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教堂建好后,巴色差会先后派传教士前来驻堂传教办学。在张复兴、徐复光等人配合下,传教士渐渐与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樟村和元坑等地,客家民众慢慢接受了这些免费为人看病疗伤、免费教小孩读书、长相古怪却友好善良的“番鬼”。
1864年,巴色差会派遣德国籍传教士边得志来到樟村驻堂,在樟村周边地区一边传教一边办起教会寄宿学校。
来自德国巴登的传教士边得志1862年来到中国,一度留在香港传教。他在来梅基督教传教士中年纪最大,勤勉、朴素,满头卷发,络腮胡子,眼睛炯炯有神。1864年边得志来到五华樟村时,该村由于宗族间械斗,盗匪横行,加上地处偏僻,导致经济衰败、社会动乱。作为驻樟村教堂的传教牧师,边得志面临大量艰苦的“开荒”工作。他在樟村驻堂,同时把离樟村40公里的元坑作为传教地点。他轮流参与樟村、元坑讲道,经常要步行5小时去探访周边15个村庄的信徒的家舍,有时还要爬山越岭到河源等地巡回布道,为信徒举行洗礼。
1865年,巴色差会委派法国籍传教士毕安(此前报刊资料误将毕安说成德国人)接管了樟村的教区,安排边得志再做“开荒牛”,转移到元坑去筹建教堂与学校。元坑位于长乐(今五华县)长布镇的一个小山村。
边得志(Heinrich Bender),德国籍,在华时间1862—1900(照片来源:瑞士巴色差会Mission21档案馆)
毕安(Charles Piton),法国籍,在华时间1862—1884(照片来源:瑞士巴色差会Mission21档案馆)
传教士绘于约1883年的“元坑教堂”手绘图(照片来源:瑞士巴色差会Mission21档案馆)
五华元坑中书馆手绘图1,传教士绘于1905年前(照片来源:瑞士巴色差会Mission21档案馆)
五华元坑中书馆手绘图2,传教士绘于1905年前(照片来源:瑞士巴色差会Mission21档案馆)
(www.daowen.com)
摄于1905年前的梅州市五华县元坑村教会学堂、元坑中书馆
教会未办学校之前,小孩都读私塾,由一些落第秀才在乡间教小孩识字,背《三字经》,教“之乎者也”的古文。教会办起现代学校后,开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先河,小学开始教国文、算术、圣经、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
在樟村与元坑,教会学校的孩子们对毕安、边得志两位“番鬼老师”极有好感且印象深刻。毕安,曾任巴色差会驻华总牧师,是一位知识渊博、开朗幽默的法国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具有惊人的语言天赋。毕安来华三年就能精通客家话,并能用客家话音节注解《新约全书》,同时还着手编印客语教材。由于当地一直没有中学,毕安、边得志便向巴色差会提出筹建元坑中学的建议,并且开始着手筹备工作。据民国《五华县志·营建志·教堂》记载:“元坑教堂:瑞士巴色传道会于1865年成立元坑教会,建筑教堂。1868年,建筑宗源书室,为初等校舍;养正书室,为高等校舍。1873年,建筑敬业斋为中学校舍,并建养老院……民国二十五年(1936)间,改办萃文中学。”
巴色差会在樟村、元坑传教办学之后惊喜地发现,当地客家人十分重视教育,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接受西方教育,纷纷入教。因此,巴色差会对进一步兴办元坑中学也给予高度重视,特地派遣传教士顾士曼带着5名助手前来协助,同时为了增加中国学生对传教士的好感,特地把精通体育技艺、善踢足球的边得志重新派回元坑。
在梅州市五华县元坑村,仍可找到当年教会创办的中书馆旧址残垣及传教士边得志住房遗址
1873年开办的元坑中学(当时称中书馆),依山而建,气势雄伟,西式楼房鳞次栉比,甚为壮观。楼房之间留有广阔空地,大讲堂后面又有大操场。园林建在山陵上,广数十亩,树木参天,景色幽雅。学校设计科学,生活方便,以红砖砌成暗涧,引山泉水注厨房,成为自来水。作为新式学校,它与书院、私塾不同,实行班级制,学科是人文、自然、体育并举,课程开设有文学、科学、哲学、神学、体育、音乐六科。而体育科目中,设置单双杠、集体操、球类等项目,并建有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在边得志、毕安的努力下,教堂和学校在绿色山谷里比肩而立,十字架下的读经声和学生们稚嫩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在山间回响。
当年元坑中学的教室、校舍等欧式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上。学校还针对山坡陡峭的地势,在校园左侧修建一条3米宽、约有400米长的环山跑道。在山脚下的山坳里,开辟三面环山的草坪操场。在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由边得志教学生踢足球。时人留下这样的记载:“有时下课钟声方歇,球场上已腾起一片打球争夺喧闹之声,故足球技术水准,一般都造诣甚高,而体格强健,则是普遍现象。”[1]
元坑立碑
元坑中学开学时,最引人注目的是边得志组织的足球比赛。边得志在传教兴学时,常常会携带一个足球,空暇时偶尔会拿来练习一下。村民们对这个“活蹦乱跳”的圆球甚感好奇。边得志与乡民们接触时发现五华人秉性豪爽,有刚直之风和一股蛮劲,似乎天生就有踢足球的禀赋,故边得志就有在五华普及现代足球的心愿。正是边得志和元坑中学这块简易足球场,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学踢足球。从此,现代足球就这样落户到中国广东五华元坑,率先与五华客家人结缘。
由于边得志把足球运动引入中学教育之中,元坑中学顿时声名鹊起。当时负笈前来求学者,不仅五华本县学子蜂拥而至,东江、梅江各县和东莞、惠阳、宝安等地基督徒的子女,也纷纷前来。1876年,元坑中学增设师范班,培训师资,以适应教会兴办中小学的需要。元坑一时成了巴色差会在东、梅两江传教办学的中心,亦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当地人说起元坑不无骄傲,甚至称华侨从海外寄信回家乡,信封上只要写上“中国元坑”就一定可以收到。
元坑中书馆先后培育出了魏锦新、江爱其、魏灵圣、李伟容、李华瑞、李其美、李兴横、李法春等中国内地第一批足球运动员,是足球运动在梅州地区的滥觞之地。从1873年现代足球落户五华元坑,到1905年诞生了五华籍的“世界球王”李惠堂,这里当之无愧成为了中国足球的“正脉”所在。应该说,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边得志这位德国传教士堪称是足球运动传入中国内地的开山洋鼻祖,而他的同事、法国籍传教士毕安在整个过程中也居功至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