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文明之经、道德之经,也是慧思之经、创新之经。它提出的一系列博大精深、空前启后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命题,表明它无愧为包涵创新思维的杰作。另一方面,它还创造了一套别具一格的符号文字体系,广泛而深刻地启引、感化和激励着人们生发与运用促进创新思维的想象力。
第一,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
《系辞传》云:“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它表明,《周易》的根本作用有两条:一是“开物成务”,即开发物质世界,成就人类事业;二是“冒天下之道”,即概括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开物成务”,必须创新;“冒天下之道”,也必须创新,由此而构成《周易》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
长期以来,《周易》常被人们或者视为神秘的占卜书,或者视为纯粹的义理书,甚至与《老子》、《庄子》一起并列“三玄”。其实,《周易》并不玄虚。它联系实际,讲事,讲器,讲开发利用,讲革故鼎新。照我们今天的说法是提倡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系辞上传》第五章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里的“富有”和“日新”,包容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系辞上传》第十一章开宗明义地指出:“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再一次表明,圣人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创设社会需要的器物、体制供民众使用,为天下谋利益。《系辞下传》第二章甚至通篇论证了历史上十二种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的创造制作及其设计思想探源。
“开物成务”,必须“冒天下之道”,了解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规律隐藏在生动活泼的表象深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因而“不可为典要”,即不能作为僵死的教条,而应“唯变所适”,唯有适应变化才是正确的途径。为此,《周易》倡导“极深而研几”,以积极有为的创新精神,及时开动探索真理的思想机器。
《周易》创新思维的精神动力,还来自人们对预测未来的期望。《易》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如果不彻底改变思维定式,切实解放思想,很难达到逆数知来的要求。这对于创新思维的培育发展,显然又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激励。
第二,创新思维的多种形式。
体现《周易》创新思维本质特征的是它那丰富、鲜活、睿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蕴藏在多姿多彩的种种想象形式之中。
一是理想,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教育理想、法制理想等。《周易》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保合大和”,理想世界是“万国咸宁”。
二是设想或构想,它是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方向、进程、格局等的结构性综合想象。通过这种形式,《周易》阐述了道的存在与功能、八卦的结构与来龙去脉、吉凶祸福的象征以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统一等。
三是假想或假说,它是运用归纳法得出的一种可能性很大但尚未完全验证的立论。《周易》通过这一形式,描绘了天、地、人的关系,象、数、理的关系,变易、简易和不易的关系,以及“时、位、正、中”的关系。
四是拟想,即模拟想象或比拟想象。采用这种思维形式,《周易》可谓匠心独运。诸如以卦象模拟事物,以卦名比拟德行,以数字模拟阴阳刚柔及其情状,以爻变模拟事物的运动变化等。
五是推想,这是一种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已知事物导出未知事物的思维活动。《周易》最突出的是以天道、地道推论人道,以“天地盈虚”推论“与时消息”,以“穷则变,变则通”推论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以卦象的特性推论它所代表的事物种类等。
六是联想,它是由此事物的某些属性联系到彼事物的相关属性的想象过程。联想也是《周易》创新思维的常用形式。《彖传》一开头,就从“大哉乾元”联想到“万物资始”,从“至哉坤元”联想到“万物资生”。《周易》的联想,一般通过四条中介途径:以象联想,即联系卦爻特征展开想象;以理联想,即联系人事物理展开想象;以义联想,即联系文字意义展开想象;以情联想,即联系事物情状展开想象。
七是猜想,它是围绕未知答案展开的猜测性想象。诸如伏羲画卦、文王演《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等等,已成为历史的经典。
八是浮想或遐想,既离现实,又似现实。例如,筮占过程的数字模拟、乾坤等十三个卦象引出的创造发明以及经文中“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虎不咬人”、雨途迎亲看成“载鬼一车”等描述,应称浮想联翩,别具新意。
九是冥想,即潜心沉志的深邃想象。《周易》在这方面的集中表现,一为占筮,二为“天人合德”。后者显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至于前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审视,也应当肯定它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创意。(www.daowen.com)
十是直觉与灵感。对此,《周易》的描写是“神”,“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传》云:“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即君子想预知将要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只需问一下《周易》便会立刻得到确切的回答,可谓绝对的“神”!但《系辞传》接着告诉我们:“《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就清楚地说明《周易》之“神”,神在触发人们的思索、人们的创意、人们的直觉、人们的灵感。从而,《周易》进一步作出归纳:“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第三,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
《周易》倡导思维创新,并非漫无边际地胡想一通,而是具有一定的潜规则的。分析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六条。
一是观象启想。通过观察卦象爻象,揣测其中意涵,启发思路。
二是遵道正思。根据阴阳之道、刚柔之德、乾坤之化,端正思想立场、思想态度和思想方法。
三是演数效变。以一到十的自然数演算仿效运动变化,“极其数”,“通其变”,找出适应事物运动变化的对策。
四是审时度位。审察时情、时变、时势、时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揣度所处地位,坚持中正,不失位,不越位,不虚有其位。阴以承阳,刚以扶柔。
五是当名辨物。《周易》的“当名”,是指恰当地确定体现事物性质、情状和意义的卦象之名。“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即概念的内涵浅小,外延广大。所以,研究卦象(事物)的名称可以推导识别事物的类属,进而“正言断辞”。这也是活跃思维、构筑意境的一种方法。
六是彰往察来。《系辞传》云:“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疑为‘显微而阐幽’)。”又云:“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周易》把未来视为既往的延伸,欲知未来,必先认识过去,逆数(反向度量)往事,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理出发展规律,推断未来情状,进一步形成处理现实问题的新见解。这种彰往察来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酝酿萌发的过程。
第四,创新思维的主要特色。
《周易》创新思维的主要特色十分鲜明:象意联动,因此可以说是意象思维。
卦象、爻象是《周易》的基本信息载体。《系辞传》指出:“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tuàn,卦辞)者,材(裁断)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即《周易》的基础是卦爻图象。卦象模拟事物,爻象模拟事物的运动变化。卦辞则是根据卦象作出的断语。因而,卦爻的变动即可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情状与可能产生的后果,显示出吉祥、凶险、悔恨或者辱难等征象。
从现代科学的视角审研,卦象本质上可以视为古代模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数理模型,人们设想以此反映事物规律并预测未来。这种创造性的思想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哲人学者不断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理论成果,并且将继续形成新的成果。由于卦象是根据万物特征概括提炼出来的,对于卦象的探索研究自然可能代替对于事物的探索研究。从卦象之“形”出发,上下探究,则“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理论研究的目标,“器”是应用研究的对象。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所以,《周易》既重视理论创新,又重视实践创新;既重视归纳,又重视演绎。理论归纳,要求达到“冒天下之道”;实践演绎,要求达到“开物成务”。这是《周易》创新思维借以翱翔时空、贯通古今的一鸟两翼。
《周易》的创新思维要领在于以象求意。它貌似神秘,实不神秘。孔子在《系辞传》中举了一个非常简明的实例,他说:“阖户(关门)谓之坤,辟户(开门)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通过民众广泛利用门户开关出入这样一个极为平常普通的事物现象,使我们理解到乾坤之道、阴阳变通的运作机制以及怎样成象、成器、成法而产生的神妙功用。可见对于卦象的研究应当联系对于事物现象的研究。看来,曾经被西方哲学界热捧的“现象学”的祖师爷也许不是德国的胡塞尔,而应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胡塞尔认为:“一切知识的,特别是现象学洞察的最后检验就是直观;而最重要的直观就是那种被大肆自吹自擂的,经常被滥用的,并且常常受到嘲笑的本质直观。”[1]大家知道,对卦象与事物现象的“本质直观”,正是《周易》以象求意的基本要义。在西方,现象学一度被称为科学哲学,而东方的《周易》则被李约瑟誉为科技哲学,或许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在学用《周易》过程中突发的直觉与灵感,基于对过往实践活动的经验与认识而在潜意识中的阶段性隐伏,也应排除其涉及唯心主义的指责。事实上,潜移默化地增进和扩大想象力,恰恰成为《周易》之学促进思想创新的不竭源泉。
《周易》创造的意象思维,观物察类(仰观俯察),取类立象(组爻设卦),由象启意(形而上为道),缘意创象(形而下为器),极其自然而巧妙地把形象(艺术)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大脑有机组合其左右两半部分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功能,为开发想象力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不知不觉地培育着人们的创新思维。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近年来连续再版的热销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中,提出了从推崇抽象思维的信息时代走向推崇形象思维的概念时代(Conceptual Age)的新命题,受到比尔·盖茨等重量级人物及许多国会议员的青睐,引起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他和《全新思维》的知名作者丹尼尔·平克一致强调的高概念与高感触,已经开始成为时尚的追求。然而,相对于《周易》智慧说来,它们只不过是意象思维海洋中顺时掀起的几片浪花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