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长乐人远离家乡,因而和同样是团圆日子的除夕不一样,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很少的家庭能够真正团聚在一起。但是圆圆的月饼是不可少的,哪怕是不吃,多少也要买几个,应个景,在心里期盼着一个团聚的梦想。
实际上,就福州地区的老百姓来讲,中秋不仅仅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它和“抗倭”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跟着“团圆吃月饼”一起的,还有“摆塔”“烧塔”“逐野猫”等活动。
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屡犯闽浙沿海,戚继光奉命来闽抗倭。戚家军连打了几场大胜战,其中一场正逢中秋佳节。为庆祝胜利,有钱人家把家里珍藏的古玩等摆在厅堂里供人欣赏,故称摆塔。而穷人在自家门口就地取材,摆自然景观,因为许多人摆的景观都模仿城内鳌峰顶,故又称摆鳌山。过去摆塔象征多福多旺,现在摆塔除了纪念戚家军,还蕴含着步步高升的意思。因而在民间,有这样一首童谣:“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这童谣就和摆塔活动有关。
到了清朝平定倭寇以后,老百姓又赋予摆塔活动更多的内涵。(www.daowen.com)
早在八月十五之前,老百姓就在在村边的空旷的地面上,利用村头村尾的瓦砾,垒起一座两三层楼高的瓦塔,还捡了一大堆的枯枝叠在塔里。等到中秋之夜,月上中天,就点燃一束干树枝塞进塔眼。塔里的枯枝渐渐地燃烧起来,火舌从四面的塔眼中伸了出来,爆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火焰映红了旷野,映红了天空,人们就放声大笑,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好象再现当年取得抗倭胜利时的庆祝场面……
在“烧塔”活动将结束时,还进行“逐野猫”活动。人们点着自制的火把,晃动着钢叉,吆喝着,快步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直到与邻村交界处。据说这样做是要把偷吃山上番薯的野猫赶到村外去,实际上就是要把躲藏的倭寇赶出去。
现在,“摆塔”“烧塔”“逐野猫”等活动都已经不多见了,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蕴涵在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用其他的方式展现着、纪念着、传承着。
确实,老百姓的心里清楚得很,只有同心协力抵御内忧外患,把内忧外患消弥掉,老百姓才能真正拥有团圆的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