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佛教伦理思想浅析-天演论:少儿彩绘版

佛教伦理思想浅析-天演论:少儿彩绘版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总数仅次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佛教看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佛教深深地植根于古印度哲学思想的土壤中。这就是佛教中所谓的“因果报应”或“轮回”。在佛教中,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通过时时刻刻察觉和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情感、举止言行,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然而,佛学认为,生命之梦的圆满结局是“涅槃”,这也是佛教最高深的佛理。

佛教伦理思想浅析-天演论:少儿彩绘版

西游记》中唐僧带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一路历尽劫难去西天取经。西天到底在哪里?他们奉命去取的是什么经呢?西天就是古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与尼泊尔;他们去取的是佛经(即佛教经典)。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总数仅次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约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恒河流域首先传开来。

与基督教只有一个上帝、伊斯兰教只有一个真主不同,佛教承认有许多神灵及众多主宰。

佛教的轮回、因果学说认为,世间一切(包括善与恶)都有因果关系。如果世间充满了痛苦与忧患的话,那么它们像雨水一样普降人间,好人、坏人都躲不过。这是因为它们像雨一样,是自然因果链条上的一些环节。这个链条把一个人生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相互衔接在一起。这样的因果关系不能以该人眼前的遭遇来计算,而是以他的一生甚至“前生来世”一起清算。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在佛教看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善是积德,是功;作恶是缺德,是过。人生的善与恶、功与过的计算,像是流动性的对账,如果用正数代表善(功),用负数代表恶(过),那么,它们相加的代数和,就代表了盘点一个人人生的对账或清算。

佛教深深地植根于古印度哲学思想的土壤中。

古印度哲学中有着丰富的进化论元素。古印度哲学家们注意到了下述事实: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父母乃至爷爷奶奶的明显标记。这不仅表现在长相这类的生理特征上,而且表现在行为举止的“气质”上。这些特征和气质常常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直系祖先乃至旁系亲属身上。

行为气质是一个人道德和理智上的要素,与生理特征一样,它实实在在地从一个肉体遗传到另一个肉体,从一代人身上轮回到下一代人身上。古印度哲学家们称此为“羯磨”。

小贴士:羯磨(读jiémó)是梵文karma的音译,是佛学中的一个名词。它的意思是指:人的今生乃是前世的思想言行累积起来的结果,而人的今生中的这些东西又会决定他的来生如何。这就是佛教中所谓的“因果报应”或“轮回”。

如果你还记得“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的话(请复习《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第28页),你大概会想起来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的理论。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脖子,是通过一点一点、一代一代拉长了的。

请比较一下,看一看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跟佛教中的“羯磨”是不是有点儿类似。

正是这种羯磨,从一生传到另一生,被轮回的链条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此外,人生的羯磨不仅由于血统的不同结合而有所改变(这与生物遗传相似),而且也由于一个人本身的行为变化而发生变化。

如同生物演化要受到环境的深刻影响一样,佛教认为,一个人的气质变化,取决于一个人的修行如何。

什么是修行呢?从字面上讲,就是修正错误的言行,或叫改邪归正。在佛教中,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通过时时刻刻察觉和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情感、举止言行,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按照佛学观念,整个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完美的人生便是所谓的“修成正果”。

古印度哲学思想假定:在精神与物质各种变化万端的表象之下,存在着一个永恒的“实体”。宇宙的实体叫“婆罗门”,个人的实体叫“阿德门”。阿德门与婆罗门的分离,只是表面现象,它是形成各种人生幻想的思想情感、欲望、快乐与痛苦的条条框框所造成的。无知的人被欲望的名缰利锁捆绑着、被苦难的鞭子抽打着,因而他们的阿德门被永远地囚禁在各种欲望的幻想之中,其痛苦终生难以解脱。

有了觉悟、用修行来消除欲念的人认识到,如果宇宙是公正的,它是通过我们的淫乐作为手段来鞭挞我们的,那么根除欲念才是摆脱厄运的唯一途径。那就是退出生存斗争、不再做进化过程的工具。这样的话,羯磨通过修行而改变,轮回终止,个人才能彻底解脱痛苦与烦恼,结果,阿德门与婆罗门融为一体。

总之,人的一生历经磨难,如果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算是修成正果了。(www.daowen.com)

然而,佛学认为,生命之梦的圆满结局是“涅槃”,这也是佛教最高深的佛理。那么,究竟什么是“涅槃”呢?

记得我第一次碰到“涅槃”这个词,是初中时读郭沫若先生的诗歌凤凰涅槃》。那时候根本就搞不懂这个词的意思,只好去请教语文老师,得到的回答大意是:涅槃是佛教用语,它的原意是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状态,在佛语中引申为寂灭、安乐、无为、解脱、圆寂等意思,是指佛教徒修炼到了功德圆满的境界。

老师还解释说:《凤凰涅槃》是郭老借用凤凰“集香木自焚”(即点燃采集的香木烧死自己),然后从死灰中重生的传说,来表现旧中国将会像凤凰那样在革命的烈火中灭亡,并且重生一个美好的新中国。说实话,当时只觉得郭老的诗充满激情,而对涅槃的意思,仍然似懂非懂。

那么,“涅槃”究竟是什么?对此,学者间至今还有争论。按照佛教的说法,前世与今生、今生与来生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盏灯的火焰点着了另一盏灯的火焰。任何种类的存在物,都是暂时的,终究会消解。进入涅槃状态的贤者(高僧),既没有任何欲望和杂念,又没有任何作为和形相,这种“清静无为”的境界就是涅槃,它是佛学的顶点。

关于“清静无为”,佛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徒问一位高僧如何消除欲望,高僧答道,欲望就像身上发痒,消除欲望就像挠痒,你挠一下,或许会感觉稍好一点,只要一不挠,马上又要痒。假如你压根儿就断绝欲望的话,那么根本就不会痒,自然也就不需要去挠了。

这就是佛教教义绕人之处,也是它的高明之处。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的意思是说,“菩提”在佛学中指“觉”或“道”,是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原本就没有什么树;“明镜”则是指心如明净之镜,因此也不是什么放置实物明镜的台子;因此,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哪里还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在介绍佛教的这部分内容里,严复除了在译文的正文中掺入了自己的理解(因而远远不是忠实的翻译),还在文后加了很长的按语。他认为“涅槃”最浅显的含义是:世上万物的表相,都是暂时融合而成,最终都会消亡。即使是人身所占有的,也无非是把自己的想象和喜好聚集一身。因此,在这虚幻的世界中,一旦彻底抛弃了贪欲,所有的痛苦和烦恼也都会随之消失。

在这四节中,赫胥黎从探讨生物进化论转向讨论伦理学,他用《杰克与豆秆》的童话故事做比喻,带着我们像杰克那样,顺着魔豆的豆秆爬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和十分奇妙的境地——古代伦理思想的产生以及宗教的起源。由于受到罗马尼斯基金会规定的约束,赫胥黎打了个漂亮的擦边球,避开了基督教的伦理思想的讨论,着重介绍了佛教的伦理思想。

●在伦理学范畴内,人类在演化过程中曾经展现的那些成功的特质,反倒变成了缺陷。因此,生存斗争与伦理原则之间就产生了冲突。一方面,如果没有从我们动物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天性(包括损人利己的天性),我们不可能在生存斗争中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在高度组织化和社会化的人类社会中,如果这种天性过多,社会的动荡和斗争会愈演愈烈,这种社会必然会从内部毁灭。

●人类自有了思想情感,便有了喜怒哀乐,并产生了同情心与羞耻感。此外,人类在集体狩猎活动中所达成的谅解与默契,建立了某些相互之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些东西集中到一起,形成了最初的正义概念以及伦理体系。

●佛教教义主张仁慈及与世无争,并通过博爱、谦恭、以德报怨以及戒除邪念来达到涅槃的境界。

赫胥黎认为,正是由于上述这些伦理品质,佛教获得了惊人的成功。此外,佛教不相信什么救世主,因而既不信上帝也不信真主,甚至也不相信人有灵魂。因此,佛教认为祈祷没用、祭祀没用,只能靠自身的修行。佛教还认为,信仰永生不灭是错误的,而奢望永生不灭则是罪孽。加之,佛教比较宽容,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极力排斥甚至迫害异教徒。

另外,有关佛的传说以及流传的民间故事,毫无疑问对佛教的流行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释迦牟尼有关对一切众生要仁爱和慈悲的教诲,实际上在信徒中扫除了社会、政治和种族上的种种不平等。《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也是慈眉善目、举止文雅。

一般人或许认为,佛教是一种消极、悲哀或忧郁的信仰,事实上,涅槃的前景令虔诚的佛教徒充满了欢乐和希望。

值得强调的是,赫胥黎用很大篇幅介绍佛教并不是无的放矢;恰恰相反,他借此说明与世无争的佛教教义与生存斗争的冲突,佛教的伦理原则与生存斗争的自然法则是背道而驰的。在下一节中,他通过介绍古希腊哲学中的伦理思想,进一步阐明生存斗争与伦理原则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