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峄县民俗乐种的研究成果

峄县民俗乐种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峄县民乐艺人散见于城乡各地,从事这一职业的民间艺人,多数限制在家庭范围之内,世代相传,少数人也收徒传艺。峄县的吹奏乐老成持重、文雅,音色纯正而优美,声音浑厚而洪亮、气势磅礴,属于“平派鼓吹乐”。清末民初,峄县民间吹奏艺人有八大家。尹继斌排行老四,他上四代都是民乐艺人,其师姓黄,是清初峄县县衙内吹奏艺人。

峄县民俗乐种的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前,峄县民乐艺人散见于城乡各地,从事这一职业的民间艺人,多数限制在家庭范围之内,世代相传,少数人也收徒传艺。新中国成立后,除专业剧团有专业的乐队外,还有一些民间业余乐队。峄县的吹奏乐老成持重、文雅,音色纯正而优美,声音浑厚而洪亮、气势磅礴,属于“平派鼓吹乐”。“平派”又称“憨派”。

峄县民乐艺人吹奏的主要曲目有《水龙吟》《采茶曲》《千山歌》《百鸟朝凤》《天下同》《大开门》《祭贤斌》《葡萄乐》《庆贺令》《凡字五六五》《流金子》《抱妆白》《二黄帽》《宫调五六五》《平调抱灯台》《鸿雁落沙滩》《斗鹤鹑》《勒马令》《一支蜡》等。

峄县民乐多为民间婚丧嫁娶所用,一个班少则五六人,多则十二三人,一般没有固定组织,吹手可临时拼凑。其吹奏形式有两种:一是行进中的演奏,多半用于迎亲、送葬;二是搭棚演奏,在举行婚丧仪式人家门前搭简易布篷,坐场演出。(www.daowen.com)

清末民初,峄县民间吹奏艺人有八大家。光绪年间,阴平镇尹庄村尹继斌兄弟四人皆从事民乐。尹继斌排行老四,他上四代都是民乐艺人,其师姓黄,是清初峄县县衙内吹奏艺人。从艺吹奏时间较长的还有县城东关刘家,至1990年,相传已九代;峨山乡夏庄村民乐艺人颜西泉,至1990年,颜氏已传艺四辈;底阁镇运卜屯村民乐艺人杨文启,行艺于民国初年,至1990年,杨氏已传艺四辈。古邵乡的邓家、孟家、韩家,峄城北关的田家,金陵寺乡的李家,棠荫乡的冯家,邓家口孙家等,都献艺多年。其中声望较高者数峄城东关刘家和北关田家,民间曾流传“田家管子刘家笙”的赞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