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犹豫到坚定的无神论

从犹豫到坚定的无神论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尽管其中包藏着政治隐语,却不容回避对神、天的信仰。其实,统观《论语》,孔子应当看成是一个无神论者。总起来说,《论语》反映的孔子应是一个头脑清楚但未能完全摆脱现实生活束缚而不时犹豫的无神论者。神没有特定的存在方式,《易》没有特定的存在形体,所以它们才能无处不在、无物不成。因此孔子认为,懂得变化之道的人,便是懂得神的作为的人。

从犹豫到坚定的无神论

孔子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历来存在争议。前者的根据是,《论语》有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证明他敬重祭祖祭神。卫灵公的大臣王孙贾问:“‘与其去讨好奥神,宁可去讨好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道:“这样讲不对,得罪了天,还有什么可祷告的呢!”尽管其中包藏着政治隐语,却不容回避对神、天的信仰。此外,孔子对于“天”的一些说法,也表明了他心中有“神”。其实,统观《论语》,孔子应当看成是一个无神论者。“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反对一些人到处祭灵拜鬼,认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他还告诫学生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当季路专门问及鬼神之事时,孔子立即进行反问:“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还要问死后的情况,孔子又以反问的方式予以制止:“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见,在孔子“敬鬼神”的表面现象后面,隐藏着颇为复杂矛盾的思想心态。第一,祭礼是礼制的一部分,对道德建设有一定好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当然要给予支持。第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要老百姓相信,愿意这样做,实际效果好,何必去拆穿鬼神的西洋镜?第三,作为君子,作为明白事理的仁人志士,重要的是做“人”的文章、“生”的文章,千万不可随波逐流,落入“死”“鬼”愚昧迷信的俗套。第四,“天”意味着道义的力量,一旦道不可行,唯有仰天兴叹了。总起来说,《论语》反映的孔子应是一个头脑清楚但未能完全摆脱现实生活束缚而不时犹豫的无神论者。

晚年的孔子,从《周易》中获得了灵感,开始站上哲学的高度,揭鬼神之本质,析死生之因由。对此,《系辞传》作了多方位、多角度的阐释。现择要分述于下。

(1)“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幽明”象征着地府与人世,它的情形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只要观察天文地理就可了解。死是生的终结,生是死的起始,这是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人之生是物质的精气聚合,人之死是物质的精气离散,所谓游魂,不过是物质变化的一种状态。倘若一定要说鬼神,则其情状无非如此而已。

(2)“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神没有特定的存在方式,《易》没有特定的存在形体,所以它们才能无处不在、无物不成。因为它们掌握了昼夜(阴阳)之道,所以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3)“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周易》占断在于极尽天地之数的演算而推知未来,会通变化而成事业。由于阴阳推移,变幻莫测,所以才被称为“神”。(www.daowen.com)

(4)“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里说得很明确,所谓“神”,即指“道神”。“道神”的行为,就是“德行”。因此孔子认为,懂得变化之道的人,便是懂得神的作为的人。

(5)“《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里所言的“至神”,就是“感”。“感”是什么?“感”是感悟、思考、认识。只有“感”,才能通晓天下事物的情形因由。圣人凭借《周易》“极深而研几”。“极深”,就是极其深入地去思考、领会、认识。“研几”,就是研究探讨事物之“几”,即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刚开始出现变化的细微苗头,借以预见吉凶。所以,“神”者,其实是思想认识的神明,这才可能实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达到“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最后,孔子在《系辞上传》中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是什么?神就是明:明白阴阳之道,明白化裁变通,明白崇德广业,明白开物成务。神在哪里?神在人的聪明智慧的头脑里。正是基于如此坚定明确的观念,孔子以震撼人心的声调发出肺腑之言:“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