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入戏剧的场域。借用爱德华·索佳对第三空间的再发现,我们进入戏剧学和表演学的领域,就会找到所谓的“第三空间戏剧”这样的术语,或者第三空间戏剧这样的现象。所谓第三空间戏剧,是这样一种戏剧:那里舞台、场景和结构问题能够并置而不扬此抑彼;那里演员可以是观众,观众又可以是演员;那里,人物不再以意识形态和阶级、社会属性作为衡量与他人关系的准则;那里情景和台词是设定的,又可以随意更改;那里形式即内容,舞台呈现即主题;那里场面可以是充满间隙的,又可以是盈满的;最后,那里的结局是开放的。
要指出的是,第三空间或者第三空间戏剧这样的称呼,依然是带有尝试性的术语。[13]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在当今的戏剧领域,总体上由于审美形态、戏剧流派和国家意识的差异,给人眼花缭乱的表象。如果没有一种超越性的观看之道,则会误入“桃花源”,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或人云亦云,片面武断;从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出发,一切异者均是“他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一文中曾将第三世界的文化限定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必须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区别,即所有第三世界的文化都不能被看做人类学所称的独立的或自主的文化。相反,这些文化在许多显著的地方处于同第一世界文化帝国主义进行生死搏斗中——这种文化搏斗的本身反映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受到资本的不同阶段或有时被委婉地称为现代化的渗透。”[14]如果单纯从西方为中心主义的视野观看,则东方和第三世界的戏剧势必成为弱者的代名词。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这样的二元对立和非彼即此,显然已经丧失了客观的底线。
第三空间戏剧的概念涵指非常广阔,既可以指在戏剧主题、题材的意识形态上没有明显归属特征的戏剧,也可以指戏剧发生的地理空间上难以被分类和归类的特殊空间里的戏剧,也可以指那些处在意识形态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难以命名、不分伯仲、处于混沌状态下的具象和抽象空间,还可以是处在体制和文化、身体和宗族夹层之间发生的戏剧总和。“第三空间”戏剧的提出,既是对尼采提出的戏剧自苏格拉底以后在遵循理性秩序的道路一去不复返的历程的一次回应,也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发生的世界文化内在结构转型的一次应对。
第三空间的戏剧之所以在当代具有一种张扬和传播价值,是因为它这种跨越二元边界的姿态、多国表演的形式和顺应时代语境的戏剧主题,三者均指向一种新的剧场美学:跨文化、朝向永恒“诗性”的回归,或者显示维科所言的“想象的共相”(imaginative universals)之哲学的当代价值。维科的哲学,假设人类具有“共同的心灵词典”(a common mental dictionary)[15]。它不同于海德格尔关于人类存在和栖居的概念,而是倾向于人类具有大同的思维形构这样的文化观念。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存在的本真状态唯有与世隔绝的孤独个体方可获得。卡西尔在《符号、神话与文化》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进行了批判。因为,海德格尔提供的人类存在之前提并不能完全通达文化,即人与人之间的某个交往空间之私密性。第三空间的戏剧理念吻合卡西尔的观点,即尽管一个民族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之语言和文化,但文化并不止步于该社会单元的疆界。所谓同情,即源于对他者的认同,是团结之基础。[16]既然我们能够学会某一种语言(即我们的母语),我们原则上也能通过类似的方式学习其他语言和文化,哪怕它们与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和文化相隔千山万水。文化这一概念的潜台词是:文化的多元宇宙永远不会大门紧锁,不相往来。[17]任何人都必须走出其文化所预设的先在结构(prestructuring)。正是由于维科设定的人类具有共同的心灵词典这样的初衷和当代意义。
第三空间戏剧指向一种前所未有的戏剧舞台文化和语言的融通,用隐喻的说法,第三空间戏剧通向一种舞台的国际语言,即通向多国表演和“国际性表演认知”(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literacy)这样的新方式。所谓多国表演(polynational performance),是指在一个剧目中主要成员的多国籍合作,它也是多语言表演的代名词。它与人类表演学兴起呈现一种对应的姿态,其被提上议程在于谢克纳、帕特里斯·帕维斯(Patrice Pavis)等人类表演学家呼吁观众领悟一种新的“国际性表演性舞台认知能力”的契机。比如戏剧表演理论家帕维斯(Patrice Pavis)在1982年提出了当代人的一种全新的认知结构能力,他认为当代人需要对舞台语言进行认知。所谓舞台语言的认知,就是能够读懂舞台中发生的“视觉意象、身体活动、文化记忆和本土的流行文化等社会交往语言”。[18]表演性舞台认知能力带动多国表演剧目的激增。这个趋势既反映了全球化、国际化的现状,也对人们表演性认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可以归结为一种行为、意象、结构、主题的整体性认知能力,借助对修辞、身体的识别能力,包括直觉、触摸、交往、身体、文化、历史、地理、象征、隐语、反讽等等与现阶段发生在舞台上的现象息息相关的一种识别能力。戏剧中双语、三种语言的混合在创意戏剧(devised theatre)如《东方三部曲》(The Orientations Trilogy)[19]、汤姆·斯托帕的《戏谑》、丘吉尔的《上层女子》中成为家常便饭;在表演中,具有多元国籍演员组合演出的戏剧越来越普遍(彼得·布鲁克《西服》中国版[20]);另外,戏剧的话语和修辞的混用现象也层出不穷。修辞混合、语言混合,某种程度上是目前舞台表演的共性之一,且可以在东西方的舞台上找到很多案例,这些多国表演包括大卫·马梅特的《奥利安娜》、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田沁鑫的《生死场》(韩国版)、蒋维国导演的《太阳不是我们的》(还有在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上导演的京剧版《麦克白》)等。
本书围绕重访第三空间的话题,不光对当下流行的电影、戏剧做出了美学判断,还将视角延伸到社会、文学和理论界。之所以这样做,笔者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重访第三空间之时,从最广阔的视野中重新发现列斐伏尔和索佳在定义这个概念时我们所没有发现的东西。并且在重访第三空间的过程中,甚至发现列斐伏尔和索佳所处的时代对这个概念的时代性和观念性局限。重访是一次行动,更是一次发现。
[1](美)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陶洁、黄灿然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140页。
[2](美)杰弗里·A.布朗:《超级英雄电影的戏仿及霸权性男性气质》,华岚译,《世界电影》2016年第5期,第4—26页。
[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季广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4](美)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5](美)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7—88页。
[6](美)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7](美)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88、192页。
[8](美)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www.daowen.com)
[9]戈达尔的电影,无论是早期的《电影史》,还是最近的《再见语言》,均延续了这种独特的个人差异性风格。
[10](意)艾赫拉特:《电影符号学:皮尔斯与电影美学》,文一茗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86—211页。
[11](美)彼得·邦达内拉:《意大利电影——从新现实主义到现在》,王之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3页。
[12](美)彼得·邦达内拉:《意大利电影——从新现实主义到现在》,王之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2页。
[13](美)彼得·邦达内拉:《意大利电影——从新现实主义到现在》,王之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页。
[14]Fredric Jameson,“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talism,Social Text 15(Autumn,1986),pp.65-88.中文版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34页。
[15](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16](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17]关于卢梭的公意(general will),见(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8]Janelle G.Reinelt,Is Performance Studies Imperialist?Part 2,TDR:The Drama Review,Volume 51,Number 3,Fall 2007,pp.7-16.
[19]The Orientations Trilogy,由英国Border Crossings公司出品,剧本见书籍:Border Crossings,The Orientations Trilogy Theatre and Gender:Asia and Europe,Border Crossings Ltd,2010.
[20]彼得·布鲁克《西服》(Suit)中国版,上海戏剧学院上戏剧院2012年12月20、21日演出,此剧演出时用了中国、英国等不同国籍的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