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之中,巽为风,坎为水。合成风水。其实,《周易》与风水本无直接关联。依循“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的原理,风属阴,水属阳;而根据功用动向,则乘风而上为阳,顺水而下为阴。无论如何,风水已自然地融入了一阴一阳的《周易》哲理之学。《诗经·大雅·公刘》赞颂周代祖先公刘带领民众由邰迁豳,开拓疆土,建设家园,就有“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描述。公刘在“既溥既长”的宽广土地上看日影,定方位,登上山冈测风向,俯视四野观流泉,概言之为“相其阴阳”,即研察揣度环境情状,其主要对象便是“风水”。可以看出,这样的观风赏水,“相其阴阳”,实系环境考察。建设城镇、村邑、住宅乃至于坟墓,大概都应讲究这道程序。而比较完整地提出“风水”说者当是晋代的郭璞,他认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有关风水的研析称之堪舆术。舆者,承载万物的大地也。所以,风水学关联着地理学。而按一阴一阳之道,地理显然不能离开天文。由此伸延扩展,风水之学被今人说得满目琳琅,乃至神明奇特,固属事出有因。然而,正本清源,一般民间的所谓风水,并非复杂得必请大师考究认定不可。普通的宅地风水评价,最重要的在于主人的自我感觉。自觉建筑物及其布局向阳、透气开朗、安宁舒适;空气流动平和,不剧不直,通道顺畅,居室舒适,结构合理,进出层次井然,往来有条不紊,加之饮水品质良好,下水幽而不壅,便属上佳风水。而这种自我感觉的相对理性确立,关键在把握好《周易》启导的意象思维。
风是象,水是象,四方环境皆是象。象中寓意,“意以象尽”。风水评价的本质恰恰在于人们怎样观其象而得其意。最简单的门窗,开可采日月之光,纳六合之精;闭可绝舍外之邪,保室内之正;还可以从中感受一阴一阳的和应互动。然而,象是客观的、固定不变的,意是主观的、因人因时而异的,并且随着文化习俗而各有崇尚。例如,中国人关注重门密户,日本人讲究玄关设置,现代不少西方人则爱好落地门窗。但是,门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联系着风水的整体格局。《黄帝宅经》告诉我们:“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谚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身体未立,冠带何为”?因此,风水的首要一环是总体形势良好,而门户作为冠带,则可优化体象,提升身价。至于现在有“大师”以更动室内摆设来改善风水者,其实已偏离风水学原旨而成为装潢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原理立足于意觉暗示,应当归属于心理学而非质朴的风水学了。
在意象思维活动中,门户可能触发局部的意感,形势更能启引整体的意觉。形势可因门户而增辉或失色,门户则随形势而堂皇或落寞。诚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感、意觉尽可千差万别,而意境之高、立意之正,则应一无例外地成为风水评析的要中之要。曲理虚言终归假,向善意觉常寓真。《陋室铭》说得好:“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注释】
[1]借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语,“般若”为无上大智慧;“波罗密多”寓“渡彼岸之义”。佛说“渡彼岸”即到达菩萨境地、极乐世界。《易》喻“渡彼岸”,指到达道德的最高境界、认识的自由王国。佛学有“深般若”与“广般若”,以深为体,以广为用。本经曰“正般若”,由正致中,以正为则,以中为本。《周易》云:“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中正以观天下。”又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明确提出“天人合德”的观念。
[2]《般若心经》指出的“十八界”,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昧、触、法六尘以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般若心经》从客观对象的虚空性出发,强调十八界的“无”。《般若易经》则从卦爻的象征性出发,认为卦象爻象可以模拟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蕴涵思想观念,从而以象为载体,展示事物的运变信息,在不言中强调十八界的“有”。《周易》云:“象也者,像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因此,本经依循卦爻反映阴阳消长、刚柔推移的原理,强调象中“有道”、“有情”、“有十八界”。《周易》又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故曰“象中有生生之情”。(www.daowen.com)
[3]《周易》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无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4]《周易》云:“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5]《周易》之“三道”,即“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五谛”即太极生生律、易简成位说、通变知几论、道德性命观、意象思维学。“九德”即“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八原理”即“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往来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6]《周易》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与日月合其明”;“以继明照于四方”;“保合大和,乃利贞”。
[7]《周易》云:“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当位以节,中正以通”;“知几其神乎”;“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此而已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