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易》论意象释卦,探索从秩序到生生崇尚

《周易》论意象释卦,探索从秩序到生生崇尚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观《论语》,可以感受到孔子怀有一种极其鲜明而强烈的秩序意识。然而,孔子在《易传》中已不再为秩序而论秩序。秩序的基本点已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提升到把握阴阳之道的哲理高度。据此描画勾勒,我们会发现《易传》隐藏着的一条哲理脉络:由秩序而顺时当位,继而阴阳和合,进而万物化生。对于秩序的一切崇尚与锲而不舍的追求,将全部纳入于“乾男坤女”、“乾易坤简”的生生过程之中。

《周易》论意象释卦,探索从秩序到生生崇尚

统观《论语》,可以感受到孔子怀有一种极其鲜明而强烈的秩序意识。“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一大支柱;而仁义更是精神世界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纲领。“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学诗可以维护语言领域的秩序,让思想保持正统而不入邪道。总而言之,“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遵循文武之道而礼制完备的周朝,建立了一套体现文明昌盛的社会秩序,怎么能不令孔子长久心仪而亦步亦趋呢!

孔子在《易传》中也强调秩序,并以深刻的哲思归纳为一个字: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然而,孔子在《易传》中已不再为秩序而论秩序。秩序的基本点已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提升到把握阴阳之道的哲理高度。由于阴阳推移、刚柔相摩,阴阳之位不断地运动变化。于是时随位转,位随时移,秩序跳出了固定不变的世俗框架。《彖传》云:“六位时成”,六爻各就其位,卦时由此顺成。而顺时当位的本质要求则在“保合大和”,让“天道下济,地道上行”,阴阳和合,刚柔互济,实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据此描画勾勒,我们会发现《易传》隐藏着的一条哲理脉络:由秩序而顺时当位,继而阴阳和合,进而万物化生。万物化生是建立秩序的出发点,也是维护秩序的归宿点。万物化生就是生命的化育、养成、茁长、壮大,表现为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系辞传》指出:“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万物以各种方式保护着自己生命的存在,而人类则千方百计地“利用安身”以崇天地之德。《系辞传》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而“生生之谓《易》”。一部《周易》,就是生生之经、生命之经。对于秩序的一切崇尚与锲而不舍的追求,将全部纳入于“乾男坤女”、“乾易坤简”的生生过程之中。“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综上所述,《易传》反映了孔子晚年通过哲理探索而获得的思想升华。《周易》遇孔子,筮书化明经;孔子得《周易》,贤者成圣人。如果说《论语》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那么《易传》不仅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更且体现了孔子思想的精深。研究孔子思想倘然局限于《论语》而束《易传》于高阁,犹如研究毛泽东学说唯重《语录》而弃《三论》。在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设若摆脱不了两千多年前《系辞传》的批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则真正的孔子道之“鲜矣”!(www.daowen.com)

孔子之道的真谛,集中地体现于他晚年的自我总结:“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既是一种超常的思想境界,又是一种精深的思想方法。怎样做到“从心所欲”?怎样才称得上“从心所欲”?用现代话解答,就是“彻底解放思想”。怎样做到“不逾矩”?怎样才称得上“不逾矩”?用现代话解答,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唯有如此,我们方能真正认识孔子、理解孔子。唯有如此,我们方能真正认识《周易》、读懂《周易》。

(本文入选2008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儒家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