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梅县城乡中小学校足球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之际。1927年,北伐战争打得如火如荼,蒋介石突然背叛孙中山、背叛国共合作,发动了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拘捕、屠杀共产党人,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镇压下去。大革命失败了,梅县的教育事业无可避免地遭到国民党右派势力的种种摧残。东山中学、学艺中学、工人夜校及嘉应大学等学校横遭封闭,热火朝天的足球运动也因此而一落千丈,跌入低谷,街头巷尾琳琅满目的足球比赛海报也跟着踪影全无……
北伐战争期间,东征军曾两度挥师梅县。东征军在梅县驻防期间,以其严明的军容风纪和高昂的革命斗志,给梅县乡亲父老、青年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东征军还在梅城南门班公祠办起了工人夜校,宣传革命道理和进步思想,吸引了大批青年工人争相进校就读;同时还顺应社会潮流、根据学生们的爱好,建立了工人夜校足球队,给梅城各学校足球队留下星星之火。
血气方刚、忧国忧民的青年,面对风云突变的残酷现实无不感慨万千。其时,在梅城的青年工人、店员、小贩……很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或学校遭封闭失学后走向社会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校的时候就对踢足球有浓厚的兴趣且有较好的基础,有不少还是当时学校足球队的成员。在这风雨飘摇、政治空气令人窒息的日子里,闲暇无聊之际,这批青年便不约而同地涌向“考棚”球场踢球,大有“借球消愁”的味道。(www.daowen.com)
“考棚”球场所在地,在原梅县工人文化宫和华侨戏院后面。这块地方,原系清朝前期进行科举考试的考场。清末新政,科举制被废除,“考棚”因此而闲置多年,后因年久失修而自然倒塌,成了废墟瓦砾场,再后来便拨给省立五中(梅州中学前身)开辟为体育场。虽然这块场地不算很大,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中型足球场;然而,正是这块瓦砾成堆又不算很大的足球场,对梅县足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对后来强民足球队的兴起和壮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常到“考棚”体育场踢球的人群中,有梅县启新书局的少老板张作瑨、金石轩刻印工人林立起、印刷工人侯景超、裁缝黄雨柏(又名黄阿才)和蓝淦,以及当时年仅15岁却被伙伴们称为“机灵鬼”的杨运粦等。这群足球青年大都住在梅城中心的义化路、西门路、中山路、北门等地,相距甚近,这为他们经常会面并常聚集在“考棚”体育场踢球、切磋球艺提供了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