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易》解析:意象悟道与内在联系

《周易》解析:意象悟道与内在联系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易》以天为法,以人为本。所以,《周易》的觉悟,在于用慧心体悟天地之道与人道的内在联系,用慧眼洞察自然现象对人生的启示意义。要言之,《周易》的觉悟就是“觉其阴阳,悟其变通”。说到底,《周易》的觉悟是在想象中产生的,《周易》的智慧是在想象中获得的。看来,《周易》的觉悟形成机制与佛学的觉悟形成机制似乎背道而驰。

《周易》解析:意象悟道与内在联系

听说同学们很有一些近佛听禅的兴趣,一时触发我的顿悟,想来联系《周易》,谈谈觉悟。

“觉悟”一词,在上世纪一段时期里曾被广泛运用:思想觉悟呀、政治觉悟呀、阶级觉悟呀、路线觉悟呀,说来巍然,听来俨然,想来凛然。做错了什么事,有时甚至实际上是做对了的事,叫你检讨,你还得一副坦然模样地说:“觉悟不高啊!”看来,这样的觉悟,绝非真实的反思、内省的心声,而恰恰反映着思想的麻木、意识的僵硬。

望字生义,按照“六书”的“会意”,“觉悟”二字很好解释:觉者,学有所见也;悟者,五口到心也。所谓五口,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入口,它们接受着色、声、香、味、触五种体外之“尘”。《说文解字》云:“觉,寤也;从见。”“悟,觉也;从心。”觉是寤,悟是觉,所以觉、悟皆寤,即大家都从睡梦中张开眼睛醒来,意思好像并无不同。其实仔细分析,差别还是有的:觉“从见”,悟“从心”,唯有看得见、认得明的,才能觉;看不见、认不明的,只能靠心去悟。而东汉儒生的杰作《白虎通》又提出一种说法,认为“学之为言,觉也,悟所不知也”。把觉与悟视为学习的理想境界,强调学习要达到觉,达到悟,化不知为知。

学用《周易》,尤贵觉悟。首先是“觉”,“学有所见”。比如,学乾卦,见其气势而知“天行健”。学坤卦,见其格局而知“地势坤”。学屯卦,见其结构而知“云雷”。学蒙卦,见其组合而知“山下出泉”。接着继续开动脑筋,向“悟”前进。《周易》之悟,并不在“五口到心”,而在“吾(我)得慧心”。“慧心”一词,借用佛学用语,如《楞严经》所说:“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有了慧心,就有了能见“实相”的慧眼。“实相”体现佛法,体现大智慧的见解,说起来很玄。而以现代社会的知识观分析,“实相”即系真相,它显示着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具有觉悟,关键在于他能否明白事物的真相,洞察事物的本质。

《周易》以天为法,以人为本。它崇尚立天之道,立地之道,主要是为了弘扬立人之道。所以,《周易》的觉悟,在于用慧心体悟天地之道与人道的内在联系,用慧眼洞察自然现象对人生的启示意义。如果进入了这样的思想境界,我们就会深刻理解孔子传述《周易》的“圣人之意”,通过《象传》,十分自然地懂得:“天行健”可以引申到“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可以引申到“君子以厚德载物”;“云雷”可以引申到“君子以经纶”;“山下出泉”可以引申到“君子以果行育德”……要言之,《周易》的觉悟就是“觉其阴阳,悟其变通”。

觉悟的核心是智慧,智慧的体现是觉悟。学用《周易》首先在于觉悟,在于智慧。这种觉悟与智慧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的资质,更重要的恰恰有赖于后天的修养,在学用《周易》过程中修持慧心,锻造慧眼。诚若南宋杨万里所言,掌握了《周易》之道,“蚩(痴)可哲,慝可淑”,愚笨可变得聪颖,奸邪可化为善良。当然,原本聪明的会更加聪明,原本善良的将更加善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增长智慧、提高觉悟的实践,自始至终地表现于学用《周易》的全过程。

那么,《周易》怎样默默地赋人以智慧呢?回答是:《周易》阐道,以道赋人智思;《周易》扬德,以德赋人慧心。更重要的是,《周易》为了阐道扬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象意思维,或称意象思维。它以卦爻的形象模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联系面对的现实疑难问题,启发人们思考探索卦象变动的道理及其蕴藏的象征意义,帮助人们拓展想象空间,提升想象境界,坚持以积极的态度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与可能后果,按道德原则确立是非标准,据时空条件理清应变思路,进而作出判断,制定对策,趋吉避凶。这样的意象思维,以象生意,因意缘象,实现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促进左右两个半脑的组运联动,从而发挥了思维功能的系统化及由此导致的整体效益最大化。这样的意象思维,有利于在道德觉悟的基础上促进创造性想象力的健康发展,以致可能倾听深藏的直觉音声,唤醒沉睡的灵感基因,大大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动能,并在潜移默化中凝炼识见、深化觉悟、升华思想、增进智慧。

意象思维是意与象的统一体。象是卦爻图形,可见可感。意是蕴藏于卦爻中的涵义,借象以发。从造象者的角度说,应当先有意而后有象,如孔子所云:“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即圣人制立图象是为了充分表达内心意念,设定各卦是为了充分显示物情人事。而从观象者的角度说,则是先有象而后有意,如王弼所云:“象以意尽,故可寻象以观意。”所谓“观意”,表面上是观察探究造象者的“圣人之意”,实际上是启引生发观象者自身之意。所以,造象者可谓“象以意生”,观象者则为“意以象生”。而追本溯源,即使造象者的意,也并非真的先象而生。因为《周易》的卦象是通过“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模拟天地人物的情状而设计描画出来的。必须先有显示万物情状的表象,然后才有圣人模拟仿效的卦象。所以,卦象是对于物象的抽象,并在抽象过程中产生“圣人之意”。总之,被意象思维视为根据的卦爻图象,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实体,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生动物象。而卦象中所寓的“圣人之意”,同样地源自客观存在,源自现实世界。因此,观察卦象以探研其意义,必须结合观察事物运动变化的现象以探研其趋向,觉而得哲思,悟而明变通。

说到底,《周易》的觉悟是在想象中产生的,《周易》的智慧是在想象中获得的。《系辞传》指出:“《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有感才能觉,有感才能悟,有感才能酝酿智慧。什么是感?感就是思索,就是探究,直白地说就是想象。《说文解字》云:“感,动人心也。”看来,《周易》的觉悟形成机制与佛学的觉悟形成机制似乎背道而驰。佛学的觉悟是在“万念俱寂”、心灵纹丝不动的“禅定”境界中达到的,而《周易》的觉悟是通过心灵的颤动、哲思的萌发以达想象境界的升华来实现的。其实,佛学觉悟的心静强调静而非静,《周易》觉悟的心动强调动而有静:动体现想象的无际伸展,静反映想象的止于胜境。《系辞传》云:“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所谓“远”,意味着想象广泛伸展,不可阻遏;所谓“迩”,意味着想象近止心头,正而不流。由此看来,佛学与《周易》在促发觉悟、寻求智慧的途径上,似具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周易》的阐述非常清晰、非常鲜明,它指出:“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诚然,《周易》的“一致”哲思,建立在一阴一阳之道的基石上,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所以,《周易》的想象绝非随心所欲的想象,更非胡思乱想与痴心妄想。就觉悟而言,《周易》的想象具有深厚的道德根基;就智慧而言,《周易》的想象具有默认的思想原理与思想方法,并且形成了一系列无须明言的潜规则,诸如以象启想、遵道正思、演数效变、审时度位、当名辨物、彰往察来等等(详见拙著《想象的智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从本质上说,《周易》的觉悟是心灵的觉悟,而《周易》的智慧则是想象的智慧。这种觉悟与智慧归结到一点,即为易道真谛。寻求易道和寻求佛法,各有其独特的奥妙。比如去杭州灵隐寺拜佛悟法,首先要进入穆穆殿堂,其次是面向庄严佛像,再次是虔诚焚香礼拜,然后聆听方丈讲经说法。然而,倘若着眼于那尊庄严佛像及其无边法力,绝不可能见到真正的如来。诚如金刚经》所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对照易道,则可以比喻为:卦是殿堂,经是佛像,占是焚香,传是方丈;而最终通过想象获得觉悟与智慧才是真正的如来,真正的佛法宽广。因为不懂得卦象,不明白卦意,绝对无法登《周易》之堂。经文固然要读,还要靠传解释,但切不可拘泥于表面文章而忽视了其中的妙旨精义。至于“占筮”,无非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目的在于营造庄重气氛,以利集中注意力。而最最重要的是,必须紧紧把握学习《周易》的大方向,在明象、读传、解经的基础上,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方面认真思考,拓展想象,真正做到悟阴阳之道,觉通变之理,得智慧之心,以期“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即不断开发物质世界,完成人类社会使命,努力推进认识真理与实践真理的历史过程。(www.daowen.com)

《周易》的觉悟及与之共生的智慧既联系着形而上之道,又伴随着形而下之器。道不离器,器因时新,加之“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所以《周易》的智慧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能够融合时代潮流、涵容时代精神。比如《周易》的天人观,在汉代可以演化出“君权天授”的信条,在唐代可以演化出“贞观”之治的年号,在宋代可以演化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在清代可以演化出“顺天而治”的王道,到了当代,则可以演化出“天人和谐”的响亮口号。然而,真正的《周易》觉悟与智慧不在牵强附会,而在牵象附会:首先要“牵”住卦爻体现的相关征象,“附”之以事物运动变化的实情,“会”之以通情达理的妙思创意,形成一条“明象得意”的认识链,使现实事物的具体表象转化为浮动心间的思想图像,进而可能触发直觉,启引灵感。显然,上述转化过程无法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当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意味着人们提升觉悟,进益智慧。反之,则表现为觉悟与智慧的逆向运行,从而可能导致牵强附会,产生错误判断。尽管如此,“牵象附会”始终是《周易》意象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只要坚持其道德准则与哲思原理,必将成为催生觉悟、孕育智慧的有效途径。对此,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已经作出了肯定的证明,而新时代的号角正在唤起人们的新关注与新热情。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发达国家开始迈出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的步伐。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托马斯·弗里德曼新著《世界是平的:21世界简史》和现代知名作家丹尼尔·平克的《全新的头脑:从信息时代到概念时代》,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文化界以至政治界的广泛共鸣与热议。前者提出,适应概念时代的必备知识包括:

1.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

2.CQ(好奇心商)+PQ(激情商)>IQ(智商)

3.善于和他人友好相处

4.开发右脑的能力

平克告诉我们:“为了能在这个时代更好地生存下去,我们需要用高概念和高感触的天资来补充已经相当发达的高科技。高概念包括创造艺术美情感美的能力,发现特点和机会的能力,撰写令人满意的叙述文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能力。高感触包括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人类交往精妙之处的能力,寻找自身快乐和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能力,以及在探求目标和意义的过程中超出日常范围的能力。”平克认为这些能力原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只不过“已经像肌肉一样萎缩了。现在的挑战是将它们恢复原状”。弗里德曼则以最后一章的整个篇幅对能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归纳。该章的醒目标题是:结论:想象。他首先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然而,他有一个解不开的结:“11月9日与9月11日。”11月9日宣告了柏林墙的倒塌,9月11日却发生了纽约世贸大厦的轰然毁灭。作者写道:1989年11月9日,“当时,在匈牙利,一定会有一个人——也许是总理,也许仅仅是一个官员——首先想到:‘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打开同奥地利的边界,如果东德人看到他们的邻居逃到西方后也受到鼓舞,聚集在柏林墙周围,然后把它推倒,会有什么后果’?”接着他进行对比说:“当然,9月11日改变了这一切,它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想象力,展示给我们一群可恶的人的力量。”弗里德曼既崇尚想象力,又害怕想象力。怎么办?他陷入了难以摆脱的现实矛盾。面对这样的时代难题,回过头来审视公开宣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东方圣经《周易》,看来能够给弗里德曼们指点迷津。因为《周易》所创造的表象简明而内蕴丰富的六十四卦,生动活泼地向人们展示了六十四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状态的本质直观,开启了六十四条通过刚柔相摩感悟良知的道德心路,描画了六十四种顺时当位地正确待人接物以趋吉避凶的哲思模式。如果抓住要领学用《周易》,深刻领会其阴阳之道的精蕴、“保合大和”的境界、“万国咸宁”的理想、生生不息的要旨以及意象思维的微妙,必将十分有利于系统开发、平衡右脑与左脑的固有潜能,提升综合思考能力,启觉发悟,导智生慧,从而为人类的繁荣进步与世界的和谐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创造性力量。

(本文原为浙江某高校学生准备的演讲稿,后因故未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