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梅州球乡筑梦:传奇故事和志向

梅州球乡筑梦:传奇故事和志向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李惠堂和他的父亲李浩如,恰是这文化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李惠堂家离学校约有两里山路,他坚持每天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磨炼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球技也日趋娴熟,为他后来驰骋绿茵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五华传统木偶戏仍传唱着他的传奇故事,用他在1974年写的《咏球言志》作唱词:“自幼早坚球运志,风霜不改百年心;世间喜见多同道,到处天涯共赏音。”

梅州球乡筑梦:传奇故事和志向

李惠堂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农历九月十八日出生于香港铜锣湾大坑村,原籍广东梅州市五华县锡坑乡。五华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是两千多年前南越王赵佗筑“长乐台” 的地方,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一是著名的“石匠之乡”,这里盛产石材,自北宋开始,五华人就以打石为生;二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据记载,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1873年将近代足球技术传入五华县长布镇,开启了中国现代足球长达14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李惠堂和他的父亲李浩如,恰是这文化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

李惠堂的父亲李浩如,原是五华远近闻名的石匠,技艺精湛,后来前往香港承办建筑和铁路工程,创办连生建材公司,成为香港铜锣湾一带的巨商。1892年,李浩如回乡建造了一座雄伟气派的大宅子“联庆楼”。这是典型的“四点金”式建筑,三堂两横一围龙形式,房屋四角设四层角楼,门前设置禾坪和半月塘,里面共有200多个房间,装饰精美,这也是当时五华县首个装上人力发电机、用上电灯的建筑。

李浩如共有32个子女,李惠堂为三姨太陈琼笙所生,排行第三,实为长子。李惠堂生性十分好球,据说睡觉时也要抱着皮球,一旦被拿走便会如贾宝玉失去“通灵宝玉”一样,会被惊醒。1912年,李惠堂随母亲回乡居住,年仅6岁的他已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李惠堂入读私塾的第一天,就是带着足球拜孔子像。李惠堂家离学校约有两里山路,他坚持每天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磨炼了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球技也日趋娴熟,为他后来驰骋绿茵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惠堂回忆说:“因为足球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时时吸引着我,使我在课余时间,全部沉醉于足球之中。”至今,五华传统木偶戏仍传唱着他的传奇故事,用他在1974年写的《咏球言志》作唱词:“自幼早坚球运志,风霜不改百年心;世间喜见多同道,到处天涯共赏音。”

李惠堂童年练球的狗洞是其足球启蒙之地(www.daowen.com)

李惠堂手持足球

李惠堂的倒地卧射技术,堪称一绝

说起李惠堂小时候练球的故事,不得不提联庆楼正屋右侧和右横屋墙上的“狗洞”。在客家农村,人们建房子几乎都会在门侧留一个供狗进出的拱形小洞。联庆楼前宽阔的草坪,是李惠堂苦练足球技艺的场地,而这狗洞则成了他练射门的目标。区区一个狗洞,能在历史上留名的,除了春秋末期晏子使楚时钻过的“狗洞”,恐怕就是这联庆楼的狗洞了。此外,联庆楼门前有两棵柚子树,一棵是丰琅柚,另一棵是蟠龙柚。从香港带回来的足球踢坏之后,李惠堂便把柚子摘下来当球练习。柚子摘完了,他又用布扎成“袜子足球”继续练习。提起这些,当地群众无不津津乐道:“年幼的李惠堂摘来柚子,对着‘狗洞’射门,世界球王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