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意象释卦:象征与援应,意象悟道

意象释卦:象征与援应,意象悟道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象释卦分列卦名、卦象、卦德、卦主、卦变等五个方面,各有侧重而互相联系。象征作为《周易》思辨论证的重要方法,源起卦象直观的精巧构思。上下卦中央之爻尊为得中,象征秉持中道。上下二爻阴阳相连,谓之相比,象征亲近互助;上下卦相对二爻,即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如属一阴一阳,谓之相应,象征和合援应。

《周易正义》引《易纬》之说:“卦者,掛也。言悬掛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这就是说,卦象用来“示人”,通过图形表述一定的意涵。王弼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经也罢,传也罢,其中文字主要地都是用以阐明卦象之意的。但是,无限丰富的卦象意境既难用有限的语言来完整全面地加以表述,又易随析象者的主观视角而各呈歧见,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孔子在《系辞传》中指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实践表明,两千多年来不断问世的几千种易学著作,尽管文海浩茫,依然无法尽容六十四卦的广博意蕴。此中奥秘在于,卦象固为定体,确实而分明,其内藏之意却虚无缥缈,宛若游魂,散则气漫六合,集亦变幻无常。它随时之势而移,缘事之情而转,更依人之感而化生万千。孔子由此提问:“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接着他自己回答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卦象中所寓的“圣人之意”可不可见,他似乎并未直接答复。但如认真体会,答案其实也很明白:欲探立象之意,应析设卦之情,研系辞之言,进而求变通之利而臻鼓舞之神。神者,至精也,至思也,至悟也,至明也。《系辞传》确信:“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由此可见,探究意象是同分析卦情、研读经文、利用变通融为一体的系统思维过程,终极目的在于进入“神而明之”的境界。这种感性与理性相会通而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正是鲜明地体现着《周易》思辨特色的意象思维。它可以包容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艺术)思维,通过人们的整体感受而触动思想机器,引发五光十色的见解与创意

意象释卦分列卦名、卦象、卦德、卦主、卦变等五个方面,各有侧重而互相联系。

卦名体现卦象的基本概念。名以象著,象以名显。“名不正则言不顺”。欲正其名,则首当明其意涵与来由。

卦象是《周易》的基石。《系辞传》云:“象者,像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皆征验于象。象征作为《周易》思辨论证的重要方法,源起卦象直观的精巧构思。王弼曰:“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言与象水乳交融。要想真正把握《周易》的妙旨精义,必须了解卦象的形态、构架、时位,进而探究其情其理。每卦六爻,自下而上,始爻谓初,终爻谓上,其间则二、三、四、五,顺序排列。并称阳爻为九,阴爻为六。如乾卦六爻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坤卦六爻分别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余卦类推。凡阳爻居奇数位、阴爻居偶数位称得正或当位,反之则不正不当。上下卦中央之爻尊为得中,象征秉持中道。上下二爻阴阳相连,谓之相比,象征亲近互助;上下卦相对二爻,即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如属一阴一阳,谓之相应,象征和合援应。(www.daowen.com)

卦德指卦的品性、特征与道德意义,体现着自然与社会一以贯之的“天人合德”。孔子传述《周易》的主旨,就在于宣扬道德思想、道德哲理与道德规范。他在《系辞传》中感叹:“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神道设教的基本途径即在借卦彰德。

卦主为全卦六爻中的主爻。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指出:“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也。”“故六爻相错,可举一明也。”“彖”指卦辞,亦及《彖传》。王弼认为,抓住主爻认真研析,即可明白全卦的整体意涵。主爻又分成卦之主与主卦之主。按《周易折中·义例》阐释:“成卦之主,则卦之所由以成者。”“主卦之主,必皆德之善而得时得位者为之。”并且申明:“刚柔中正不中正之谓德。”

卦变之说由汉代易学家始倡,原为援以解释经传文字。通过本卦爻变,生发之卦、互卦、错卦、综卦等等,参以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可谓名目繁杂,更多牵强附会,因之屡遭义理派痛斥。但是,就意象思维而言,卦爻变化反映着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变化,既有可资借鉴之处,还可略增某种雅兴妙趣。事实上,孔子在阐释某些经文时,早已取得了爻变的原创专利。这里仅借主爻之变化以为略例,帮助读者玩味因果,举一反三,或可启引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