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岭头庵:岭头庵的历史与神秘之境

岭头庵:岭头庵的历史与神秘之境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位于罗汉山的岭头庵改名为圆觉寺,不过只有40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岭头庵存在的历史显然要更为长久。从此,这座依山傍水的寺庙开始以“圆觉寺”的身份出现在各种的文字史料中,但是民间,依然称之为“岭头庵”。环顾岭头庵四周,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这些历史上的疑惑反而加深了岭头庵的神秘。这种味道是岭头庵特有的味道,是一种说不出的清静超然,足以让在这里修行的人自然而然地息心礼佛。

岭头庵:岭头庵的历史与神秘之境

位于罗汉山的岭头庵改名为圆觉寺,不过只有40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岭头庵存在的历史显然要更为长久。

传说,岭头村在明朝之前有罗姓村民在此聚居,因为明末清初的倭乱,罗姓村民去向不明,至今村里依然有“罗家埕”“罗溪”等地名,而岭头庵就是罗姓村民所建。目前,岭头附近村庄都无罗姓村民,但是罗汉山的山上依然有着罗姓的坟墓,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传说的可靠性

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圆觉寺”这个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明末清初。

当时,附近塘屿村里的一个叫林之蕃的官员隐居于岭头庵,因为与鼓山涌泉寺的释永觉、释道霈住持交情匪浅,便把岭头庵改为圆觉寺。从此,这座依山傍水的寺庙开始以“圆觉寺”的身份出现在各种的文字史料中,但是民间,依然称之为“岭头庵”。

可惜的是,即便是岭头村里年龄最大的那一个人,也说不清楚岭头庵确切的建筑年代。

岭头庵的释广溢住持说的“重修大殿时挖掘出的疑似唐朝样式的柱础”,实际上并没有文字可以佐证,只能从看到的莲瓣纹并从雕塑风格推测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作品。

倒是《长乐六里志》及《长乐金石志》里记载了岭头庵里宝座上的刻字:“释子道谦,徒行传,积依资鼎建宝座,伏愿入昆卢之性海,普贤之行门,四恩总报,三有均资。”但这两本书都没有说它的雕刻时代。很可惜的是,这块刻字的宝座如今已经找不到了。

《长乐市志·卷三十七·宗教》(2000年版)写“圆觉寺建于宋建隆元年(960),位于至德里(岭头村)”,也没有明确这“宋建隆元年(960)”的提法出自何处。

但是历史的厚重感及沧桑感却是依然在走进寺庙的那一刻扑面而来。

环顾岭头庵四周,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寺院周围清山苍翠,森林茂密,鸟语蝉鸣,曲径通幽。我想“禅房花木深,幽山藏古寺”的意境应该也不过如此。寺庙周边还有一湾“毗济潭”,朱熹在长乐隐居期间,曾来此游玩,并留下“毗济潭”的石刻。

神奇的是,这石刻只有在枯水时节,才会被人所见,而这石刻上一次被人所见并留在史册上,则是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据说当时大旱,附近村庄的人到这“毗济潭”来拉水,就见到了这石刻。(www.daowen.com)

历史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姑娘,喜欢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来迷惑后来的人。

我们在朱熹的年表里,并没有找到朱熹隐居长乐的记载。同样,我们在《长乐市志·大事记》(2000年版)中,并没有查到成化年间有大旱的记载,反而是地震两起(1475、1485),暴雨一起(1482)。

这些历史上的疑惑反而加深了岭头庵的神秘。

进入岭头庵的山门时,僧侣已到下课时分,任由我们在寺内各处游走。

整个寺庙大体上坐北朝南,根据寺庙里的修建碑来看,从清朝以来,岭头庵开始断断续续的修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不断扩建,规模日增,蔚为壮观。目前,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阁、斋堂等,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

民国24年(1935),时任民国政府主席的林森为其书写的“大雄宝殿”的匾额,至今依然高悬在岭头庵的大雄宝殿的殿檐之上,彰显着佛门净地的神秘与威仪,其位置之高、其字体之古朴,让平凡的我们不敢直视。

整个寺院掩映在葱茏苍翠之中,珍楠茂密,古树参天。

岭头村的村民说,寺庙里种着罗汉果树,到成熟季节,罗汉果有鸡蛋大小。我们在寺庙中走了数圈,并没有找到罗汉果树,但是却感觉空气里一直弥漫着罗汉果的特有味道。这种味道是岭头庵特有的味道,是一种说不出的清静超然,足以让在这里修行的人自然而然地息心礼佛。

晚钟声声,夕阳已斜,照见心满意足的人们尽兴而归。

出得山门,只要回头,便可见那寺院特有的黛瓦黄墙。这不禁会使人想到那个刻着“昆卢性海,普贤行门,四恩总报,三有均资”的佛座,想到了写着“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也许,这声声晚钟,正是教世人“放下太多的欲望和利益的追逐”的呼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