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亚洲电影导演的定场镜头风格对比:重访第三空间

亚洲电影导演的定场镜头风格对比:重访第三空间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中国导演处理定场镜头的手法相似,在日本导演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电影中,比如《东京物语》《入殓师》等,都会有一个比较生动的定场镜头。我们来看《海街日记》中第一个定场镜头。由于影片开头是一个中景的长镜头,第一个精彩的定场镜头在稍后的时候出现。因此,影片中凡展示四姐妹在一起的全景镜头,往往成了该场景的定场镜头。这样的定场镜头,揭示电影是如巴赞所言的“大自然的剧作”。

亚洲电影导演的定场镜头风格对比:重访第三空间

与中国导演处理定场镜头的手法相似,在日本导演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电影中,比如《东京物语》《入殓师》等,都会有一个比较生动的定场镜头。在《入殓师》中,一开头就是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定场镜头,伴随着精彩的独白(这个电影最后成为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获得者,与镜头运用和精彩的剧本都有关系)。导演泷田洋二郎(和编剧小山薰堂)[34]这样展现:冬天的庄内平原,银装素裹,乡间路上行驶着一辆陈旧的棺车。车内坐着装殓专业公司的社长(他在助手席上吸着烟),而在驾驶席上握着方向盘的是新人入殓师小林大悟。这个时候,导演给我们的镜头是一个大全景,苍茫的雾气笼罩着整个平原,看上去无比荒凉。匹配这个镜头画面的是小林的内心独白(画外音):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没有这么冷。这个定场镜头不仅揭示了电影的风格(现实主义,画面和声音两者综合促成了这种现实感),也揭示了电影的结构(回溯结构),因此带来的美学效果是十分出色的。

另外,在岩井俊二导演的浪漫主义和青春、成长等题材的电影《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四月物语》《燕尾蝶》中,定场镜头也为导演所重视,比如《情书》的一个非常出彩的长镜头(场面调度)和蒙太奇镜头——渡边博子和藤井树在小樽市擦肩而过(浪漫主义的典型手法),渡边博子回头,藤井树也回头,给我们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之感。接着出现了一次假匹配:渡边博子乘坐的飞机驶向天空,藤井树对天空深情地凝视。这个剪辑给我们一种假设:两个人已经心心相印。其实,后一个镜头让前面假设中的匹配马上(故意地)穿帮了,原来藤井树是在陪同妈妈看一处楼房。这是对仰视这个动作(既可以看飞机也可以看高楼)的一次匹配剪辑,也是蒙太奇具有魔术效果的再一次印证(如图2-2所示)。

图2-2 《情书》中的一个定场镜头

它虽然是一个小全景(比这个画面再进几帧,随后出现全身镜头),但由于这个场景表现的都是中景和特写,因此对于这个场景而言,它是定场镜头。这个镜头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最能表现这个电影的奇妙构思。在故事的美学范畴中,是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人邂逅了;而在电影的工业范畴,则是一人演两个角色,实际上在拍摄的现场是演员中山美穗和中山美穗的一次邂逅。它之经典,是凝聚了叙事的要义,成为这个电影的海报采用的画面之一。

这里稍作论述的“脱域”,我们来回顾用单镜头(单个场景)解读戏剧和电影。比如在《莎士比亚政治》这本书中,阿兰·布鲁姆和哈瑞·雅法就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几个场景(如《李尔王》的第一场)进行杰出的政治学社会学解读,认为李尔王在开场对自己小女儿的发怒,其实背后隐藏着政治无意识和更为长远的国家利益考量。这些观念在戏剧评论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35]

定场镜头也蕴含了政治和美学。我们来看《海街日记》中第一个定场镜头。由于影片开头是一个中景的长镜头,第一个精彩的定场镜头在稍后的时候出现。美丽的女主角之一的佳乃,从男朋友家早起,穿越海边马路。此时音乐开始响起,同时临海古都镰仓的地理特征包括早晨刺眼的阳光,均成为这个镜头的配乐和配色。这个镜头具有摄魂的魅力。这个镜头传递的内容和意义十分丰富,粗略而言具有如下的意义:整体的美学的意义(和谐生动的光线、构图运动)、内容的意义(早晨发生的某事)、人物的症候意义(性格开放,轻易相信别人)、社会的意义(未婚同居的现象)、大自然的意义(地理和气候的宜居)、伦理学意义(联系剧情,这个镜头揭示人物需要被治疗的性格,揭示日本社会的内部问题)等。

镜头如同不可言说的万物之神,它高于语言,因为语言不能说出的东西可以被一个镜头包含。这个镜头还潜在地揭示电影的伦理观、生活观、哲学观,这些暗藏的东西,通过轻松的表象,得到了隐秘的、复杂的、综合的呈现。

如果我们借此对电影复杂性本体有所探讨,这个镜头即是巴赞所言的“电影是大自然的剧作”[36],也是德勒兹所谓的“全体”[37]。全体只能被思考,因为它间接再现了来自运动的时间。它不是逻辑的结果,不是分析,而是综合的,正如影像作用于“全部脑皮层”的动态效果。尽管它来自影像,但依赖蒙太奇:它不是一个总和,而是一个“产物”,一个高级秩序的统一体。所谓“全体”,就是以自身组成物之间不断对立和超越而呈现的有机总体,它以辩证法的法则,像一个巨大螺旋那样进行自我建构。所谓“全体”,就是概念,这就是电影被称为“智性电影”、蒙太奇被称为“思维—蒙太奇”的原因。[38]定场镜头或者二次定场镜头,通过后面或者前面的细节镜头的铺陈(内容和节奏的缺一不可),一览无余地展现背后的事物,是电影这种“全体的”复杂性的展现。

与刚才《海街日记》开头一幕的一个定场镜头吻合,电影中充满了“全景—细节—全景”的场面刻画。其实,因为整部电影并不是讲述故事,而是传递情绪,揭示状态,采用的是非线性、集体性推进的剧情模式(这种剧情模式与戏剧性模式大相径庭)。因此,影片中凡展示四姐妹在一起的全景镜头,往往成了该场景的定场镜头。镜头的秩序是这样的:一开始一个交代场景的定场镜头(全景),再是表现两个人、三个人或者单独的镜头,在这个场景结束的地方,进行二次定场镜头。表2-2所示的这组镜头均出现在该场景的结尾处。

表2-2 《海街日记》的几个全景(二次定场镜头)分析(www.daowen.com)

续 表

与《入殓师》的定场镜头“一辆灵柩车行驶在雾茫茫的平原”之回肠荡气的美学相似,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在《电影的明证》一文中,对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开场的五组运动镜头(图2-3)之节奏做了深入分析,认为该运动的影像“碰巧包含了一种内在的多样性,甚至多种多样性,比如画像、影像、音乐、文字和最终的运动”。[39]同样的技巧出现在《随风而逝》电影的开始(见图2-4),它的多样性甚至可以解读为在模拟油画水粉画效果,还是与其他构图相似而运动方向错位的镜头组合成节奏的音符。这样的定场镜头,揭示电影是如巴赞所言的“大自然的剧作”。

图2-3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的一个定场镜头

图2-4 同样的技巧出现在《随风而逝》电影的开始:模拟绘画,还是与其他构图相似而运动方向错位的镜头组合成节奏的音符

其他亚洲电影中不乏优秀的令人记忆深刻的定场镜头,这里可以列一长串镜头名单。比如:吴宇森电影《喋血双雄》中的最后一个英雄美女被棒打鸳鸯的悲惨画面,他的另一部电影《纵横四海》中张国荣、钟楚红、周润发三人行的一个挑战伦理学的著名全景合照。小津安二郎电影《东京物语》中20世纪50年代的东京街头,是枝裕和电影《海街日记》中的海猫食堂外景镜头,光是这一对叙事而言脱域的镜头,就使得电影具有日本风情和地理纪录片的美学;他的另一部电影《无人知晓》中男孩子为了替母亲照顾几个弟妹去超市购物,需要走过长长的阶梯,这一景别巨大的(广角)定场镜头多次运用,起到了刻画物质环境、刻画贫困生活本身、推进叙事、营造节奏和批评社会的综合效果。泰国电影《下一站,说爱你》展现了泰国曼谷的年轻人的恋爱,其中涉及泰国的一种交通工具——轻轨,所以电影的精彩之处是表现人在有轻轨的城市里的恋爱和生活,定场镜头将“人和城市(交通工具)”全部摄入其间,成为一种转喻的典型画面和带着隐喻特征的新时代象征符号。此片取得了2009年泰国电影票房冠军,并荣获泰国媒体选择大奖最佳电影大奖,其中洋溢着浪漫气味的全景镜头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亚洲电影导演的定场镜头具有政治美学的迫切需求,那么,在美国电影中的定场镜头呢?无论是经典好莱坞的定场镜头,还是新好莱坞电影导演如伍迪·艾伦导演的《曼哈顿》《安妮·霍尔》,其定场镜头均是电影叙事美学和商业法则的综合。《安妮·霍尔》中著名的定场镜头包含布鲁克林大桥——这座桥梁在电影《美国往事》中也出现。而在英国电影《布鲁克林》中,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纽约尚为荒芜之地的长岛,成为定场镜头的展现地——房子作为美国梦的象征之一,与电影的世俗神话主题完全匹配。观众看到这个定场镜头是如此惊心动魄,感同身受。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也可以如数家珍地道出著名的定场镜头。比如马丁·斯科塞斯电影《愤怒的公牛》中的那个被营造得像梦幻皇宫的拳击场;比如在经典好莱坞时期——比利·怀尔德的黑色电影《双重赔偿》中,保险公司的职员将客户打死,随后将尸体抛弃在铁轨上的那个在证据营造上漏洞百出的定场镜头,这个定场镜头的伦理学意义是:谋杀永远充满了无可弥补的漏洞。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电影《教父》中,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黑社会庄园,可以说屡次作为定场镜头展现,这个镜头的含义是:开创了一种客观凝视黑社会群体的一种视野。在伦理上,这种客观的、中性的定场镜头就是电影的政治。从此黑帮电影有了迥异于经典好莱坞时期的那种格调。

近期好莱坞或者奥斯卡评奖中,为我们所熟知的优秀电影的定场镜头案例还很多,比如获得第7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索菲亚·科波拉导演的电影《迷失东京》中主人公夏洛特(斯嘉丽·约翰逊饰)走过东京繁华街头巨幅广告(为一恐龙)的定场镜头和独自一人在酒店房间飘窗上瞭望东京城市的镜头,具有诗人卞之琳著名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意蕴;又比如肯尼思·洛纳根编导合一的、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则描绘了一个生活失败的男人的真相。影片的杰出之处是客观、现象学地将社会真实、人性真实和人际关系、家庭亲情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细节成了这部电影的重中之重。由于场景众多(这部电影有188场戏),定场镜头在这个电影中也相应地非常多。其中有一个定场镜头是主人公驾驶着车辆往返于他侄子拜访的女友家和贝弗利街道。这个镜头起到补充说明主人公李的性格和命运的作用:他的孤独感和挫败感,让他羞于介入日常伦理,而宁愿孤独。镜头展现了一个羞怯之人的伦理,以及他性格中的美好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