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山历史终结论:真相揭秘

福山历史终结论:真相揭秘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日裔美籍哲学家弗兰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问世,代表“历史的终结”作为一种思想的成熟。有学者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归结为两点:自由民主制度的获胜和意识形态矛盾的终止。如果要梳理福山“历史的终结”,则不免会想到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这是纵向的、知识谱系上的联系。历史、艺术包括电影,是否真的如上述政治家和文艺批评家的言论所指的那样——终结、失落、死亡了呢?

福山历史终结论:真相揭秘

1992年日裔美籍哲学家弗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问世,代表“历史的终结”作为一种思想的成熟。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历史”,在他的观念中,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33]从此之后,全世界都将接受西方的制度,而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20世纪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矛盾也由此得到解决。有学者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归结为两点:自由民主制度的获胜和意识形态矛盾的终止。

如果要梳理福山“历史的终结”,则不免会想到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这是纵向的、知识谱系上的联系。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横向的联系,几乎与福山提出历史的终结论同时,1995年美国知识分子代表、思想家苏珊·桑塔格在其发表的《百年电影回眸》一文中也指出,电影似乎成了一种没落的艺术,电影迷恋也随之失落了。[34]

确实,随着电影失去那一部分热衷的迷恋,我们看到的是电影走入衰落和新的范式兴盛的轮回之中。今天,商业大片依然我行我素,而之中一些精彩的科幻电影偶有闪现,给我们灵光一现之感(对于这样的繁荣,正是印证了苏珊·桑格塔的“电影迷恋的失落”之断言,或者美国另一位学者杰弗里·A.布朗在其《超级英雄电影的戏仿及霸权性男性气质》中说的观众对超级英雄的“脑残级崇拜”[35]现象)。但总体而言我们是失望的,客观表述如下:那些走入电影院青少年主要群体,他们观影的目的与传统的知识分子不一样,或者仅仅是消遣、交际,或者是找到对他而言具有实用性的生活情感认同的需要。(www.daowen.com)

总结两位不同领域的思想家的观点,不约而同都指向一种宏大历史或者艺术类型的终结,如果再为他们归纳分类,则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涉及人类意识形态的终点,苏珊·桑格塔的电影迷恋失落论究其实质是一种“痴爱”的终止。由于深度迷恋的遁影,电影成了表达一种类似亘古就有的“英雄”理念的媒介。这样,实际上电影也终结了。只不过它是以万花筒般的绚丽和奢华,宣布了自身与观影者一种亲密关系的死亡。从此,看电影如同行尸走肉。那些血腥、色情、暴力、过分浪漫的镜头再也进入不了我们深处的灵魂,它们最多抵达我们的感官。

问题是两位学者的观点是否代表了当时大多数人的观点?他们提出的终结论是否具有客观性?历史、艺术包括电影,是否真的如上述政治家和文艺批评家的言论所指的那样——终结、失落、死亡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