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名 《序卦传》曰:“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说文解字》则谓“泰,滑也”。而“滑”是“利也,从水”。《辞源》释滑之利在“不凝滞也”,如《周礼》之“调以滑甘”。“不凝滞”近乎流畅或通,所以说“泰者通也”。通泰则安,故泰又涵安详之义。
卦象 下卦乾,象征天,阳;上卦坤,象征地,阴。天阳由上而至下,地阴自下而达上,形成阴阳交流,天地沟通。《象传》曰:“天地交,泰。”卦辞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小往”指阴向上(外),“大来”,指阳向下(内)。为什么“吉亨”?《彖传》的解释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并据卦象结构分析道:“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象征“内君子而外小人”,说明“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就自下而上的爻情趋势看,阳爻呈增长而阴爻趋消亡。据其消长而联系岁月更替,以一阳初生的复卦()代表农历十一月,则“三阳开泰”之卦当为次年正月。
初九阳刚得正,定下卦乾之根基,上应阴柔六四,下与九二、九三紧密结合。以茅草比喻,三者根系连在一起。爻辞云:“拔茅茹,以其汇,征吉。”程颐释“茹”为“根之相连者”;“汇,类也”。拔起茅草,根系相连,表明类同志合,前进当吉。《象传》认为:“拔茅征吉”,显示“志在外也”,即初九之志,在于上进(在外即在上)。
九二以刚健之质,居下卦之中,与六五上下相应,为德才兼备而能秉持中道者。爻辞云:“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程颐、朱熹均将“包荒”释为“包容荒秽”;“用冯(píng)河”(泅渡大河)为“果断刚决”;“不遐遗,朋亡”为“不遗遐远而不昵朋比”,即远交不弃、近朋不亲而唯德才是举。由此说明九二崇尚中行之道。《象传》认为“包荒,得尚与中行”,在于“以光大也”,即九二光明正大。其实,“包荒”不应仅理解为“包容荒秽”,而且应理解为包容一切不合“正统”的观念与行为。当然,违法者除外。
九三刚正,远应上六而欲往,近比六四又知复。居坤地之下而明平野必有险坡,行坦途之上则诫艰危以免灾祸。爻辞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没有单纯平坦而不存在危坡,没有一味往进而不会回复。面对艰险,正固其心则无灾患。不必担忧其诚信,饮食自有口福。《象传》认为:“无往不复”是由于九三处于“天地际也”。天地之间,往而复来是大自然的规律。
六四居上卦之始,与六五、上六二阴爻亲密为邻。爻辞云:“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翩翩飞舞,虽不富有(《易》以阴爻之形空虚,常称“不富”),却有同类相伴为邻。胸怀诚信而不必告诫。《象传》指出“翩翩不富”在于“皆失实也”,即三个阴爻皆处上卦,离地凌空而失实。“不戒以孚”,则因相互志同道合,“中心愿也”。(www.daowen.com)
六五阴柔得中而居君位,下有九二援应,上得四、六比邻。爻辞云:“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帝乙系商代君王,下嫁其妹求福,当属大吉。《象传》认为“以祉元吉”,在于“中以行愿也”,即六五遵循中道行其意愿(将其妹下嫁九二)。
上六处泰之极,物极必反。爻辞云:“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城墙倒塌,倒入城壕,反映出一片乱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动用武力,而只能在所属城镇中发布告示。固执成见,则遭困辱。《象传》指出“城复于隍”,表明“其命乱也”,即上六象征的体制政令已经乱套了。
卦德 泰卦昭示:(1)安定通泰的局面要通过阴阳往来、上下交流而获得;(2)维护安泰,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合力;(3)领导者(六五)应虚怀若谷,任用英才(九二);(4)治久或乱,宜因势利导,避免墨守成规,随意动武。
卦主 九二既能“包荒”,又敢“用冯河”,无私无畏,维护安泰大局,为成卦之主。六五以中道执政,上下交往,用柔蓄刚,为主卦之主。《周易析中》以二爻皆为成卦之主兼主卦之主,非也。泰当盛世,所谓主卦之“主”者,一也,岂能容二?
卦变 如九二由阳转阴化成六二,泰卦变为明夷卦()。其象如日落地下,光明受蔽。它启示人们,开创维护安泰局面,须有刚毅坚强而又举措适度之雄才辅佐政事。不然,还应韬光养晦。如六五由阴转阳化成九五,则泰卦变为需卦()。九五虽中正而性刚烈,不能下交与九二相应,人才得不到及时启用,唯有按需卦释出的信息:待时以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