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惠堂:足球传奇,为中国争光

李惠堂:足球传奇,为中国争光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李惠堂成为一名专业球员,正式开启了“显我好身手,为国争光”的足球生涯。1926年,上海举办万国足球锦标赛,李惠堂担任队长率领中华足球队战胜葡萄牙、苏格兰队,创造了连续击败外国足球队的纪录。乐华队在全国联赛、“史考托”杯赛中均获得冠军。驰骋足坛二十五载,足迹遍及亚洲、欧洲、澳洲,参加比赛1000多场,进球1860个,堪称世界之最,为中国人民争了气。一腔肝胆存人热,半世风尘为国争。

李惠堂:足球传奇,为中国争光

李惠堂热爱足球,起初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李浩如虽是个生意人,但深谙“养不教,父之过”“勤有功,戏无益”的古训,认为踢足球是不务正业,长久下去,恐难有成。1913年,由于李惠堂踢球捣碎邻居屋檐的瓦片遭到严厉的投诉和众人的嘲讽,李浩如更下决心“孟母三迁”,将李惠堂接回香港,聘请老家同村秀才李柳湾任家庭教师。1919年,李惠堂转入英国人办的皇仁书院读书父亲希望通过中西文化的教育熏陶,改变李惠堂迷恋足球的“野性”。两年后,李惠堂奉父命休学助理公司业务,工作之余依然沉迷踢球,为此经常遭受父亲的责打,最轻也是一顿训斥。李惠堂曾回忆说:“但我因为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打骂由他打骂,依然偷看、偷踢。我今日得之微绩,皆幼年艰苦奋斗、勤学不辍、潜心研究之佳果,全非上天所赐,或侥幸所致者。”

李惠堂故居,位于广东省五华县锡坑乡

1920年,在皇仁书院读书的李惠堂和欧杰生、彭华兴、廖小弟、李天生等工人子弟一起,组建了大坑村赤足球队,欧杰生当教练,李惠堂当队长。1922年,香港华人创办的南华体育会举办少年“夏令杯”赛。大坑村赤足球队夺得冠军杯“大银盾”,李惠堂也因出色的表现被收入我国首支华人足球队——南华体育会甲级队。至此,李惠堂成为一名专业球员,正式开启了“显我好身手,为国争光”的足球生涯。

1923年,李惠堂作为南华队主力前锋随队远征澳大利亚。赛前,澳首都墨尔本报纸登出一幅形容枯槁、骨瘦如柴的中国球员漫画,题为《中国队登场之前瞻》,以藐视和污辱中国队。次日两国球队交锋,南华队一举击败澳队,李惠堂包揽三球,获得澳洲政府颁发的“最佳表演奖”金质奖章。为此,澳洲媒体称李惠堂为“中国足球神童”,香港报刊则登出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配上诗句“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

1925年秋,李惠堂率领中国足球队出征第七届远东运动会获得冠军。同年10月,李惠堂从香港前往上海,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在上海五年,李惠堂迎来了足球职业生涯的巅峰。

1926年,上海举办万国足球锦标赛,李惠堂担任队长率领中华足球队战胜葡萄牙、苏格兰队,创造了连续击败外国足球队的纪录。同年受聘为复旦大学足球教练、体育系主任。

李惠堂和他获得的奖项

参加第三届远东运动会的中国足球队

1948年中国足球队参加奥运会的全体队员,中排左二为球王李惠堂

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球王李惠堂为旗手进驻德国柏林奥运村

李惠堂与张邦伦(右),张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杰出足球守门员,曾扑中球王李惠堂主罚的点球,被人们誉为“远东第一铁门”

1927年夏,李惠堂组织合并“乐群”“中华”球队,组建乐华足球队,担任董事长兼队长,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实力最强的足球队。乐华队在全国联赛、“史考托”杯赛中均获得冠军。

1928年,李惠堂被媒体誉为“亚洲球王”。他提出了著名的足球论断:“足球是我国最出色运动,远东连捷七届和本年度港沪两华队的冠军头衔便足引证无讹了。我们更进一步而知足球,不仅是我国最出色的运动,而且是最通行的运动,那也是万众公认的。所以在足球的名称上头,要冠之以中国国艺称号。”(www.daowen.com)

1929年,李惠堂加盟上海队,获全运会足球冠军,同年率领乐华队远征东南亚。

1930年,李惠堂率中国足球队赴日本东京参加第九届远东运动会获冠军。同年冬,他携妻儿由上海返香港。

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举行,李惠堂任中国足球队队长,蝉联冠军。次年,李惠堂代表香港足球队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获冠军。

1936年8月,李惠堂率中华足球队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这是中国足球队首次挺进奥运,向世界亮相。据资料记载,当时的队员有包家平、谭江柏、黄美顺、李天生、陈镇和、徐亚辉、叶北华、孙锦顺、李惠堂、冯景祥、曹桂成。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中国足球队只能通过沿途参加比赛来筹集经费,在东南亚等地连续征战27场,耗时半年才抵达柏林,奔波劳累,终于在奥运会中不敌强手英国队。此行虽没能在奥运会中获胜,但也使中国足球在东南亚一带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名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队员谭江柏是香港著名歌星谭咏麟的父亲,以头球著称而得“谭铜头”雅号;奥运会后从军参加抗日,也是香港著名的抗日球星之一;200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95岁。

1948年,43岁的李惠堂宣布解甲挂靴。驰骋足坛二十五载,足迹遍及亚洲、欧洲、澳洲,参加比赛1000多场,进球1860个,堪称世界之最,为中国人民争了气。他多次率中国足球队参加奥运会、远东运动会和其他国际性足球比赛等,荣获120多座奖杯和近百枚奖章。

1936年8月6日,中国足球队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与英国队交锋的首发阵容中,只有1人不是广东籍。后排左起:李天生、包家平、谭江柏;中间左起:徐亚辉、黄美顺、陈镇和(上海);前排左起:曹桂成、冯景祥、李惠堂、孙锦顺、叶北华

李惠堂不但球艺高超,而且球德高尚,受人敬仰。他纵横球坛,比赛时极少犯规,也从未因争胜而伤害对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他足球生涯中从未受到裁判的罚牌,常以宽宏大度感化对手、化解矛盾,体现出大将的风范。李惠堂有诗《六十初度感怀》如下:

忧乐常关天下情,愧无建树以球鸣。

一腔肝胆存人热,半世风尘为国争。

拔帜岂曾功在汉,洁身遑计名和利。

逢辰笑酌延龄酒,共许贤流致太平。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李惠堂足球生涯的真实写照,更表达了他为国踢球的爱国情怀,感情慷慨,豪迈奔放!李惠堂生前,曾受到英国、以色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元首的接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