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节选自《滇游日记八》。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徐霞客在大理盘桓十余天,本篇为其中三天的日记。
大理汇聚了苍山、洱海之胜,自然生态优美;作为古都,文化底蕴丰厚。徐霞客的游赏对这两大优势有深刻的印象。三月十二,徐霞客从三塔寺缘山南下游清碧溪,当晚住感通寺。三月十三,遍游感通寺诸院和波罗岩,取大道往北穿过大理城回。三月十四,游三塔寺,欣赏诸文物和大理石。清碧溪是苍山十八溪之一,三潭迭现,水石争奇,纤尘不染,素以水胜。徐霞客沉醉在这深山美景中,不慎跌入深潭。他晒干衣裤,又继续缘崖攀升,左览右观,流连忘返。在大理众多的寺庙中,以三塔寺和感通寺为代表。三塔寺最古,感通寺明代最盛。本篇对两寺的规模、建筑布局、重点文物等皆有详记,还记载了感通茶、龙女树、大理石等特产。文中对大理石也作了极为详细的描绘,“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的评价可谓赞赏之至,令人神往。(www.daowen.com)
十二日 觉宗具骑挈餐,候何君同为清碧溪①游。出寺即南向行,三里,过小纸房,又南过大纸房。其东即郡城之西门,其西山下即演武场。又南一里半,过石马泉。泉一方在坡坳间,水从此溢出,冯元成谓其清冽不减慧山②。甃为方池,其上有废址,皆其遗也。志云:“泉中落日照见有石马,故名。”又南半里,为一塔寺③,前有诸葛祠并书院。又南过中和、玉局二峰。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罨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溪北蹑冈西上,二里,有马鬣在左冈之上,为阮尚宾之墓。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从此以内,溪嵌于下,崖夹于上,俱逼仄深窅④。路缘崖端,挨北峰西入,一里余,马不可行,乃令从者守马溪侧,顾仆亦止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