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伊甸园建设:行政长官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

伊甸园建设:行政长官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像园丁要建造和维护一座百花斗艳的美丽园林一样,这位行政长官也想在这里建立和维持一个欣欣向荣的和谐社会,就像中国古代伟大的文人陶渊明所梦想的那种人们能过着安定幸福生活的世外桃源,也就是西方人通常所说的“伊甸园”。因此,行政长官必须在殖民地内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显然,上面提到的这些建设“伊甸园”的措施,跟前面所讲的园丁管理园地是相似的。

伊甸园建设:行政长官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

设想登陆塔斯马尼亚的第一批英国殖民者中有一位出类拔萃的领袖人才,他的能力超过其他所有人,因此被大家推选出来管理岛上的公共事务。他的行政管理方式,跟园丁打理花园类似。像园丁要建造和维护一座百花斗艳的美丽园林一样,这位行政长官也想在这里建立和维持一个欣欣向荣的和谐社会,就像中国古代伟大的文人陶渊明所梦想的那种人们能过着安定幸福生活的世外桃源,也就是西方人通常所说的“伊甸园”。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叫桃花源的世外仙境,在那里人们悠闲地捕鱼、安详地耕作,没有官府的压迫和苛捐杂税的重负,过着怡然自乐的田园生活。

相比起来,前面所谈到的英国殖民者最初登陆时的塔斯马尼亚,可不就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仙境——这种仙境是要靠他们去精心打造的。

首先,这位行政长官必须带领手下的人,彻底消除来自外部的各种竞争威胁:把岛上原先自然状态下的竞争者,不管是土著人群还是土生土长的动植物,一律赶尽杀绝。同时,他还要像园丁精心选择植物花卉那样,挑选出各类人才,来参加建设这个小小的“和谐社会”。

除了上面提到的要排除外部竞争威胁之外,还要消除殖民者内部可能出现的生存竞争,以免由于内耗而削弱了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力量。因此,行政长官必须在殖民地内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首先,为人民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使他们不为衣食住行发愁,并且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比较强势或狡猾的人可能会欺负别人或夺取他人的生活资料。因而殖民地内要制定相关法律,来惩治这类损人利己、自行其是的行为。为此,还得通过设立警察、法庭以及监狱等来建设法治社会。

显然,上面提到的这些建设“伊甸园”的措施,跟前面所讲的园丁管理园地是相似的。换句话说,就是要竭力压制自然状态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式的生存斗争,完全排除那种“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而是按照行政长官或园丁的预定理想来进行人为的选择。

那么,让我们接下来去看看,这样做的结果会如何呢?(www.daowen.com)

按照上面的设想和举措,这位行政长官可望建立起一个人间乐园。在这里,人民过着丰衣足食、快乐安康的幸福生活,自然界里那种残酷的生存斗争消失了,人们不再需要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而是在为他们创造好的环境下努力工作就行了。同时,由于法制完善、社会公平,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地分工合作、相互支持与爱护,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竞争也不再存在。这样的理想社会,简直就是真正的伊甸园!

赫胥黎所设想的这种人间乐园,不仅中国古代的陶渊明曾经梦想过;在赫胥黎之前,英国曾有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也写过一本《乌托邦》,活灵活现地编织了一个政治寓言,说是在南美洲巴西的大西洋外海上发现了一个叫乌托邦的岛国,是个像伊甸园一样的“理想国”。

莫尔发表于1516年的《乌托邦》第一版中的插图

很有意思的是,莫尔用的乌托邦(utopia)一词,在拉丁文里是指“不存在的地方”;可是在英语里与它发音相同的词(eutopia)却是指“美好的地方”。

其实,人们对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的梦寐以求,是源远流长的。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写的《理想国》一书。在中国,孔孟之道的“仁政”思想,也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民贵君轻”(即人民比统治者重要)、人性本善、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人们对这种理想社会孜孜以求,但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虽有无数志士仁人为这一理想社会的实现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可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存在过这样一个理想国,所以人们把它称作“乌托邦”——一个美好但不存在(或遥远而难以到达)的地方。

喜欢胡思乱想的赫胥黎,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如果真的建立起这种乌托邦式的伊甸园的话,它能否长久地保持下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