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六年(1633),徐霞客北上进入京城,之后到山西游览五台山和北岳恒山,本篇就是游五台山所作游记。
五台山历史悠久,范围较大,作者前后花了四天游览,但在山上真正逗留的只有两天,但也游遍了南、西、中、北四台,而未及东台。对于五台山群峰以及山上众多佛寺、楼阁,作者都是大致记述,文笔朴素平实,不似他篇有搜奇历险的经历和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作者仅对南台清凉石以“寺宇幽丽,高下如图画”一笔带过,此外只提及白云寺、千佛洞、灯寺、马跑寺和文殊舍利塔、文殊放光摄影处等名称。较为详细描述的,仅有维摩阁及其中的万佛阁。作者着重描绘的是山川大势,山中特殊的气候,山中奇特的建筑以及天花菜等特产。其中提及“万年冰”“龙翻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貌学资料。(www.daowen.com)
癸酉③七月二十八日 出都④为五台游。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⑤南关。山自唐县⑥来,至唐河⑦始密,至黄葵⑧渐开,势不甚穹隆矣。从阜平西南过石梁,西北诸峰复嵱起⑨。循溪左北行八里,小溪自西来注,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转,山峡渐束。又七里,饭于太子铺⑩。北行十五里,溪声忽至。回顾右崖,石壁数十仞,中坳如削瓜直下。上亦有坳,乃瀑布所从溢者,今天旱无瀑,瀑痕犹在削坳间。离涧二三尺,泉从坳间细孔泛滥出,下遂成流。再上,逾鞍子岭。岭上四眺,北坞颇开,东北、西北,高峰对峙,俱如仙掌插天,惟直北一隙少杀⑪。复有远山横其外,即龙泉关也,去此尚四十里。岭下有水从西南来,初随之北行,已而溪从东峡中去。复逾一小岭,则大溪⑫从西北来,其势甚壮,亦从东南峡中去,当即与西南之溪合流出阜平北者。余初过阜平,舍大溪而西,以为西溪即龙泉之水也,不谓西溪乃出鞍子岭坳壁,逾岭而复与大溪之上流遇,大溪则出自龙泉者。溪有石梁曰万年,过之,溯流望西北高峰而趋。十里,逼峰下,为小山所掩,反不睹嶙峋之势。转北行,向所望东北高峰,瞻之愈出,趋之愈近,峭削之姿,遥遥逐人,二十里之间,劳于应接。是峰名五岩寨,又名吴王寨,有老僧庐其上。已而东北峰下,溪流溢出,与龙泉大溪会,土人构石梁于上,非龙关道所经。从桥左北行八里,时遇崩崖矗立溪上。又二里,重城当隘口,为龙泉关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