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所讲的内容都是有关赫胥黎屋外远处那片处于自然状态的荒地的。那片荒地与赫胥黎家里的后花园之间,有一堵墙隔开,因此围墙里的后花园是被人为保护的环境。花园里的花草,不会被外人或野兽随意采摘或践踏;而且这些花草跟外面那些野草和小黄芩也完全不同。房屋的主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把原来的植被尽可能地清除掉,栽种上自己觉得赏心悦目的花草以及可以食用的蔬菜和瓜果。现在这个经过人工处理的园地,跟墙外远处那片荒地比起来,显然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啦。
花园中的这些花草和果蔬,很多都是从外地移植过来的、经过人工培育的品种。它们原本不一定会适应这里的环境条件,全靠园丁们的辛勤打理,提供它们滋长繁荣的条件,它们才在这里扎下根来,茁壮成长。
但是,经过常年风吹雨打,花园的围墙和门户会因雨水的侵蚀而腐烂朽坏。如果园丁的注意力稍微松懈,墙外的野兽就会溜进来破坏这些美丽的植物;鸟和昆虫可以从墙外飞进来,破坏蔬菜瓜果;外面那些野树和野草的种子也会被风大量吹进花园来,并落地生根,发芽疯长起来。由于这些野树野草是土生土长的,长期以来适应了本地的环境,它们会很快打败园内这些人工精心培育的外来者。这样一来,不出一两百年,这个美丽的后花园,又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了,除了残留的墙根之外,跟墙外的荒地没什么两样了。
赫胥黎把墙外的生物称作自然的产物,认为它们是经过长期演化最适宜本地环境的物种,他把墙内的植物称作人工的产物。这两者之间的生存斗争就是如此残酷地进行着的。(www.daowen.com)
赫胥黎通过自家后花园百花争艳的例子试图说明:一方面,人类的智慧与力量使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能偶尔获胜;另一方面,人类的力量(即人工)在大自然面前终究是有限的,在自然状态中发生作用的宇宙威力(即天工)最终还是要占上风的。
首先,严复不同意本地原产的物种是最适宜在当地生存的说法。他用土著居民常被外来移民击败为例,感叹我们不能单单为种族的人口众多而沾沾自喜,必须要奋发图强,才能在人类的竞争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我前面所说过的,严复对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到的挫败,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但他不顾赫胥黎原文的意思而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总让人觉得他跟赫胥黎之间形似“鸡同鸭讲”。
在下一节里,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出,赫胥黎所讲的与严复所想讨论的,根本不是一码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