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匈奴
我们现在要考察一个历史上发生混沌的历史进程。有些书中也做过这种尝试,比如选了两汉北击匈奴,溃败的北匈奴逃向欧洲,遂导致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南下涌入西罗马帝国,最终致使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故其称汉朝北击匈奴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蝴蝶效应。但这是错误的,这不过是连锁反应,并非蝴蝶效应。为什么?中国北击匈奴这么大的事情,能是蝴蝶振翅吗?用学术的语言来说,这对初始值并非一个微小的扰动,而是一个巨大的摄动。
有的书里举的例子更加肤浅。某人因晚出门十秒钟,结果恰好遭遇车祸身亡,这不是蝴蝶效应,这是倒霉。大家必须注意,蝴蝶效应一定是刚开始的差异非常微小,经过长时间演化以后,这个差异被无限制地放大,导致结果截然不同。所以找一个典型的蝴蝶效应并不容易。
二、明亡清兴中的小蝴蝶
我遍寻历史,发现清军入主中原的历史进程中倒是蕴含了一个典型的蝴蝶效应。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不得不重温这一段历史。在我看来,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篇章。
努尔哈赤在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称汗建国,建立后金国,开始挑战、蚕食明王朝在辽东的统治,迫使明朝发动大军,欲一举歼灭后金。结果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明王朝的危机自此开始。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登基,后金用兵蒙古察哈尔部,打开了一条能避开山海关,绕道攻入内地的通道。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率大军通过此路,最终兵至北京城下,但考虑到攻下北京后也不易守住,最终主动退兵。其实皇太极还是想通过山海关进逼北京,这样没有后顾之忧。
皇太极欲打开山海关,直接进攻北京,又经过了十几年的经营(其中,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这首先要拔除关外明军的几个重要据点——山海关以东的锦州、宁远、松山等重镇。当清军围困锦州时,明廷从西部战场抽调正与农民军作战的主帅洪承畴赶来辽东,出任蓟辽总督。明清双方军队在松山决战,明军大败,十几万精锐部队被歼灭,洪承畴被俘,此战为战略转折点。清军从此转向战略进攻,为入关开辟了道路。
正当后金——清国勃兴于辽东,一步步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向明军连年征战之时,在西北又有一支新兴的军事力量崛起。崇祯元年(1628年),陕西农民揭竿而起,分别在李自成、张献忠的带领下,向明朝展开了持久的搏斗。农民军登上历史舞台,无疑改变了明清的力量对比,也使体系成为三体问题,即:明朝、清朝和农民军。三者的非线性耦合,为混沌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明军起初对李自成的镇压是卓有成效的,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打得农民军七零八落,李自成妻离子散,仅率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突围,逃入商洛山中。
为什么李自成后来能东山再起?就是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清军围攻锦州,此时也是李自成陷入绝境之时。面对清军的猛烈进攻,明廷不得已将镇压农民军的13万精兵调至关外援锦,统帅正是擅长与农民军交战的洪承畴。这样,李自成才得到喘息的机会。
正当明清决战于锦州、松山之际,李自成乘机冲出商洛山,中突入饥民遍地的河南,登高一呼,饥民响应,声势大振。然后在河南境内攻城略地,陷洛阳、围开封,再转战潼关,在西安定国号“大顺”,然后毫不喘气地进军北京。这一路,岂止是大顺,真是太顺了,竟然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攻入北京。当时是一个太监打开了彰义门,将农民军引入北京,害得崇祯帝登煤山自缢身亡,明朝文武百官大多投降大顺新王朝。
这里做几个假设:如果明军在开封再多坚守半年,或者农民军在西安多休整半年,那么一切都将发生改变。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清军也开始大举南下,志在攻破北京。
前面说到,清军在松锦决战中大获全胜,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明朝在东北的防线几乎瓦解。正当清兵决意大举入关夺权之际,52岁的皇太极在崇德八年(1643年)突然死了,因其死得突然,连继承人都未指定。这样系统进入非平衡状态,出现了第一个分叉点:是因内斗而乱,还是和平交接政权?(www.daowen.com)
若按兄终弟及,应是多尔衮继位,他乃努尔哈赤十四子,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异母弟。若按父死子继,应是豪格,他乃皇太极长子。当时多尔衮依仗两白旗的力量势在必得,而两黄旗(皇太极自己的两个旗)坚决拥立豪格。这本来应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内斗。如果这样,满清内部大乱,哪还会入关,现在谁还知道多尔衮?电视里哪有这么多辫子戏?像《还珠格格》《甄嬛传》。在决定继承人的诸王大臣会议上,两黄旗的实力人物索尼率先发言:先帝长子豪格当继大统。且多数亲王也附和此议,而且两黄旗还以武力包围了会场,一副不立豪格誓不罢休的气势。历史在此关键之际,我们可爱的豪格大脑却发生了混沌,竟然说“(俺)福小德薄,非所堪当”,说完就退出了会场,令支持他继位的众亲王傻眼了。
豪格为何会如此,这恐怕要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他肯定是幼年受过什么刺激,比如反复背诵过孔融让梨、退避三舍之类,这里就不多讲了。而此时多尔衮大脑却高度有序,他明白尽管豪格退出,两黄旗依然不能接受他继位,于是他提出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而自己获得了摄政王的最高职权。本来应在清内部出现的一次大震荡,竟然化解了。
但必须注意,虽然皇位之争以最小的代价和最短的时间化解了,但皇太极之死还是令清军出兵叩关的时间推迟了半年以上。半年意味着李自成捷足先登地进入北京,那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多尔衮稳定局面后,开始向明朝在关外的最后几个据点进攻,最后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但宁远竟一时挡住了清军,守城将领正是吴三桂,辽东名将,手握明朝最精锐的三万军队。此时多尔衮对灭明也没有信心,于是遣使联络农民军,欲联手伐明,非线性的耦合也越来越明显了,分叉点又出现了,李自成的决定又会左右历史进程;实际情况是——进兵颇顺的李自成对此不予理睬。
在李自成步步紧逼北京之际,明廷商议调吴三桂率劲旅入卫京师,但崇祯帝犹豫不决,这又是一个分叉点——如果崇祯立刻调遣吴三桂入卫京师,历史将发生改变。因为那是明朝最精锐的士兵,而吴三桂不但是员猛将,还极其忠于明朝。如果崇祯再懂点儿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主动从北京跑到南方,将广大的北方让出来,让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农民军和即将入关的清军大混战,历史又将会如何?南明朝廷之所以维持不久,关键原因在于没有服众的皇帝。如果崇祯帝退到南方,明朝不至于很快灭亡,至少和清国可以划淮而治,或者划江而治,犹如当初南宋与金朝一般。
历史虽然可以假设,却没有如果。崇祯是个执拗的人,脑子一根筋,农民军打入北京,他直接就上煤山自杀了,而且事先也没让太子离开北京。这样后来明朝残余势力群龙无首,内斗不止,难怪迅速瓦解。
崇祯在最后一刻还是决定调吴三桂入卫京师,虽然为时已晚,没有挽救北京被农民军攻陷的命运,但此举对清国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吴三桂接到崇祯要求率军入关勤王的诏命后,马上率军民撤离宁远进关,清军由此判断出明朝面临严重危机,这就促成多尔衮决定大举进讨。换句话说,如果吴三桂不入关,多尔衮起兵时间至少会推迟一个月,因为此时的多尔衮还不知道李自成已经进入北京了,而这一个月又决定了后来的历史走向。
多尔衮,慑于山海关的坚固,仍绕道内蒙古地区缓缓进军。当得知李自成已经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对新对手农民军又缺乏信心,他说:“吾尝三围彼都,不能遽克,自成一举克之,其智勇必有过人者。”也就是说,在多尔衮眼里,李自成绝非等闲之辈,是个大英雄。其实,多尔衮心里要真明白的话,一定知道,李自成有今天的业绩那是全凭自己打拼出来的。他童年时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倒是在政府的驿站谋了一个职位。所谓驿站就是传递公文的人在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但崇祯元年,也就是崇祯登基那一年,因为财政吃紧,所以朝廷精兵简政,大搞改革,裁撤冗余人员。李自成家里没啥背景,而且还丢失了一个公文,于是就“被下岗”了,被从公务员队伍中清除了。他养不了家了,老婆也跟别人跑了,实在走投无路,于是揭竿而起,几起几落,竟然率军打入北京城。而他多尔衮是何人,努尔哈赤的十四子,十七岁就随他哥皇太极出征;也即是说,李自成和多尔衮相比,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但他却率先到达了终点——北京。多尔衮能不对这白手起家的李自成产生畏惧吗?若他始终这么没信心,恐怕就要打退堂鼓,那么历史又将改变。但此时他身边有个洪承畴,这人大家都熟悉:松锦决战中明军的主帅,兵败后被俘,刚开始还不屈服;后来也不知道是因为庄妃去牢房抛了几个媚眼,还是皇太极到牢房把自己的貂裘大衣披在了他身上,反正他是投降了。此时的洪承畴正在多尔衮左右,洪承畴是什么人?是靠镇压农民军起家的。他打清军外行,打农民军内行,多年镇压农民军的经验,让他总结出一套制胜李自成的“葵花宝典”,这让多尔衮顿感信心满满,充满了能量。
再说说吴三桂,松锦决战中,他是明朝的主力将官之一。被清军包围后,率兵突围,进入宁远固守,手握三四万精锐部队。清军不断写信劝降,吴三桂不为所动,坚守孤城,绝不投降。当崇祯调吴三桂率部进京以抗农民军,吴三桂进发至山海关时,李自成已进入北京,吴三桂只好就地镇守山海关,思索着人生——一方是髡发索虏,另一方是流寇闯贼;一个是多年战斗的敌人,一个是灭我大明的农民军,我该何去何从啊?!(哈姆雷特: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李自成集团非常明白吴三桂的重要性,特派遣使者携带大量金银前往山海关,还敕封吴三桂为侯。吴三桂接受了,明确归降大顺王朝。就在此关键时刻,出现了一只小蝴蝶。
正当吴三桂在山海关接受完李自成的封赐,已经动身前往北京,觐见新主李自成的途中,得到消息,刘宗敏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圆圆。他顿感奇耻大辱:“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本来一微不足道的弱女子,却令大顺王朝与吴三桂的关系发生了指数式的偏离。刘宗敏作为农民军中仅次于李自成地位的首领,为什么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犯错?小小的陈圆圆,振动蝴蝶翅膀,以其面部特有的张力,令刘宗敏顿时陷入脑混沌,严重偏离了大顺王朝定下的极力拉拢吴三桂的正确路线。
吴三桂占据战略要地山海关,又有精锐部队四万,他的走向关乎整个战局,因为陈圆圆,吴三桂毅然反叛他本已归附的大顺政权。这时,他该如何选择呢?去投降清国,违背了他内心的信念;若继续与清军为敌,他只能是死路一条。怎么办?吴三桂有小聪明啊,想出了借兵清国、剿灭李自成、再造大明朝的如意算盘。于是他给多尔衮写信,希望清国出兵,帮助他灭掉闯贼、恢复大明,回头定有重谢。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先例的,李唐王朝是如何勃兴的?不就是李渊、李世民父子向突厥借兵,帮助其建立了大唐王朝,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嘛!估计吴三桂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如此一来,吴三桂背叛大顺就不只是因为一个女人,而是为了恢复大明,甚至是为人民不再受流寇的侵扰、掳掠,他为自己猥琐的行为找到了一个崇高的理由。
正在行军途中的多尔衮接到吴三桂来书后,大喜过望,这是大明臣子请我出兵剿灭李自成啊。本来是侵略之军,这不马上成了正义之师了吗?多尔衮立即打出了正义的旗号——“期必灭贼,出民水火”,这对于清军入主中原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吴三桂希望清军仍然从内蒙古迂回,这样不至于侵蚀他的山海关势力范围,多尔衮怎么可能受吴三桂左右,立刻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不再迂回内蒙古,而是直趋山海关。下一节,我们就知道这一决定如何又一次影响了历史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