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梅县在兴梅专区率先创办业余体校。首任校长是梅县民盟主席兼梅县副县长侯轰。当时足球班学生有50多人,采取集中训练办法,每月还有8元人民币补贴。黄龙光、邓镇昌、叶淼贤、谢佐淦等第一批学生,成了20世纪60年代梅县足球队主力。
1957年到1958年,梅县各学校挑选了数十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到业余体校进行“半集中”训练,即每周3个下午到东较场由业余体校教练组织训练。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省脚古晚芳、陈恒粦、杨干昌、李金昌等,就是当年“半集中”培养出来的学生。
1959年,在业余体校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梅县体育学校”,校址设在东较场北面的老汉剧院。梅县体育学校还成立了少年儿童足球队,队中年龄最小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有17人,教练是原梅县足球代表队队员张绍亮。1961年梅县体育学校解散,儿童队员转入梅县业余体校少年队,教练是原梅县足球代表队队员陈如盛。他们每年参加全省及梅县、兴宁、五华之间举办的各项比赛。这批儿童队的十多人,经过五年左右业余体校训练,有了长足进步,1964年参加全国少年足球锦标赛荣获冠军。这批少年队中的李淼海、叶育进、张吉祥、池昌庆、邓荣基、黄建新六人进入梅县专业足球队,李淼海、叶育进后来还被输送到广东队。
位于原东较场北端的梅县业余体校。后兴建梅州足球文化公园被拆除,成为梅县、梅州足球的历史印记
当年梅县丙村公社建立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级业余足球训练网,全公社24所中小学就有198支足球队。图为丙村五七小学的足球队赤脚在练球(陆运祥 摄)
这批体校学生在一起吃、住、练。谢杰华、黄龙光、李元申、张吉祥、梁通发、李淼海、谢翁德、温富胜等体校学生成为20世纪60年代初梅县足球队甲级队的主力,其中梁通发和李淼海等还上调到广东队。
1970年,梅县业余体校停办,梅县足球队也跟着解散,队员被分配到梅县染织厂、梅县酒厂、梅县钢铁厂等工厂当工人。当年,梅县地区体委组织梅县、兴宁、五华足球调赛,钟杰章、杨伟湘等初露头角,后来入选广州部队足球队。1972年,梅县业余体校复办,开始借梅县高级中学做临时校址,后来就一直驻扎在梅县体育馆。
1974年,由梅县、兴宁、五华业余体校优秀运动员组成的梅县地区青年队参加第四届省运会成年组比赛,与实力雄厚、技高一筹的广州队打成平手,屈居亚军,是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好成绩。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近20年的时间里,梅县业余体校枝繁叶茂,一批又一批优秀男女运动员从根据地——梅县体育馆输送出去,有的成为省脚,有的成为国脚,有的到各职业足球俱乐部。
池明华、杨宁、王惠良、黄德保、钟小健、李建华、李海强等先后被选上省队再到国家队或国家青年队。
位于东较场原北端的这座三层楼房,是梅县业余体校的根据地,数十年来培育了池明华、杨宁、王惠良等一代代国脚、省脚(www.daowen.com)
刘伟华、叶细权、叶佐权、钟杰章、杨伟湘、朱尚吉、张峥嵘、黎海峰、刘嘉鹏、赵鹏文、潘佳、黄龙、胡紫业、李灵君、李广其、曾其祥、侯春元、谢栋、游绍东、廖友华等,先后被输送到省队、广药队、广州日之泉队、深圳平安队、江苏舜天队、国奥队等。陈延还随健力宝队到巴西留学。“新科状元”山东鲁能的刘彬彬,2002年到2005年在梅江区人民小学读书时,到梅县业余体校训练了三年,后被输送到山东鲁能俱乐部。
女足姑娘李小兰、张小丽、蓝雪珠、廖怀萍、叶志珍、潘丽、张桂莲、张采新、李足玲、叶海燕、池影玲、何娟蓉、张佳丽、万佳如、赵妮菲、曾建生、杨雪尔等,她们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梅县业余体校培养出来输送到国家队、广东队、八一队和其他省一级球队的。
梅州市业余体校,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图为原国脚黄德保正在进行足球教学
1978年,广东四虎将参加亚运会,左起:容志行、蔡锦标、何佳、欧伟庭
1984年首届足协杯广东队主力阵容,照片中除了曹阳和钟小健,其他人均入选过国家队,加上队长王惠良,共有8人来自梅州
当年的广东队,人才济济
整个梅州市的业余体校不是梅县一枝独秀,兴宁、五华的业余体校同样也光彩照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兴宁业余体校走出去的国脚、省脚有蔡锦标、郭亿军、张小文、谢育新、伍文兵、廖子声、周培光、魏伟、肖建林、陈坚、陈伟浩、肖成发等,梅州女国脚吴伟英也出自兴宁业余体校。从五华业余体校走出去的国脚、省脚有张均浪、张佛添、林绍洪、李云祥、魏法赐、李鹏锐、魏崇金、曹阳、王榜楼、曾庆枢、李玉展、钟金玉(女国脚)等。
以梅县地区业余体校学生为主组成的青少年足球队,除了1983年取得“三杯”晋京决赛震动中国足坛的骄人战绩外,还夺得全国“幼苗杯”冠军2次(1985、1987)、亚军3次(1982、1984、1986);夺得全国“萌芽杯” 冠军1次(1984)、亚军2次(1985、1986)、季军1次(1983);夺得全国“希望杯”季军2次(1982、1985)。
梅州业余体校教练有两个鲜明的共同点,一是有较高的足球专业水平,二是有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正是这批教练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培养出了一大批国脚和省脚等,加上一套“宝塔式”的培养模式,铸就了梅州业余体校的一段辉煌。他们心甘情愿地、默默地做“铺路石”,为下一代传经授艺。比如杨友标、张健、李璋、陈如盛、张绍亮、温绍均、陈晋干、李淼海、李元申、黄龙光、张吉祥、杨殿松、池昌庆、黄建新等教练,他们都是从西南军区队、中南红队(武汉体院队)、广东省队、梅县队等专业队退役下来的。而兴宁业余体校教练肖建林、林坚,五华业余体校教练李云祥等,也都是从广东省队退役回来后扎根业余体校默默耕耘的。
历史经验值得借鉴。长达半个多世纪梅州各县(市、区)业余体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业余体校是“足球之乡”培养足球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业余体校培育足球人才的模式为从学校校园足球队挑苗,业余体校选才,省业余体校或一线梯队育才。长期以来,梅州能够盛产省脚、国脚,走的都是业余体校选苗、培育、训练、教育的成才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