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峄县莲花落:声腔对评剧的影响及艺术融合

峄县莲花落:声腔对评剧的影响及艺术融合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莲花落也写作莲花乐,可以简称为落子。这是莲花落子在山东省的三个主要的流派。许多百姓都学会了演唱莲花落子,并在后来传入到其他地区。这些艺术形式之间互相影响融合,莲花落子也成为峄县地区艺人们在民间的演唱形式。莲花落在声腔方面对评剧的影响尤大,因为戏曲是作为一种声腔的面貌出现的,决定戏曲面貌的往往是声腔板式。可以这样推测,单弦吸收了莲花落的唱法。就连东北的“二人转”也是因为莲花落传入东北促成的。

峄县莲花落:声腔对评剧的影响及艺术融合

莲花落也写作莲花乐,可以简称为落子。清代嘉庆时期,就有从事莲花落子的专门艺人的记载,所以清代中叶就已经有了这种说唱音乐的形式。山东的落子,与其他地区落子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山东的莲花落根据流传地域的不同、方言语系的不同,也可分成不同的流派。山东中南、西南地区的落子称为南派,代表人物有刘本春等人;山东西北部临清武城地区的是北派;济南以东,潍坊、平度等区域的是东口派。这是莲花落子在山东省的三个主要的流派。

这种民间艺术的演出方式极其简洁明了,表演者以一人说唱打板的形式出现,并且自唱。伴奏使用“七件子”,也由演唱者自己完成。那什么又是“七件子”?实际上这是两个竹板,右手拿两片较大的竹板,五片小竹板用左手演奏。大竹板打板即强拍,小竹板打眼即弱拍,有板有眼,由演唱者边打板边说边唱,唱词跟随着板子打出的强弱节奏进行。左右开弓相得益彰,边说边唱,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它也属于民间艺术,故演出的场合多在集市庙会,而现在基本上只能在舞台或广场演出时才能见到了。

莲花落是一种山东地方传统说唱艺术,主要流行于以市为中心的枣庄市、山亭、薛城、峄城等区县,周边地区如平邑泗水、微山、邹城以及徐州等地区也有流传。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在山东的胶东和辽宁、黑龙江等地流传。

莲花落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50年之前。据《滕县志》记载,“春旱、夏蝗、秋大水。饥馑者枕藉于道,人相食”。其间,起义军刘六、刘七战于滕县,白莲教首领徐鸿儒争夺滕县。又遇“秋大水,平地丈余”。百姓们生活于战乱天灾之中,食不果腹,纷纷向其他地区尤其是河北地区逃荒寻找生机。此时在河北,莲花落子非常盛行,逃荒至此的灾民就开始学习莲花落子,并将其运用到日常乞讨的过程中。许多百姓都学会了演唱莲花落子,并在后来传入到其他地区。

莲花落子在峄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峄县莲花落子沿袭了河北落子的基本调子,但是在语言的使用上还是遵循了滕州、峄城的方言特色。此外也受到当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如同时代形成的“拉魂腔”“肘鼓子”等。这些艺术形式之间互相影响融合,莲花落子也成为峄县地区艺人们在民间的演唱形式。

莲花落的唱词,一般是七字一句,一段四句构成。表演之时,先叩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口味。长篇的作品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山东莲花落子由形成发展到现在,推动了本土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其曲目的内容取材于民间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故而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莲花落在声腔方面对评剧的影响尤大,因为戏曲是作为一种声腔的面貌出现的,决定戏曲面貌的往往是声腔板式。

莲花落的曲调简单明了,一般为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www.daowen.com)

学唱莲花落的基本功是“三节一板”。开始先由小段儿练起,多由“三节一板”加“垛板”组成。

莲花落的唱腔细分起来也类似单弦,有不同的牌子。常用的有“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调”“路长断”“哭腔”“耍孩儿”“叠断桥”“靠山调”……其中的“五更调”可以说跟单弦的“湖广调”一样。可以这样推测,单弦吸收了莲花落的唱法。

另外,据说(也是事实)评戏由“蹦蹦”发展而成,而“蹦蹦”又是脱胎于莲花落。就连东北的“二人转”也是因为莲花落传入东北促成的。莲花落常演的曲目有《锯大缸》(属于什不闲唱法)、《王小赶脚》、《老妈上京》、《小化缘儿》(杨二舍化缘)、《韩湘子三度林英》(打老道)、《丁香割肉》、《老妈赴善会》、《穷富姑奶奶拜年》、《姑存(谐音字、原字不详)打鸟》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个唱段为二四句结构;顶板起唱;都是上句落3(Mi)音,下句落在1(Do)音或低5(Sol)音。

其实我们今天在看不同种类的莲花落时,发现有的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很难把它们都归到“莲花落系”,这只不过是这些莲花落在其流行地区由于受到民歌方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导致的。正如《晏子春秋》中所说的那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我们再看在二人转艺人中流传的艺谚,“人不亲,艺亲;艺不亲,呱嗒板儿还亲”“七块板走遍天下”“包头的引,唱丑的捧”“包头的好与坏,全凭唱丑的卖”等。正如王朝闻所说的那样:“凡有成就的老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艺术见解。在峄县流传的莲花落,也有其自身特点,唱得较少,打板说得较多以语言见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