃勃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将此列为治理方案的重点。

材料三:雾霾天养点植物净化空气

近段时间的空气质量令人失望。虽然大环境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但家里的小环境或许还可人为地进行净化。到底哪些植物有净化空气的功效?商品花卉专家告诉大家,适合放到室内的植物有芦荟、薄荷、万年青、君子兰、橡皮树、文竹、白掌、铁线蕨、长寿花、虎尾兰、心愿蕨等,这些植物能慢慢吸收室内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并释放氧气吸收空气中的烟雾,真正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当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往室内搬,比如紫荆花、含羞草、玉丁香、月季花、夜来香、天竺葵、滴水观音以及松柏类植物。专家表示,有些植物在室内放久了会危害人体健康,像紫荆花的花粉与人接触过久就容易诱发哮喘症或加重咳嗽,含羞草接触久了会使人毛发脱落,月季花散发的香味会使人胸闷或呼吸困难,夜来香夜里释放的废气会使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目眩。

材料四:我们要逃离地球吗?中国已建成“月宫一号”为移居月球做准备

嫦娥三号探测器探访月球,“嫦娥”和“玉兔”在“月宫”中互拍,人类什么时候也可以在月球上长期生存?鲜为人知的是,我国地面隐藏着一个刚建成的“月宫一号”,为满足实验人员生命需要,在密闭的“月宫一号”中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我国在近20年的研究中,已经完成了人和植物封闭共存的部分自给自足小型实验,小麦、水稻、大豆、花生、甜椒、胡萝卜、西红柿、芫荽等十余种蔬菜粮食也已经通过了模拟环境的考验,等待着到月球生长的那天。负责人刘红透露,“我们小时候,觉得人登上月球是不可想象的梦,可现在我国已经能轻松实现,很难说有一天,人类不会把植物种上月球。”在宽阔的“月宫一号”,不仅种有蔬菜,还将有粮食和水果,满足实验人员的全部气体、水和食物的需要。

这套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可以被通俗地解释为,在月球或火星等太空环境中,将有限资源进行反复处理与再生,从而源源不断地生产食物、氧气和水,确保为航天员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必需品。

早在20 世纪60年代,载人航天开启之前,俄、美等国就在考虑人类未来在外太空长期驻留的生命保障问题。建立由植物、动物、微生物、人以及其他物质构成的物质流不断循环更新的闭路生态系统,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但最初开展的封闭的BLSS 设计和空间应用研究,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美国的实验中,绿色植物都是缺席者。如何让绿色植物在残酷的月球环境里生长,忍受从零下175 摄氏度到零上120 摄氏度巨大温差,忍受长达十几天的漫漫黑夜,以及微重力等特殊环境?植物是整个生保系统的核心部分,筛选的植物合适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试验的成败。

那些体积小、培养技术简单、易于繁殖和移植,遗传性状稳定、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可食部分比值高,抗病和抗逆性强的植物优先被挑选,微生物领域的金针菇、平菇、酵母菌,藻类中的螺旋藻、小球藻等,还有研究中我国首次引入的水生蕨类植物红萍成为科学家选中的第一批实验者。

“试验突破了人与植物、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动态平衡调控技术和微生物废水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等多项关键技术,大气、水和食物的闭合度分别达到100%,901%和10.4%;证明种植面积为13.5 平方米的共生蔬菜能够提供1 人的呼吸用氧,并能清除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试验期间保持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参与实验的中国航天员中心载人航天环控生保室主任郭双生撰文总结道。

在众多新鲜的材料当中,有趣的是,校长的相关论点也赫然在目:

材料五:关心植物以及我们的地球

人类与动植物互相依赖。我们生活的质量取决于养育人类和其他生命的自然环境。我们也认识到,对于如何完善这个环境,还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就像在其他关心领域一样,在这个领域内也充满冲突和形形色色的问题。很多人仍然对环境漠不关心。有的人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有的人在解决有关问题时甚至以暴力冒犯别人。很明显,在我们国家,家长们没有成功地教育孩子关心宠物。每年,大约一千万动物死在动物庇护所等有关机构。这些动物被杀死以给人类提供食物或皮毛。

植物与人的关系不同于动物与人的关系。植物对人的反应不像动物反应那样直接和富有情感。但是,植物对光、水、营养甚至人的触摸都能够进行反应。谁都知道,人类生活绝对离不开植物。想一想亚当和夏娃的故事。那棵能够分辨善恶的树是苹果树吗?为什么这棵传奇的树一直没有名字呢?长期以来植物都被作为某些象征。不少常绿植物出现在古希腊传说中。譬如,女神戴安娜将一美女木雕变化成一个黄杨木以逃离阿波罗的控制。常绿植物也广泛用于基督教仪式中。圣约翰草用于早期太阳崇拜仪式中,它的植物学名就来源于太阳神父亲的名字。

所有学校都应该建有花园和暖房,窗台上要养花草。孩子们要学习如何照顾花草。即使他们长大后生活在城市,没有空间养花种草,在学校里的经历也会使其养成一种对植物及培养植物的人的欣赏和感激。哥伦布当年向西班牙国王许诺要在新大陆建立橘子和甘蔗种植园。他以此成功获得国王对他第二次新大陆探险的资助。他因此将橘子种子带到了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罗马人则把苹果种子传到英格兰,把橄榄带到西班牙和葡萄牙。西班牙人还把南美地区土著因卡人(Inca)的很多农产品介绍到欧洲和北美。

关心土地是关心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空气和水污染、臭氧层消失、人口爆炸、热带雨林锐减以及物种灭绝。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索求也在加剧。扩张和贪欲无处不在。

学生们应该在两个层次上考虑环境问题,个人的和政治的。他们需要以个人的、具体的方式投身于环保运动,同时也要清楚知道如何投票支持与其利益一致的组织。他们应该投入到清理小溪、植树种草、维护校园和公园内的苗圃花坛等活动之中。这些活动不仅可能使孩子们受到使其终生受益的环境教育,而且还可能引导孩子们对某些职业发生兴趣。他们可能被吸引到蔬菜种植、房地产开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森林业、专攻花鸟风景的美术业,以及集中于动植物和环境领域的新闻业等领域。

应该对学生进行严肃的节制主义教育。节制主义出于对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它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学生们需要理解,成功的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的成功会比其他成功更加引人倾慕和追求。节制教育需要对流行的价值观进行彻底的改革。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财富不是越多越好,为了健康全面地发展,我们需要节制。

诚实劳动,为自己和他人负责,过一种节俭的生活,所有这些都与关心环境紧密相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