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易》今论:道德论述闪耀哲学光辉

《周易》今论:道德论述闪耀哲学光辉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仁义既系至德,又系人道。道分而出德,德合而入道。阴阳一体启大道,刚柔合德化仁义,从而使道德论述闪耀出哲学的光辉。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曾子的体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我们将能发现贯串于孔子道德观的一条红线:道一德一中一和一生。让道德伦常融入哲思,并且巧妙而恰当地运用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心理语言与心理暗示,提升人们对于道和德内在一致的认识境界。

《周易》今论:道德论述闪耀哲学光辉

论语》中说的“道”,唯“修齐治平”为要;《易传》说的“道”,不仅表现为客观规律,而且表现为宇宙本原。《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道作为阴阳二者的对立统一及其运动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德作为适应道的客观要求的社会人文观念,化生出继道而行的“善”。从根本上看,道与德是一以贯之,并相互转化的。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道据德之源,德发道之流,源流相继,滔滔不绝。《系辞传》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仁与义正是孔子道德观的核心。仁义既系至德,又系人道。道分而出德,德合而入道。人要合乎道,必须合乎德。所以,孔子又在《文言传》中告诉我们:“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之德见于刚,地之德见于柔,日月之德见于明,四时之德见于顺序运转,鬼神之德见于趋吉避凶,人类之德则见于仁义。以体言之,仁为阳,义为阴;以用言之,仁为柔,义为刚。阴阳一体启大道,刚柔合德化仁义,从而使道德论述闪耀出哲学的光辉。《系辞传》还指出:“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易简”作为乾坤之大道而配仁义之至德,再一次提纲挈领地把道与德串联起来,融合起来。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曾子的体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启迪人们,道并非不可捉摸的玄虚之物,而在于“明明德”而“亲民”,直到“至善”的境地而止。

孔子在《易传》中以道引德,在推导出仁义之善的同时概括出“中正”之则。对此,《象传》作了很多阐释,诸如“显比之吉,位正中也”;“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九二贞吉,得中道也”;“九五含章,中正也”等等。《周易折中·义例》认为“刚柔中正不中正之谓德”。“中正”之德亦即中正之道、中庸之道,它标志着阴阳得时、刚柔当位、乾坤成列、易简达理。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为什么“中”作为德可以说“至矣”,登峰造极了呀?因为它蕴藏着道。对于一阴一阳来说,中意味着平衡,意味着和合。“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中可以求得和,而和又可以促进“育”,即生命的逐代进化、人类的持续发展。在《易传》中,孔子更发人深省地揭示:“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由此,我们将能发现贯串于孔子道德观的一条红线:道一德一中一和一生。进而感悟到为什么孔子的道德思想不仅成为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伦理学典范,而且成为颠扑不破的传统哲学奠基石。(www.daowen.com)

孔子的道德观集中着中华传统伦理学和哲学交织的精华,还隐藏着心理学的玄机妙理。《易传》一语挑明:“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然而,孔子不信鬼神,他深思熟虑传述《周易》,正是为了解开古《易经》的神秘面纱,使之走下神坛,化神道为人道。他在《系辞传》中明确宣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让道德伦常融入哲思,并且巧妙而恰当地运用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心理语言与心理暗示,提升人们对于道和德内在一致的认识境界。诸如“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等,对于今天惯用简单枯燥的言辞进行道德说教者,应是一面值得细照的明镜。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确切而自然地把握好道与德的有机联系,做到道以明德,德以载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