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严复少年丧父家里变穷的话,他很可能像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沿着读书做官的科举之路一直走下去,最终也许会在腐败没落的清朝混个一官半职,而近代中国就失去了一位难得的西方文明的盗火者以及先进思想的启蒙者。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小诗《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诗中的这幅画面用来描绘严复时代的大多数读书人的命运是非常形象的:岸边的水车在吱吱地叫个不停,池塘的水快要被抽干了,水中的鱼儿不知灾难就要临头,还在互相追逐玩耍着。鱼儿,鱼儿,如果没有人把你们带到大江大河里去,就这样干死在小池塘里的话,你们怎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宽广呢?
严复留学期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欣欣向荣的上升期,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包括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让严复看得眼花缭乱。那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已经出版了,他对接触到的各种新思想和新知识都非常感兴趣。与贫穷落后的祖国相比,他十分羡慕全盛时期的英国,也热切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变得像英国那样强大。
严复在留学期间,勤奋刻苦,不仅在海军专业学习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努力学习其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他曾趁其他学员上英国军舰实习的时候,独自跑到城市议会大厅去旁听议员辩论,并去法庭旁听审理案件。(www.daowen.com)
他的这些情况,受到了当时清朝驻英国公使郭嵩焘的关注和赏识。郭嵩焘是清朝维新(改革)派的大官,却经常跟留学生严复讨论国家大事,并让严复陪同自己去法国巴黎考察市政建设,可见他看中了严复是难得的人才。他还向朝廷推荐,特批严复在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延长一年,以便严复学成回国后可以担任教习(新学堂的教师)。
因此,严复虽然学的是海军战舰驾驶专业,却成了留英12人中唯一没上战舰受过海军训练的人。这就像鲁迅先生去日本学医,但最后没有成为医生,而成为中国的“民族魂”一样,严复最终没有成为海军舰长,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很大的人物。那么,严复从英国回来后,究竟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