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访第三空间:遥远下午的情结

重访第三空间:遥远下午的情结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谁不会因“遥远的下午”的字眼而沉重万分?遥远的下午是一个情结,一道无法翻越的记忆土墙,我相信不只是我有这样的感受,许多人面对它时同样会涌出自己的感动。父亲不在人世了,那个遥远的下午于是再次定格,而且由于父亲后来在更年期与我断断续续的争吵,那个定格的下午变得格外干净、明媚。我如同温习了历史,那个遥远的下午从此会被保存下来,像一枚钉子钉在我内心的墙壁上。

重访第三空间:遥远下午的情结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开始用了魔术般的语言——“多年之后,面对枪决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将将会想起,他父亲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面对这样的陈述谁会无动于衷?谁不会因“遥远的下午”的字眼而沉重万分?

遥远的下午是一个情结,一道无法翻越的记忆土墙,我相信不只是我有这样的感受,许多人面对它时同样会涌出自己的感动。只不过,他人心目中那个“遥远的下午”的图景与我不同,发生的时间也不同罢了……

我心目中的遥远下午仿佛永远在夏天,绿荫、蝉鸣、聒噪中的宁静……沉淀了一筐记忆。其中有一幅记忆是这样的:父亲在西湖岳坟边的招待所开会,放暑假的我得以有机会到杭州一游。游玩的情景早已淡忘,谈话也已然随时光稀释,然而那招待所的走廊半明半暗的光线,房间的布局却被我牢牢记住。那时的父亲似乎血气方刚,少年的我懵懵懂懂中包含了渴望父爱温暖,些许对成熟的期盼这样的心绪……而今,当我从密密麻麻的生活感受中拨开杂乱的氤氲,发现那该模糊的早已模糊,而清晰的却还历历在目。父亲不在人世了,那个遥远的下午于是再次定格,而且由于父亲后来在更年期与我断断续续的争吵,那个定格的下午变得格外干净、明媚。它们本来还在走向遗忘,现在由于父亲的缘故,我得以再次返身,寻找那遗落在时间瓦砾堆中铜钱一般生锈却永恒的微笑。我如同温习了历史,那个遥远的下午从此会被保存下来,像一枚钉子钉在我内心的墙壁上。

真的,遥远的下午,多么沧桑的一个词,想想它的含义,我几乎就要流泪。我相信马尔克斯在想到描述这个下午时,他肯定比他塑造的人物先流下眼泪。他比那个叫奥雷艮诺·布恩地亚的上校更早地感受到死亡,以及面对遥远而美好经历的一次追忆。美好是因为曾被经历且永远不会有第二次,还是因为它的遥远。时光的列车经过一个驿站,站名字迹模糊,只留依稀可辨的笔画,它们还在努力拼凑一个完整的名字。而那经记忆加工拼凑的名字,是否是从前原汁原味的名字,那是不得而知的。

所以说,遥远的下午是永恒的,它或许出现在童年,或许在少年……但它跟现实之间横亘的桥梁,是你凭身体无法跨越的。

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下午,因为我渐渐地明白,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模糊和虚伪,而经过了岁月的淘洗,那个遥远的时刻,却变得如此清晰和真实……

[1]本章内容原刊于《江汉学术》2013年第4期。

[2](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以后的批评和理论》,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原著中的描述为:现代诗的一个基本技巧,是并列未经分析的事物,把其间的互相关系留给读者的想象。(A basic technique of modernist poetry is the deployment of unanalyzed juxtapositions,where the interconnections are left to the reader's imagination),see Jonathan Culler,On Deconstruction: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2,p36.

[3](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4](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5]詹杭伦:《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6](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7]对于全景语言诗歌的这个效果,J.希利斯·米勒在《不可能的隐喻:以史蒂文斯的‹红蕨›为例》中进行了说明,此文收入《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8](美)金斯伯格:《嚎叫》,参考译诗库网站,网址:http://www.shigeku.org/xlib/lingshidao/yishi/ginsberg.htm,登入时间2013年5月21日。

[9](美)金斯伯格:《嚎叫》,参考译诗库网站,网址:http://www.shigeku.org/xlib/lingshidao/yishi/ginsberg.htm,登入时间2013年5月21日。

[10](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

[11]隐含作者为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的术语,出自布思(Wayne C.Booth)的《小说修辞学》(1961)。该术语意指读者根据作品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所构建的作者形象。

[1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7页。

[13]此表借用符号学家格雷马斯在论述“诗歌特殊性”时采用的观点,见:(法国)A.J.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册),吴泓缈、冯学俊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88页。

[14](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翁》,郭乙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www.daowen.com)

[15](英)T.S.艾略特:《荒原·第三章·火的布道》(III.The Fire Sermon),参考“Poetry.org”网站,网址:http://www.poets.org/viewmedia.php/prm MID/18993,登入时间为2013年5月15日。

[1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7页。

[17](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参考(法)罗兰·巴尔特在《S/Z》一书中关于readerly and writerly texts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的区别,这里所说的差异,就是在一个可写性文本中体验到的事实。

[19]西川:《西川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20](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207页。

[21](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22](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2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7页。

[24]这部分内容原刊于《诗探索》2013年第1期,略有修改。

[25]雷蒙·威廉斯最早在《电影序言》(1954)里提出了这个术语,后来在其很有影响的著作《漫长的革命》(1961)和《马克思主义与文学》(1977)中不断延伸和发展了这个概念。

[26]张德明:《英国旅行文学与现代“情感结构”的形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2期。

[27]原载《人民文学》2011年第10期,同年获得《人民文学》年度佳作奖。

[28](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方法》,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9]2006年,《诗刊》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女诗人评选,一道入选的有林雪、蓝蓝、荣荣等。

[30]路也:《一杯咖啡》,《诗建设》总第5期,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页。

[31]陈仲义:《福建晋江: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颁奖会发言》,2006.5.14,载自博客,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cc3b70102dtac.html

[32]张曙光:《解读斯蒂文斯‹彼得昆斯在弹琴›》,载泉子(主编):《诗建设》2011年总第3期,北京:作家出版社第200页。

[33]摘自《文心网站》毛大成文章《喜读路也‹心脏内科›》,地址: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news_read.asp?NewsID=59177

[34](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杨恒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